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世界娱记
编辑|世界娱记
11月13日,陈玥含在社交平台发文,表面上以“道歉”开头,实则话锋一转,将矛头直指杨紫和冯楚轩。
她详细描述了杨紫与冯楚轩在一次聚会中的“暧昧互动”,尤其是“其他人都走了,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的细节,暗示杨紫为了获取更多的影视资源,主动接近冯楚轩。
而冯楚轩则为她安排了一系列资源,从影视剧到杂志封面,甚至连热搜都“用钱买通”。
据陈玥含所言,冯楚轩不仅是栩栩华生文化咨询传播有限公司的CEO,还兼任知名杂志《OK!精彩》的总编辑,投资了多个影视项目。
这样的身份让他与娱乐圈的女明星们有着频繁接触,这次杨紫被卷入其中,究竟是无心之举,还是另有隐情?
随着陈玥含的爆料不断发酵,#杨紫 冯楚轩#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首,成为网友们热议的焦点。
网友们顺藤摸瓜,发现陈玥含不仅攻击杨紫,还牵扯到了赵露思、迪丽热巴、宋佳等多位女星,甚至连男星屈楚萧和董洁都被点名。
在陈玥含的爆料中,她使用了大量侮辱性言辞,声称这些女星为了“上位”不择手段。
特别是赵露思和迪丽热巴,她们不仅与冯楚轩关系“暧昧”,还通过所谓的潜规则获得了演艺资源。
她甚至表示自己“最恨迪丽热巴”,言辞恶毒而直接,完全不顾及公众舆论会如何看待这些指控。
陈玥含自称是冯楚轩的前妻,但却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证据来证明她的身份。
而她的社交媒体账号也被网友深挖出过往类似的爆料历史,发现她不仅曾多次攻击杨紫,还牵扯了其他女星的私生活,甚至曾因造谣被法院判决。
尽管如此,她似乎并没有因为法院的传票而停止爆料,反而在社交媒体上继续发文嘲讽法院的判决,声称自己“不会雇律师”,并且“根本不懂法律”。
陈玥含的爆料是否可信,成了网友们讨论的焦点。
有人认为,她的行为不过是为了蹭热度,借名人绯闻来博取关注;但也有部分网友表示,娱乐圈的水深似乎比外界想象的还要复杂,这样的爆料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杨紫并没有选择沉默。
她的律师团队迅速介入,发布声明称已经完成取证工作,并计划通过法律途径起诉陈玥含诽谤。
杨紫方面坚称,陈玥含的爆料纯属虚构,严重损害了她的名誉。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杨紫第一次遭遇类似的网络暴力。早在此前,陈玥含就曾因造谣杨紫而被法院判决,但她并未因此收敛。
此次,杨紫团队选择更为果断的法律手段,显然是不愿再让这种恶意的攻击对她的事业和形象造成持续影响。
对于公众而言,杨紫从童星一路走到今天,凭借的是扎实的演技和敬业的态度。
她的代表作《香蜜沉沉烬如霜》《亲爱的,热爱的》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杨紫也因此跻身一线女星行列。
尽管娱乐圈绯闻不断,但杨紫一向保持低调,这次的爆料显得尤为突兀。
冯楚轩:娱乐圈的“幕后推手”?
冯楚轩的身份也在这场风波中被网友们扒了个底朝天。
作为栩栩华生文化咨询传播有限公司的CEO和《OK!精彩》的总编辑,冯楚轩不仅掌握了大量的影视资源,还通过他的身份与众多女明星有过合作。
根据网友挖出的合影,冯楚轩与杨紫、赵露思、迪丽热巴等人都有曾经合作过的照片。
这些照片大多是在公开场合拍摄的,其中并没有特别亲密或不当的举动。
尽管冯楚轩与女明星们相处亲切,有的合影甚至非常靠近,但这些照片并不能成为他与多位女星有不正当关系的证据。
反而让人质疑,是否有人故意利用这些合影做文章,制造话题。
在整个事件中,冯楚轩似乎并不是舆论的焦点,尽管他是所有传闻的核心人物之一。
与杨紫、赵露思等女明星相比,冯楚轩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舆论压力,反而显得“无辜”。
这也引发了一些对娱乐圈性别问题的讨论:为什么在绯闻事件中,女性总是更容易成为攻击的对象,而男性似乎总能轻松脱身?
事件爆发后,网友们的反应呈现出两极化,大部分网友选择站在杨紫一边,表示不相信陈玥含的爆料。
一些支持者认为,杨紫一路走来,凭借的是她的实力和努力,而不是通过所谓的“潜规则”获得资源。
杨紫的粉丝纷纷留言支持,称她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并期待她的新作品。
也有一些网友对陈玥含的动机产生了疑问,有人调侃冯楚轩“难道是娱乐圈的香饽饽”,为什么这么多大牌女明星都会围着他转?
更多的人认为,陈玥含爆料的可信度并不高,尤其是在她缺乏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很难让人信服。
不过,尽管大多数人对陈玥含的爆料持怀疑态度,但这些绯闻还是对杨紫和其他被牵扯的女星产生了影响。
赵露思方面也迅速做出反应,宣布将通过法律手段捍卫自己的名誉,至于迪丽热巴和宋佳,目前还没有公开回应,但她们的团队显然也不会坐视不理。
冯楚轩作为一个手握资源的资本家,与众多女明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似乎并不稀奇。
当这种联系被放大、扭曲,甚至成为舆论攻击的工具时,娱乐圈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也显露无遗。
«——【·结语·】——»
女明星们往往在这种舆论风暴中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当她们与某些男性资本家有过公开合作或互动时,很容易成为公众猜测和攻击的对象。
而这种现象背后,透露出的正是社会对女性明星的苛刻要求和不公平的舆论环境。
它再次提醒我们,流言的杀伤力有时比事实更为猛烈。
但在法律的面前,谣言终究会被击破,而真相也将一一揭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