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毛主席在革命生涯中经历过无数生死时刻,他却丝毫不惧、淡然处之,毫不避讳地与他人谈论生死。
1963年时,毛主席却在同照顾自己21年之久的吴旭君聊天时,提出一个特别要求:
我死的时候,你一定不要出现在我跟前。
如此要求让吴旭君难以置信,因为两人关系也已宛若家人,那毛主席为何提出如此要求呢?
毛主席慨然面对生死,多次和他人讨论该话题
因为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所以毛主席对于死亡一直看得非常淡然。
他不止一次在和他人的交谈中,毫不避讳地讨论死亡问题,既谈到了曾经的战斗岁月,也有对未来的预测。
毛主席曾向斯诺介绍他曾经两度遇险的事情。
第一次发生在毛主席组织秋收起义前夕,当时他根据党中央指示到湖南安源、浏阳等地联系起义部队。
行至半路,却遭遇了浏阳当地民团的抓捕。
民团不知道毛主席的真实身份,将他当作“共产党嫌疑分子”押送到了团防局。
当时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几乎达到顶点,只要抓到共产党嫌疑分子就会枪毙。
值此危急时刻,毛主席冷静地思考逃跑方案,并通过贿赂民团士兵和大胆出逃,最终成功地虎口脱险。
第二次则发生在长征途中,1935年6月,毛主席和中央机关在四川荥经县,遭遇了国民党飞机的扫射。
当时毛主席正和朱老总等人在小路上行军,敌人的飞机直接朝向队伍俯冲扫射。
幸好警卫班长胡昌宝身手敏捷,拉着毛主席钻进旁边的小树林中躲避,这才幸免于难。
当毛主席回头看身边的胡昌宝时,他却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中牺牲。
看到为保护自己而牺牲的战友,毛主席不禁泪流满面。
毛主席在提及这两件往事时,也感慨地表示:我无数次做好牺牲的准备,可每一次都幸运地活了下来。
至于同其他人谈生死问题,毛主席更是从来都不曾有所避讳。
他曾对来访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表示:无论是原子弹下来还是年纪到了都会死,人如果负重太多,死反倒是一种解脱。
1975年,基辛格访华时毛主席还拿“死亡”开玩笑。
毛主席说:我的年纪太大,已经接到了上帝的请柬。
当基辛格调侃地表示不要那么早接受上帝的请柬后,毛主席还向访华的福特总统“告状”:
基辛格干扰中国内政,不要我去见上帝。
如此洒脱、幽默的话语,迅速逗乐了在场所有人。
不过总能笑对生死的毛主席,却在1963年时,罕见地向陪伴自己21年的护士长吴旭君提出“我死时不要在跟前”的要求。
毛主席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和毛主席亲如家人,却被提不可思议的要求
21岁那年,吴旭君因为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得到党中央的认可,被调往毛主席身边,担任保健护士。
此后21年间,她一直守护在毛主席身边,负责监控和调理毛主席的健康状况。
平时也会和毛主席一起聊天,两人的关系如同家人般亲密。
吴旭君对两人在1963年的对话印象尤为深刻,当时罗荣桓元帅因病离世,令毛主席悲痛不已。
连续几日都夜不能寐、茶饭不思。
为纪念罗帅,毛主席写下了“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这样的千古名句。
这让吴旭君很是担心,所以在一次毛主席深夜难眠时主动和主席聊起天。
两人谈到主席的母亲文七妹去世的情况,毛主席自责地表示:
我这个儿子做得不称职,母亲活着的时候不能在其膝前侍候,去世了也不能尽孝。
吴旭君则安慰毛主席,那时候的他正为解放全中国而奔走,这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孝顺。
听到吴旭君如此说,毛主席也是沉思了一会儿后缓缓开口道:
“等我去世的那一天,我希望你别在旁边。”
一番话让吴旭君惊讶不已,她以为毛主席是对她的护理能力有所担忧,还特意回应说:
您在开玩笑吗?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我一定要在旁边守着,在这之前我一定会做好各项防病工作,不让小病变成大病。
毛主席却坚持不同意,他还向吴旭君解释了这么做的原因。
原来毛主席早已将吴旭君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待,可越是如此就越想给她留一个完美的印象,不让她看到自己痛苦的样子。
毛主席也解释了为何没见上母亲最后一眼,一方面是为了革命,另一方面,是不愿看到母亲痛苦的模样,所以才在母亲病重时离开家。
正是因为母亲在毛主席的印象中一直都是健康且美好地,所以他在面对挫折和打击时总能保持乐观和积极。
随后两人还谈到遗体火化的问题,毛主席告诉吴旭君,自己早在1956年就签订了协议书。
甚至感慨地说:“我的遗体火化是最好的,留下来对人民来说是巨大的负担。”
尽管毛主席说话时的语调颇为轻快,但吴旭君只感到心情沉重、鼻尖微酸。
造化弄人的是,吴旭君真的没能在毛主席临终时守护在他跟前。
因为她早在1974年就离开毛主席身边,前往305医院工作,之后几乎再没踏足中南海。
在吴旭君的印象中,毛主席同样是健康、美好的,她也把从他身边学到的知识和道理运用到工作中,尽心尽力地帮助年轻护士的成长。
与此同时,毛主席读书、看报的习惯也被吴旭君保持下来,并且发表了许多引人深思的作品。
结语:
死亡令很多人都觉得非常恐惧,尤其是古代的帝王将相为追求永生不死,可谓不惜一切代价。
毛主席对于死亡,却从未有过任何的担忧和恐惧,反而以一种恬淡、乐观的态度笑对死亡。
这份气魄和乐观主义精神也值得所有人敬佩。
他之所以向吴旭君提出这样的要求,并非为自己的形象考虑,只是不希望自己的死影响到其他人的心情。
参考资料:
知网:《毛主席慨然面对生死》
知网:《毛主席笑谈生死》
中国军网:《国有疑难可问谁?他逝世后,毛泽东深夜写下悼诗……》
天下韶山:《毛泽东护士长吴旭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