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11月13日上午,2024年中韩诗人青岛交流会“东亚诗歌写作的未来可能性”专题研讨会在良友书坊·塔楼1901举行,韩国檀国大学聘请教授、韩国文化技术研究所长、诗人朴德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鲁奖诗人臧棣,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鲁奖诗人路也,青岛本土诗人、学者谢颐城分别做了主题分享,对众所关心的AI时代诗歌创作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和各有见地的阐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现当代诗歌自20世纪初兴起,经过一代代诗人的创新与变革,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认可;而中国新诗的起源则要追溯到“五四”时期,传统诗歌经由“白话文运动”的洗礼,又历百年发展,终以中国现代诗歌的面貌卓然而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从传统指向到现实主义指向,再到现代主义指向,两国现当代诗歌的迭变与演进,同构出东亚诗歌百年的重要图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朴德奎首先进行了“人工智能时代,为实现‘恨’和‘您’的全球性指标”为主题的分享。他从韩语造字法入手解读人工智能时代的诗歌创作,以韩语中的“恨”与“您”为例,解析了其意义特征及在文学艺术上的应用倾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臧棣阐释了他眼中“中韩诗歌的地缘特质与现代性”。在臧棣看来,新诗100年前需要解决诗歌的主体性以及文体问题,而追求现代化及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历史条件。中国新诗经过百年的实践,在追求诗的现代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东方诗歌区别于西方诗歌的独特性仍受到西方文化界的质疑。臧棣认为,中韩诗歌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需从更自觉的文学意义上找到归属感或文学根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也分享的主题是“区域与世界:东亚诗歌的公共指向”。她介绍了自己小时候在姥姥家成长的生活经历,直言非常不喜欢人们“外甥狗”的说法,“我不想这样说话”,她笑言,因为五六岁时的语言逆反最终走上了文学之路。路也认为中韩都受儒家文化影响,女性在社会生活各方面面临的困境比男性多,具有共同的指向。要改变这一局面任重而道远,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颐城对“AI时代的诗歌创作趋势”阐释了自己的见解。他从自己对AI的应用经验谈起,因日常总用ChatGPT来读各国诗歌、研究诗歌,他的感触是,AI最强的不是创作或翻译能力,而是分析能力。当前人们用AI帮助写诗,AI的创作能力尚未构成威胁,他追问AI是否永远不能威胁到诗人、作家呢?谈及2016年阿尔法狗战胜韩国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的案例,谢颐城提醒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可能狼就真的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最后,青岛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高建刚结合中韩诗歌的地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韩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1300多年前新罗人崔致远就曾西渡入唐,在中国待了16年,学习大唐经典并做了唐朝掌管文书的官员。他从青岛回新罗时,曾在大珠山写下十首诗。此次中韩诗人交流会在青岛举行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在高建刚看来,中韩两国诗人语言不通,是交流中的窘迫状态,但也是一面窗子,“可以打开看看里面的内容”,他认为,正因为有语言的隔阂,才更有神秘感,“母语的束缚太大了,一个优秀的诗人往往能挣脱母语的束缚。”高建刚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