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新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上台之后,开始逐渐转变策略。

如果你认为这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那就大错特错了。

所谓的新策略,不过是极端利己主义而已。由于美方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艾森豪威尔认为杜鲁门那一套是低效率高消耗的,主张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的威慑力。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之下,美国将第七舰队横摆于台湾海峡之中,并且大肆宣扬其核武器的威力。

艾森豪威尔妄图这样做想给我方以极大的震慑,令我方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行为,是在大搞分裂活动,破坏我们的统一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森豪威尔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方是忍气吞声,还是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呢?

请大家今天依旧跟随洋芋的步伐,追寻尘封的历史,探寻背后的故事。

欢迎各位继续阅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突然袭击

1954年8月19日,美军为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达到威慑我方的效果,太平洋舰队的6艘军舰大摇大摆地闯入大陈岛(今属浙江管辖)附近的海面,并且还有空军的战机在嗡嗡作响,像一只只讨厌的苍蝇。

如此挑衅的行为,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方首先从外交上表达美国这是非常可耻的侵略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

大家不要认为这是徒劳的,只是耍嘴巴皮子的功夫。这样做是必不可少的,此举能获得国际上的道义支持,赢得良好的舆论氛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当然另一方面,也在悄悄地做好其他准备。仅仅依靠语言的力量也是不够,必须要实实在在给点痛的感觉,要不对方只会觉得不痛不痒,把你不当回事。

9月3日,在没有任何征兆之下,福建军区命令厦门、莲河的榴弹炮营和海军炮兵炮击金门。从下午2点10分开始,一直到下午4点停止。

只见万炮齐发,巨大的声响震动寰宇,一时间场面蔚为壮观。根本来不及反应的蒋军狼狈不堪,我方共击毁、击伤军舰7艘,摧毁阵地9个,击杀2个美军顾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炮火齐发时的景象

9月22日,我方再次突然袭击,炮击大小金门岛上的指挥部和军事设施。

但这两次炮击金门只是炮火奇袭,并未短兵相接,主要目的在于投石问路,看美方和蒋方会作何反应。

那么,美方和蒋方那边得知这个消息后是什么表情呢?

漂亮的胜利

无一例外,他们都感到十分的震惊。

这绝不是什么标题党,他们是实实在在地感到震惊,没想到我方说干就干,没有半点的犹豫。

蒋方感到十分的害怕,生怕会失去这块最后的阵地,强烈要求赶快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美方也是连续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事宜,认为如此下去,局势恐怕会失去控制。更主要的是,死了两名美国人,这让他们感到十分气愤。

在时任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窜访台湾回美之后,美蒋双方决定开始缔结条约。

由于之前的朝鲜战争,美方并不再陷入那样的泥潭之中,不想再和我方正面冲突,只勉强同意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列入条约的范围。

不过即使是这样,也是赤裸裸的挑衅。

为了打击美蒋嚣张的气焰,以张爱萍为司令的浙东前线日夜操练,就为了这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爱萍将军

1955年1月18日清晨,我方部队开始悄悄集结,8时许,空军部队开始对一江山岛进行火力侦察。

怎么是一江山岛,不是一直炮击的金门呢?

因为一江山岛只有蒋军千余人把守,且靠近大陈岛,而大陈岛是双方对峙的最前线,是必须夺回的阵地。攻占一江山岛,能为夺回大陈岛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夺下大陈岛,就等于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

8点25分进行了第一波的轰炸,炸弹如雨点一般倾洒而出,投向军事设备。这样的攻击,阻断了其和台湾的通讯,让其处于孤立无援之中。

9时,海岸的炮兵火力再起,山呼海啸的炮弹,打得岛上山崩地裂。谁人可挡?挡就是死。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在短短两个小时的炮击中,共发射了一万二千多发炮弹。

蒋军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懵,毫无还手之力。

炮兵摧毁蒋军的战斗力之后,陆军部队在海军部队的掩护之下迅速登岛。在多兵种的协同配合之下,我方大获全胜。

美国看到这样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反应呢?

剑拔弩张

老蒋得知这个一江山岛失守之后,愤怒异常。

美军第七舰队就在不远处巡逻,竟然让我方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攻克,这不是实力问题,这明显是态度问题。

美方的真实态度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舰队

美国一方面和苏联沟通,要苏联做我方的工作,别再继续进攻了。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国提议双方停火。

周恩来总理在答复联合国的电报时表示:

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是美国造成的......如果世界各国要缓和这个地区的紧张局势,就应该去劝美国。在这一点上,中国是不拒绝和美国谈判的。

美方开始考虑和谈,即使他们表面还是装作很强硬的样子。他们要求老蒋撤出大陈岛,能守住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别想些其他有的没的。

虽然老蒋还在苦苦纠缠,但美国人怎么会听他的呢。

老蒋的部队从大陈岛撤退之后,蒋军在浙江沿海仅剩南麂山岛这样一个孤岛,在我方的空军轰炸之下,蒋军根本抵挡不住,于2月25日宣布撤退。

至此,浙江沿海所有的岛屿全部回归。

正当士气高涨,准备趁势进一步时,艾森豪威尔公然宣称,如果到了那一步,将使用核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森豪威尔

这样公开的核武器威胁,让毛主席和周总理有了更多的考量。

一方面,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华东军区和空军加大了巡逻强度,着重研究保卫上海的防空作战形式。

但是另一方面,也希望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最好不要弄到兵戎相见,这样受苦的只能是平民老百姓。

那么,美方又在想些什么呢?

纸老虎

美国不想打。

首先他们内部就有许多人不同意战争,国防部长威尔逊、陆军参谋长李奇微、财政部长汉弗莱等人都认为没有必要和我方将冲突升级。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他们无法和他们的士兵和民众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师出无名。

核武器看似是威胁,但国内的民意沸腾,你敢轻易扔吗?

其次,他们的盟友(英国、澳大利亚、印度等)也都不支持美国这样做,都认为没必要,你拿打仗的这点钱支援我们多好,帮我们发展经济,何必要这样呢?

双方都有了想和平的意图,这就好说了。

而1955年4月的万隆会议,提供了一个契机。

周恩来总理在面对记者时说道:

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愿意同美国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

这等于是抛出了橄榄枝。

而在之后全国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更是直接宣布:在人民意愿的情况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毛主席和印尼总理会晤时也谈到这个问题,提出要和美方和谈,要文斗不要武斗。

这就标志着一个重大转变,只看美方如何回应。

美方只能回应,舆论的压力将他们压得喘不过气。

1955年7月13日,美国通过英国向我方提议举行大使级会谈,周恩来总理立马回文表示同意。

至此,双方剑拔弩张的气氛烟消云散,危机似乎暂时消除。

但是,更大的危机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