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出品丨自主可控新鲜事
本文内容来源于GIS小丸子
正文共1468,建议阅读时间2分钟
上周,客户给我发来了一个邮件,邮件显示根据当前集团的统一要求,目前集团所属的所有子公司的业务系统必须于2025年底之前完成运行基础环境的适应性改造,其中包括CPU、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中间件,2025年底前没有完成国产化运行环境替换的信息化系统,原则上需要进行下线处理。
不过当前的要求主要还是针对基础运行环境的,对于其他的一些应用系统所使用的其他技术栈并没有给出明确要求。
同样是上周,Linux开源社区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基于合规性的要求,Linux 的二把手 Greg Kroah-Hartman 发出了一个补丁,从 Linux 内核的 MAINTAINERS 文件中删除了一些和俄罗斯相关的维护者。
后续资深 Linux 内核开发人员 James Bottomley 在该邮件列表主题中发表了一些关于新要求的明确意见: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只是移除了俄罗斯的,同样受到美国制裁的中国,没什么没有被移除,长期从事 Linux 开发和 EXT4 文件系统维护的 Ted Ts’o,也在单独的 Linux 内核邮件列表中提供了一些说明。
这一系列动作再次明确了两个事实:「技术和技术人员一样有国界」和「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过去,在政府和部分行业的项目中都会有明确的国产化的要求,已经建成的要进行国产化适配改造,立项新建的则必须要满足国产化的要求。从现在的形式来看,无论是政府国资企业还是普通的民营企业在相应的信息化建设中都应该需要将这些工作考虑进去。
当然从过去的经验以及一些业内的反馈来看,目前的国产化替代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性能跟不上。这是目前吐槽的最多的地方,尤其是用上了国产的硬件之后整个系统的系统明显变慢,而GIS行业大部分都还是和可视化相关的对GPU的要求都比较高。其实相比于软件,很多的测绘相关的生产系统还是基于CAD来做,这个部分大部分也都是国外的产品,这些影响生产的工业软件替代的难度则会更大一些。
第二、套壳国产化。目前声称可以无缝兼容同类开源产品的国产化替代产品,本质上还是基于开源产品的内核进行开发,对开源的依赖依然很大。这点是技术人员在情感上是无法接受的,国产技术产品需要真正意义上得到开发人员的认可和追捧这才是关键,而不是只是为了满足项目上硬性的要求或者是因为某个厂家拿到了某个部门的一个安全认证而使用相应的产品。
第三、「真替代」难度太大。我过去还寄希望国产化能够有个正常的技术过渡期,尽量希望等国内技术发展好了从而形成自然替代,但是这显然有点过于理想了,当前更多的现实是:不是不想替换,而真替换太难。
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应该是全栈替换,但是从整个技术栈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难的,因为从开发语言、开发工具、依赖的三方库等等,这些对开源体系的依赖是方方面面的,你很难真正抵挡住「供应链」攻击,有一个环节被污染了,就可能导致整体受控制,而且从技术的视角来看,没有攻破不了的技术,只不过是代价大小了。
但是另外一个事实又是:「晚替换不如早替换」,因为从技术栈的角度来看,越晚脱离依赖就会依赖的越深,就会越来越更难脱离依赖,即使现在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替换脱钩,华为这也不把纯血鸿蒙做出来了么。
第三、成本增加。谁来承担这个成本的问题,大家之前都是用开源免费的习惯了,已有的成果也都是基于这些技术栈开发出来的,如果要适配则需要设计到信创产品的采购以及接口的适配,尤其是对于GIS来说其实也会用到很多第三方的中间件类型的产品,我们过去在适配的时候会发现这些信创的数据库在适配这些中间件的时候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需要重新修改这些开源中间件产品,才能够实现真正适配,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之前意料之外的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点击下方标题,洞悉信创产业发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