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梁通发出生于1940年,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是梅县足球队的主力球员。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初,他凭借高超的足球技术和硬朗的球风,担任广东队主力前卫。七十年代初至中期,转任广东省二队助理教练。之后,因心系家乡足球,他回到梅县,成为梅州市青年足球队(时为梅县地区青年队)主教练。1988年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先后担任梅州市体育局竞训科科长、足球办公室主任,在不同岗位上始终致力于振兴家乡的足球事业。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梁通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工作贡献章”。
梁通发个人简介
1940年8月15日出生于广东梅江区新中路,自幼与足球结缘。
1958年9月,入选梅县足球队,成为主力球员。
1963年10月,入选广东省足球队,担任主力前卫,直至1971年1月因伤退役。
1971年1月至1976年担任广东青年队教练员。
1976年6月至1979年上半年,在梅县地区体育委员会工作,从事队伍组建、球员培训和赛事组织等工作。
1979年下半年至1989年3月担任梅州市足球队(时为梅县地区青年队)主教练。
1989年3月至2000年,在梅州市体育局先后担任竞训科科长及足球办公室主任。
所获荣誉:
1962年参加全国乙级足球联赛,表现突出,荣获梅县体委颁发的“三等功”。
1963年作为梅县足球队主力球员代表广东青年队参加杭州赛区全国甲乙级足球联赛,助力球队成功升甲,被授予“五好运动员”称号。
1985年3月被评为1984年度先进工作者。
1988年当选为广东省第七届人大代表。
2002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工作贡献章”。
球员生涯
1940年8月15日,梁通发出生于广东省梅江区中心坝,时为白马头狮子大队。在那个时代,足球不单单只是梅县人用以自娱自乐的游戏,更是山里娃走出家乡、走出县城,走向成功的路径之一。只要孩子能踢、会踢,家长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支持自家孩子踢球,而踢球的孩子也会抓住机会为自己博取一个锦绣前程。当看到家乡不少人因踢球走出穷乡僻壤,去往更为广阔的天地时,踢球一定要踢出个模样来的种子就深埋在少年时期的梁通发心中。
尽管那个时代物质条件匮乏,但是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人士总会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们创造踢球的机会和场所,正是因为如此,年仅七八岁的梁通发,因足球天赋被体育老师赏识,从而加入学校足球队,参加各类校际足球赛。
梅县为了培养足球人才于1955年成立业余体校。梁通发因体能好,反应灵敏且有一定的足球基础被招入其中,成为了梅县业余体校的首批学员。经过系统且专业的训练后,他的足球技术水平不仅得到了提升,还练就了硬朗的球风。在绿茵场上,敢抢敢拼,敢于担当的精神更是让教练和队员赞赏有加。
1958年为了重振梅县足球之乡的美誉,在梅县体委以及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一支以梅县业余体校首批学员为班底的梅县足球队。时任广东省青年足球队的梅县籍教练温集祥回梅担任球队总教练,中南队球员张宏元、王海华任助理教练。为了提升球队实力,总教练温集祥制定了“练就三场球的体力,打一场球”的目标,以及打进攻足球为主的指导思想。正是这一严苛的训练标准,让球队在成立不到两年时间便在广东省站稳了脚跟。
1962年,中南区乙级足球联赛于梅县举行,梅县足球队一路高歌猛进闯入小组决赛圈,与广西省足球队展开较量,以0∶0 的比分逼平对方。可惜的是,因广西队净胜球比梅县队多一个,致使球队在小组决赛中屈居亚军。在此次乙级联赛里,梁通发由于表现出色,被梅县体委授予三等功,这亦是梁通发身为专业球员获得的首个荣誉。
1963年,依照省体委的指示,梅县足球队代表广东青年足球队参与全国甲乙足球联赛杭州赛区的比赛(此场比赛为建国以来真正意义上的首届全民足球运动会,总计有100多支足球队参赛),广东省青年队成功进入全国甲级足球队之列。在该比赛中,梁通发为主力球员助力球队夺得杭州赛区的冠军,因而此获得“五好运动员”称号。1963年10月被选入广东足球队,同期入选广东队的还有梅县足球队的李金昌、古晚芳、陈恒粦、杨干昌等人。进入广东省足球队后,梁通发因传控技术佳、防守能力强且拥有远射能力,获教练郑德耀赏识而司职前卫。
在效力广东队之时,梁通发曾作为主力队员参与了1964年、1965年的甲级足球联赛及1965年举办的全国第二届足球运动会。可惜的是,当他期望在足球事业上更进一步时,却在风华正茂之际遭遇了最为动荡的年代,致使在广东队的时光被白白荒废。
1970年,全国范围内的竞技赛事和对外交流比赛逐步复苏,这给梁通发带来了一线希望。然而,事与愿违,一次意外令他在训练比赛中膝部受伤,无奈退役。
教练员生涯
1971年1月因伤退役的梁通发并未就此告别足球界,而是凭借自己在球场上积累的丰富实战经验,被广东省体委慧眼相中,安排到广东省青年足球队担任助理教练,协助主教练选拔人才。
由于当时仍处于政治动荡时期,球员的选拔并非易事。致使一些颇具实力的球员因政审未通过原因,难以进入更高级别的球队,甚至有人被迫转业。由梁通发选拔的球员杨伟湘曾在接受采访时称,当自己因政审问题面临无法转正的困局时,是梁通发教练在他即将被遣返原籍之际,迅速采取行动,从省里回到梅县,不辞辛劳前往居委会和学校,仔细调查、澄清不实材料并上报体委,使其在11月份获得转正机会,得以留在广东省青年队。
在梁通发担任广东省青年足球队助理教练期间,停摆多年的全国足球联赛重新开启,同时开展的还有全国青年足球联赛。梁通发作为广东青年队的教练率领队伍参加了在梅州赛区举行的预选赛。同组对手包括湖南、江西、辽宁二队、四川、甘肃、河南、湖北等球队。历经七轮激烈竞争,广东青年队以 5 胜 2 平的成绩夺得赛区第一,与二三名的辽宁二队、湖北队一起晋级决赛圈。
在决赛阶段,除了广东青年队,还有辽宁、辽宁二队、北京、上海、吉林、吉林二队、天津、湖北、河北和福建参赛。经过 10 场激战,最终广东青年队 7 胜 3 负荣获亚军。
1973 年全国青年足球联赛广东队人员名单:
领队:黄炜
教练:郑德耀、熊耀健、梁通发
队员:朱尚桔、贾粤华、马健强、蔡锦新、杜庆恩、谢志光、陈伟浩、杨伟湘、甘广雅、张雪尔、王高龙、梁润、黄健、杨永标、蔡锦标、叶细权、吴绍良、张强盛、黄华实、邹友胜、冯彪。
在广东省青年足球队担任多年助理教练的梁通发,当得知家乡梅县地区再度着手组建足球队时,便申请调回梅县体委从事足球教练的工作。作出此决定,除家庭因素外,更关键的是他期望能为家乡足球事业贡献力量。
1976年,梁通发调回梅县地区体育委员会工作,初抵梅县时,因上山下乡政策,被组织安排到偏远山区工作将近一年, 1977年至1978年回到梅县地区体育委员会从事赛事组织、管理工作。
1979年下半年,为了发展梅县本土足球事业,梅县组建了一支梅县地区青年队,梁通发也于此时调任至梅县地区青年队担任主教练,球队在他的指导下展开了系统且专业的训练,在其执教期间球队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1980 年,在全国十六城市青年足球赛中,梅县地区青年队是唯一以地区而非城市身份参赛的队伍。直至1983年,因队员年龄渐长,转而参加全国乙级联赛,并于1988年球队变更为梅州市青年足球队。
在其担任梅县地区青年队主教练期间,输送和培养的人才众多,被梅县地区体委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988年当选为广东省第七届人大代表。1989年梁通发调任至梅州市体育局担任竞训科科长,负责体育训练、竞赛等方面工作。
后来,梅州市体育局设立足球办公室,梁通发转任为足球办公室主任,直至2000年退休。他在体育领域的卓越贡献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认可,于2002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工作贡献章”。
即便退休了,他也没有脱离足球界,始终关注着梅州足球运动的发展。2009 年,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振兴梅州足球之乡,他积极参与《梅州市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方案》的论证工作,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议,同时协助市体育局振兴足球办公室组织常青足球队,踊跃参与国内首次举办的“来世界客都旅游,聚足球之乡踢球”自驾游足球比赛的系列活动。
梁通发教练的一生精彩纷呈,角色多样,然而其对足球的挚爱以及对球员的关爱从未改变。自幼时起,他就因对足球的深厚情愫而入选体校,其后顺利进入梅县足球队,最终披上广东省队的战衣。因伤退役后,他未曾远离足球领域,而是转变身份成为了一名教练。自从踏上教练岗位,他成功培养出众多优秀的球员,例如叶细权、蔡锦标、叶左权、杨伟湘、梁润、谢志光、陈伟浩、蔡远心等。
而后,为了弘扬家乡的足球文化,梁通发教练毅然决然地从省二队助理教练的岗位申请调回梅县。回梅后,他为振兴梅州足球事业不遗余力,并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足球精神。
在执教期间,他始终以身作则,给队员树立榜样。他坚信,想要有效管理队员,必须先从自我管理做起,唯有管好自己,方可更好地管理队员。同时推崇尊师重道这一传统美德,致力于让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幼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他不仅要求队员们在球场上有出色表现,在做人方面更是树立典范。他让队员们知晓,足球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人生的追求。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