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仁(1610-1664) 静谷寒烟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弘仁(1610-1664) 静谷寒烟图

静谷深深藏野衲,虚楼隐隐护寒烟。为拈澹墨闲情绪,销取松声白石泉。庚寅长夏坐久无聊,偶有剩册一本,计十二帧,不觉取次而就,因以存之听松阁中,渐江僧。

弘仁(1610年-1663年),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出家后释名弘仁,号渐江学人,又号无智、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明亡后入武夷山为僧,云游各地后回歙县,住西郊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常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他重视师法自然,善画黄山、武夷山诸景,传达山川之美,意境伟峻秀逸,"得黄山之真性情",与石涛、梅清同成为"黄山画派"的代表人物。在安徽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海阳四家",形成"新安派"。同时,与石涛、八大、髡残合称"清初四僧"。代表作有《仿倪瓒山水图》、《幽亭秀木图》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册首开以倪瓒笔墨,绘平远江岸之景,用墨神出古异,淡不可收,格调荒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开在云林基础上参以自家笔法,以丰富的点苔及渴墨的运用,冲淡了冷寂与萧疏,使画面增添了清新文秀的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开或自写生所得,绘漠漠江干,两丘次第耸起,在画面中部形成幻影般的叠加,初览似单峰独立,唯江上数点渔舟,才暗示出两山间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开笔法构图皆为之一变,当拟沈周粗笔风格,绘水际大石突兀,群峰耸起,礬头错落,平台迭出,期间树影纷繁,不留余地,天幕留白处又以层层淡墨设置远山,使之绵延无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开布景以经营位置胜,绘秀野疏篁,水边小道,尽得曲径通幽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六开以黄鹤山樵笔意入手,实为萧尺木面貌,作奇峰怪石,形质苍古,意境却辽远开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二开册页为弘仁“坐久无聊”,于书斋中漫笔所得,因取景不同而笔法各异,虽参以倪瓒、王蒙、沈周、董其昌等人的笔墨语言,却不受成法约束,皆能以自家面目脱出,使画作整体呈现清淡虚灵、超凡脱俗的艺术格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弘仁艺术风格的形成,不仅得益于极高的天分和勤奋,还与他多年潜心研究古人之法,深得古人绘画三味密不可分。

他早年从学于孙无修,中年师事萧云从,又学元四家的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而晚年对倪云林的风格喜爱尤加。另外,弘仁在研究宋画、学习宋画时也用力甚笃。其友王泰徵曾说他:“凡晋、唐、宋、元真迹所归,师必谋一见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常至收藏家吴伯炎家观摩宋元名画,渐领宋画精神,虽说其画中宋画痕迹不显,但他画中刚劲、直硬的线条明显有别与元人的笔意,故其师法倪云林又能不被倪所左右,这与他有深厚的宋画基础和与倪云林所描述对象不同有着直接相关。所以画史上才有“神韵逸趣似元,风骨法度似宋”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弘仁在具备这些深厚的传统素质同时,又能不懈地师法自然,把从古人学到的笔墨形式及感悟的意境全部用在自己创作中去,也就是以黄山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把笔墨意境、线、几何造型等融入自己笔意中来,终于形成他的冷逸、清淡、峭峻、刚性的画面意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册页递经汪士元、戴植、张重威所藏,并为汪士元《麓云楼书画记》所著录,诚为其晚年山水之精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