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回应,我国在今年10月发布声明,决定对法国白兰地加征关税。这一行动显然旨在表明中国在贸易争端中的坚决立场,并向法国发出明确警告。然而,法国对此并未作出任何妥协,相反,在11月初派遣了一名高级官员前往中国“讨公道”。
法国此行显然是有所准备,并在与中方的交涉中未能达成共识。与此同时,外界传出消息称,菲律宾将接收法国提供的大批快速巡逻艇。这一举动显然是法国对中国施压、制造摩擦的一部分,表明法国对中国的强硬态度仍在持续。法国是否还会在这一问题上有所让步,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如果法国坚持其立场不予妥协,那么中国又该如何做出回应和决策?
针对欧盟征收关税的举措,中国实施了临时性关税作为反制。这一措施普遍被解读为一种“警告行动”。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在推动欧盟对华征收反倾销税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导致中国在欧盟市场的损失远超几十亿欧元,二者之间的差距十分悬殊。尽管如此,法国政府却坚持认为这一举措是“不公平”的,指责中国“有意针对”法国。法国总统马克龙因此感到,必须采取强硬行动,以弥补由此产生的损失。
法国政府派遣人员11月3日来华,宣称将“坚决维护法国的权益”。在与中方的谈判中,普里马显得非常强硬,一方面将电动汽车关税问题归咎于欧盟,称“双方还有缓解的谈判空间”,另一方面则在谈到法国白兰地的关税问题时,态度骤然转向强硬,表示法国“准备采取一切技术和法律手段”来应对中国的“无理”举动,并强调法国在关键问题上“不会屈服于压力”,坚持维权。
这种态度显然缺乏诚意,法国此举更多是试图单方面向中国施压,而非寻求平等对话与妥协。至于白兰地的关税问题,实际上,中国对法国实施的征税幅度并不大,因此对法国的实际损失并不严重。那么,为什么普里马如此强硬,亲自来华并频频释放激烈言辞呢?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是因为:
当前,法国农民对马克龙政府的不满情绪高涨,认为法国政府对中国的征税政策使他们成为了“替罪羊”,他们承担了因政府决策不当而产生的巨大损失。为了平息民间的愤怒,马克龙政府急于通过外交手段寻求弥补,哪怕只是象征性地争取到一些关税的回撤,也能向民众展示政府的努力和诚意。
其次,法国在外交上强硬的态度,也反映出其长期以来的政策困境。作为二战的胜利国,法国本应享有更大的国际话语权,但二战后,法国逐渐沦为美国的“附庸国”。因此,美国在推动这一政策时,显然把目光投向了欧盟,试图通过法国这样的核心成员国来施加影响力。最终,法国顺利地推动了这一政策的实施,并且坚定支持了加征关税的决定。
这一系列事件表明,法国在对华政策上的选择,实际上是受到了复杂的国际博弈和国内政治压力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中法关系的走向,也可能对整个欧盟的对华政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法国在贸易争端中的固执态度,中国迅速采取了反制措施。法国白兰地是中国的第二大进口商品,这个消息无疑让法国的烈酒生产商感到震惊,股市开盘后,他们的股票价格立刻出现下滑。
在中国采取反制行动后,法国随即派遣了一位外交部高级官员来华,并以较为强硬的语气表态。然而,中国方面明确指出,这场贸易争端的根源在于欧盟,尤其是法国牵头推动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关税的问题。中方表示,希望法国能真诚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在遵循国际贸易规则的基础上,通过互相尊重和理解解决问题。
面对中方坚决的立场,法国选择了另一条路。当外交谈判无法奏效时,法国转而加大了军事压力。在中法会谈无果而终后,法国宣布与菲律宾达成协议,将向菲律宾出售40艘快速巡逻艇,其中一些将被部署在南海所谓的“争议水域”。
法国此举有着多重目的。首先,它是为了配合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此前,法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已宣布将前往印太地区,并计划访问日本和菲律宾。此外,法国也可能通过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向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在贸易领域放松反制措施。
此外,法国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扩大军火出口,而菲律宾提出的军火订单为法国提供了一个可观的市场机会。只要交易条件合适,法国便会答应。更重要的是,法国和菲律宾还达成了技术转让协议,法国将把快速巡逻艇的生产技术交给菲律宾的造船厂。这一合作不仅有助于菲律宾更快地适应法国的军事装备,也为法国的军火在亚太地区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可以预见,随着事态的发展,法国的态度可能会愈加强硬。中国的反制措施短期内不太可能取消。如果法国继续坚持硬碰硬的策略,中国的反制也有可能会进一步升级,局势可能会愈加复杂和紧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