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时日不多后,特意给老战友打去电话,替秘书解决工作问题

1953年7月末,随着朝鲜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志愿军战士们并未立即卸下重担,而是肩负起了两项新的使命:一是持续强化战备状态,深化军政训练,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突发战事;二是全力协助朝鲜人民,在这片历经战火摧残的土地上重建家园。

孙继先将军,这位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的将领,选择了留在朝鲜,投身于战后重建的艰巨任务中。某个深夜,正当他即将结束一天的工作时,司令部的紧急电话打破了夜的宁静:“孙继先同志,请速来总部,有紧急任务需你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瞬间驱散了孙继先的疲惫,他即刻驱车前往志愿军司令部。一到司令部,杨勇将军便告知他:“中央军委发来急电,要求你明日启程回国,有重要任务待命,但详情需回国后详谈。”

孙继先心中虽有疑惑,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军人,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遵命,我将即刻准备回国。”

回到部队,孙继先迅速完成了工作交接,踏上了归国的旅程。途中,他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任务的种种猜测,但更多的是对组织决定的坚定服从。

抵达北京后,孙继先没有先回家探望亲人,而是直奔军委报到,渴望尽快了解任务详情。萧华将军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询问了归途的顺利与否。

面对萧华的询问,孙继先半开玩笑地猜测:“这么急召回我,是不是准备让我们去打台湾?”

萧华笑而不答,转而郑重地说:“不,这是一项能够彰显国威、军威的重大任务。”

“到底是什么任务?”孙继先急切地问。

“中央军委决定,让你投身导弹事业。”

听到这个决定,孙继先不禁有些迟疑:“我去搞导弹?我文化程度不高,这种高科技领域,我怕难以胜任……”

萧华理解他的顾虑,安慰道:“别担心,你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与苏联专家合作。你在南京军事学院时,不是也常与苏联专家打交道吗?”

经过与萧华的深入交谈,孙继先明白了组织的信任与期望。他深知,无论任务多么艰巨,自己都必须迎难而上。他坚定地表示:“感谢组织的信任,我将全力以赴,不负党中央的期望。”

从此,孙继先将军踏上了科技强军的新征途。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诸多挑战,但在党中央领导的关怀下,问题逐一得到解决。尤其是周总理,对孙继先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为了保障苏联专家和孙继先等基地领导同志的出行便利,周总理特别批准了两项“特权”:一是为他们配备了一架专用飞机;二是为孙继先配备了一辆专车,这辆车享有直接进入中南海的特权。

这两项特权不仅体现了周总理对导弹事业的重视,也彰显了国家对科技人才的尊重与关怀。孙继先深知,这些特权背后,是周总理对导弹基地建设倾注的大量心血。他曾感慨地说:“第20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与支持。没有他的努力,我们的东风礼堂也难以建成。”

在周总理等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孙继先将军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为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6年10月3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开国上将——韩先楚将军走完了他精彩而传奇的一生,享年73岁。将军去世后,骨灰被安放在了红安烈士陵园。

按理说,像韩先楚将军这样的革命功臣,去世后应该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何会葬在红安烈士陵园呢?

事实上,这是将军生前的最后的遗愿。在将军临终前,他对子女们留下了遗嘱,说:我死后不进八宝山,那里有我不愿意见的人,我要回红安,和敬爱的吴焕先和无数烈士们在一起……

然而,将军的这则遗言也不禁让人感到疑惑:在将军的革命生涯中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他不愿意葬入八宝山呢?那个他“不愿意见的人”指的又是谁呢?

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聊一下韩先楚将军的传奇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军历史上,韩先楚绝对称得上是个人物。他自幼出身贫苦,14岁就毅然投身革命,17岁参加红军游击队,在这之后,他凭借着机智勇敢、骁勇善战,一步步由普通战士成长为了统帅数十万大军的高级将领。

在革命战争年代,韩先楚将军以“胆子大”闻名全军,因此,同志们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做——“韩大胆”。

解放战争初期,韩先楚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在鞍海战役中,他亲率3个师大胆采取穿插迂回战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领了国民党鞍山市公署办公大楼,全歼鞍山守敌。紧接着,他又挥师南下,先后攻克了营口、大石桥、海城等地,鞍海战役大获全胜,共歼敌3300余人,并争取了2700多人起义,为此,中央还专门来电嘉奖。

在整个辽沈战役中,韩先楚表现极佳,其所率领的部队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在多个战场上均取得了重大胜利。

由于其部队神出鬼没、所向披靡,因此还被称为“旋风部队”,而他自己则赢得了“旋风司令”的美称。

当然了,在韩先楚将军的军旅生涯中,最令人称道的一战,还是1950年的海南岛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12月初,即“两广战役”胜利结束后,四野高层便决定让第十二兵团的第四十军和第十五兵团的第四十三军向海南岛进军。然而,当这份报告呈递到毛主席手中后,毛主席却迟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