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接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上只有三位CEO,而盖茨是掌权最久的一位。回头梳理盖茨执掌微软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会让我们对现在在美国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科技巨头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
在盖茨执掌微软的历史中,最臭名昭著的一段就是他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主导的微软与网景(Netscape)的竞争。当时互联网刚刚出现,网景推出的浏览器很火爆,成为许多人上网的入口,微软对此一度反应迟钝,后来赶紧推出自己的IE浏览器,并选择免费与自己的视窗操作系统捆绑,被美国司法部认为涉嫌通过垄断手段打压新兴的竞争对手。最终2002年微软与美国司法部和解,但这一案例一直被认为是高科技领域反垄断的第一案,并且在二十多年后仍然成为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展开对谷歌和Meta反垄断调查的基础。
还原微软与美国司法部的争斗,有助于我们对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得很清晰地知道这场反垄断案的背景:上世纪90年代的微软可谓如日中天,曾经一度就是软件产业的代名词,哪家创业公司如果在宣传页上称自己的竞争对手是微软,那基本上就拿不到融资。
其次,在硅谷创业者的眼中,盖茨和微软是北方的“野蛮人”,硅谷创业者与微软就是小男孩与巨人歌利亚的关系。如果你了解这则圣经故事的话,你就会很清楚潜台词:灵活的初创公司是好人,而庞大的微软则是坏人,终将被打败。在当时的人眼中,盖茨治下的微软太过狼性,表现得像一个发育过快的男孩。
第三,因为微软总部在北边的西雅图,盖茨与硅谷有着一定的隔阂,他仍然认为微软还是一家小公司,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为房间中的大象。盖茨一直有一种紧迫感,认为技术的变革会给任何一家公司以致命一击,所以不能懈怠。他当时非常推崇英特尔CEO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的书《只有偏执狂才能幸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的论断,认为高科技公司的垄断远没有那么长久和稳固,变革能迅速地将一家成功的公司变成过时的企业,但如果管理得当,变革也能为企业的领导者提供一个重新设定公司航向的机会。
换句话说,当网景横空出世,微软选择用捆绑销售的方式来抵挡时,盖茨认为微软已经危机四伏,正处在一个技术大转型的时期,不用非常手段就可能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而在外人看来,无论是硅谷还是美国司法部,都认为微软在滥用自己的市场主导地位,扼杀创新。
远离硅谷也让盖茨对技术转型一度反应迟钝,没有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汹涌而来的互联网浪潮。但盖茨作为前瞻思想者的地位也在他的快速应变中体现出来了。仅仅一年之后的1995年,他就撰写了一份给微软全员的备忘录,预见到互联网开启的数字革命将如何展开,要求全员转向互联网。
执掌微软的后期,盖茨的所有思考仍然是极客式的,他一直有一种紧迫感,认为技术的变革会给任何一家公司以致命一击,所以不能懈怠。与之相应的,他也一直从技术层面去思考这一反垄断问题,浑然不觉他和微软面临的其实是舆论的审判,是政治的打压。他一直不清楚,为什么美国政府要那么为难微软?越是被媒体抹黑为恶人,盖茨自己越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很有意思的是,所有后续的美国平台型企业都从这次反垄断案中汲取了重要的教训。对于美国政府的调查,不要硬碰硬,要学会打太极,千万不要陷入政府的圈套而浪费企业的资源。此外,还要增加在华盛顿游说的人手,在游说上花点小钱太值得,现在每家大企业在华盛顿的政府关系人员都好几百号人。吃一堑长一智,Meta最终将曾经担任过英国副首相的克莱格(Nick Glegg)招来做全球政府关系的负责人。
反垄断案的打击是盖茨经历的第一次人设崩塌,原本高科技金童的形象被媒体塑造成了《星球大战》中黑化了的达斯·维德(Darth Vader)。盖茨自己的感觉是站在一个非常狭窄的山峰之巅,唯一的路就是往下走。所以他选择急流勇退,在2000年45岁盛年之际辞去微软CEO。
经此一役,盖茨开始理解政治的力量和公众形象策略的重要性,开始投入巨资打造自己的形象。作为美国首富,盖茨富可敌国,可以调用巨大的资源为自己树立形象,而他的团队给他设计的形象围绕三个关键词展开:家庭、慈善事业和创新。不仅仅是盖茨,包括他的前妻French Gates的形象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并不是说盖茨从事慈善事业是为了塑造形象的虚伪行为,而是要强调一点,媒体津津乐道的富豪故事,我们所见到的富豪形象,都是经过形象“化妆师”层层包装的。而这本另类盖茨传记之所以有意思,就是它试图抹去化妆师的油彩,还原一个真实而复杂的高科技亿万富翁的形象。
在微软的前25年,盖茨一直是它的掌舵人,但在上世纪90年代末微软与网景的竞争中,被美国司法部进行反垄断调查,这一调查极大冲击了盖茨的信念。作为极客的他一直认为没有哪家公司有多强大的护城河,任何高科技的进步都可能将一家企业掀翻在地。但政治的现实和媒体的喧嚣却把微软涂抹成打压创业公司的巨无霸,把盖茨描绘成与一百年前橡胶大亨一般的恶人。微软的案例让后续硅谷高科技平台型企业都吃一堑长一智,学会与政府打太极,而盖茨本人则是选择急流勇退,投身于慈善事业,而且花大价钱精心包装自己的形象,修复人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