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因其使用成本低且便捷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民众的青睐。但它在日常使用中也存在着显著的局限性。就拿电动车的驾驶位来说,由于没有遮挡,在寒冷的冬天骑行时,人们不得不直面凛冽的寒风,这种体验堪称糟糕,极大地降低了出行的舒适度。也正因如此许多电动车驾驶者选择为车辆加装挡风被,以此来抵御寒风,保障骑行过程中的温暖。
但随着对电动车管控的日益严格,在不
少地方加装挡风被被认定为非法加装行为。于是针对此类行为的整治行动频繁开展。一旦被交管部门发现,车主就会被要求当场拆除并没收挡风被,在部分地区,车主甚至还会面临罚款。这一系列的管控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为了避免遭受处罚,不少人在冬季尝试使用一些替代品,比如连体防风衣、挡风裙等。而这些替代品在使用体验上,却难以与传统挡风被相媲美。就拿穿脱过程来说,使用这些替代品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这对于忙碌的通勤者而言,是一种负担。而且在储存方面,它们也存在很大的难题。人们到达目的地后,可能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方存放这些体积较大的防风物品。
目前电动车主要分为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两大类。电动摩托车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燃油摩托车类似,上路必须悬挂机动车号牌、购买保险并且驾驶者需要具备相应的驾照,同时还要受到当地禁摩、限摩政策的限制。因此大多数人更倾向于选择电动自行车。但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尺寸、重量等方面有着明确规定,这使得这类车辆通常没有储物空间,防风用品只能随身携带,这进一步凸显了替代品在易用性方面的不足。
在此背景下众多电动车驾驶者对禁止使用挡风被这一规定持有异议。近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教授针对这一问题公开发声。他指出,在制定电动车标准时,不能 “闭门造车”。李教授提到,新版电动车标准规定车辆的塑料件占比不能超过 5.5%,其初衷是为了限制非金属材料,以达到防火阻燃的目的,这一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他同时强调,北方的冬天寒风刺骨,很多人都依赖挡风的棉罩子来保暖,面对这种情况,怎能简单地禁止使用挡风被呢?
在相关视频中李教授还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建议:在制定标准时,是否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为不同地区设置一些具有可调节性的标准呢?李教授的这一发声,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网友们纷纷点赞,称赞他为 “人民的专家”,还有人评价道:“说得太好了,这才是老百姓的真实呼声,李老师是良心经济学家。” 对于广大电动车车主来说,能够合法使用挡风被,是他们在冬季出行的真正需求。
那些使用电动车上下班通勤的人,大多是普通的劳动者。在冬天保暖对于他们而言是最基本的出行需求。虽然当前市场上存在一些挡风被的替代品,但这些替代品存在诸多问题。它们不仅价格相对较高,增加了车主的用车成本,而且容易被盗。相比之下,这些替代品并非理想之选。对于车主们来说,合法使用挡风被是他们的强烈呼声,这是冬季使用电动车的基本刚需。
因此许多人希望各地能够放开对挡风被使用的限制,让他们在冬季骑行电动车时不再担惊受怕,避免因使用挡风被而被罚款,真正实现舒适、便捷的出行。这才是真正符合民众利益的利民政策,能够让车主在冬天也能轻松骑行电动车。
朋友们你们对李教授此次发声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7any.lifetty.com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