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科学技术部主办,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圆满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74个代表队、247名选手通过多元化讲解形式与多媒体展示手段让公众身临其境般感受科学知识的独特魅力。经过为期3天决赛的角逐与较量,来自中国气象局代表队的牛芊茵,黑龙江代表队的于尚洋等10名选手凭借出色发挥,成功获得特等奖,摘下2024年“全国十佳科普使者”桂冠。大赛还评出一等奖30名,二等奖60名,最具网络人气奖10名,三等奖和专项奖若干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手背景丰富多样,选题包罗万象

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涵盖科研人员、工程师、设计师、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消防员、医护人员、高校师生、媒体记者和播音主持、科普场馆辅导员、高新企业职员、社区基层干部等。科普新生力量,呈现年龄跨度大,涉及领域广等特点。他们在赛场上各显神通,以生动的讲解展示科学的魅力,向科学家精神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欧洲桥,中国造”到“核力助双碳”,从芯片的“烹饪”方法到“漂”出来的数据,再到“年年岁岁稻花香”、科技让文物“活”起来……比赛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结合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以极具趣味化的语言风格和生动有趣的表达形式,带领着公众一步步解锁神秘的前沿科技,深入探讨当下的社会热点,全面解读生活中的百科知识,并将科学与文化传承、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

创新赛制规则,激发选手更大潜能

为激励选手创新形式,增强科普思维和实践能力,今年大赛首设“我秀科普”个人展示环节,鼓励选手用多元的风格和特色,吸引公众关注科普,增强科普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促进与公众的互动和情绪共鸣。比赛现场,选手在1分钟的“我秀科普”环节,采用脱口秀、快板、唱歌等多种形式展示个人科普故事,深受公众喜爱。

大赛评委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表示,随着社会各界对科学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已经逐渐成为公众的自觉选择,对高质量科普文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科普讲解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价值观的塑造,这场大赛,选手们不仅具备扎实的科学素养和广泛的知识储备,还善于运用创新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将科学知识与社会热点、生活常识相结合,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既严谨又不失趣味,让观众们从中受益,真正做到了“让科普流行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本届大赛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自启动以来,广受社会各界关注。在预赛阶段,各地先后组织选拔赛多达1968 场次,累计吸引64366名参赛者报名,赛事累计观看受众超 3200 万人次。同时,大赛通过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相关话题互动和全网直播,利用AI生成技术实现赛场人机互动,实现科普“全民狂欢”。截至11月15日17时,全国参赛选手达近30万人次,大赛全网观看和阅读量累计580万,相关话题阅读数超5000万人次。

2024年“全国十佳科普使者

牛芊茵 (中国气象局)
于尚洋 (黑龙江)
张 燕 (军队)
梁梓昱 (北京)

冯宝儿 (广东)

白云飞 (交通运输部)

梁碧芝 (广东)

涂 洁 (海南)

刘伟栋 (河北)

郭伟超 (湖南)

广东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陀 艳

图片 | 通讯员提供

审核 | 冯海波 刘肖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