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penAI推出其多模态大模型GPT-4o后不久,Google也紧随其后发布了Gemini 1.5 Pro。而在2024年4月18日,联想在其创新科技大会上重磅发布了内置“联想小天”个人智能体的AI PC系列,以及企业智能体和联想万全异构智算平台等创新应用与解决方案,展示了其在AI领域的最新成果。

在今年的4月至5月期间,AI技术的竞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局面。各大科技公司纷纷通过升级模型能力、加速商业化落地以及激烈的价格战等方式,竞逐大模型发展的“船票”。随着AI逐步向实际生产和盈利过渡,竞争的重心也从单纯的技术突破转向了落地和应用,AI的下半场即将进入商业化的比拼阶段。

加速落地: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应用

根据Forrester Research的预测,到2024年,85%的企业将依靠像GPT-J和BERT等开源模型扩展人工智能能力,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专有的解决方案,如ChatGPT。同时,预计有约40%的企业将投资于AI治理规则,以应对即将出台的国际法律法规。近年来,国家间的高端对话频繁展开,如中国与法国、美国和俄罗斯的AI交流,积极推动AI的实际应用落地。

IDC发布的《2024 AIGC 应用层十大趋势白皮书》指出,2024年全球将涌现超过5亿个新应用,数量相当于过去40年间应用总量的叠加,这预示着智能化应用将迎来一轮爆发式增长。显而易见,AI大模型正在迅速从技术研发走向实际应用,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应用价值。

尽管AI领域的新算法和新模型层出不穷,但如何将这些前沿技术转化为现实中的生产力,成为目前AI发展的最大挑战。许多在实验室中表现优异的AI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适应性不足、稳定性和安全性等问题,致使其商业化进程受阻。对普通用户而言,AI写作、作画、编程等应用似乎已触手可及,但对企业来说,数据安全和应用场景的适配性仍是最大的顾虑。

企业在AI落地应用中面临着如何安全、有效地利用大模型的问题。由于许多企业缺乏独立构建大模型的能力,购买现成的解决方案又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企业正在从大模型的消费者转变为共同创造者,与互联网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更适合行业场景的小模型,以此满足企业特定的业务需求。

然而,构建企业大模型仍面临着算力、成本、兼容性和适配性等诸多挑战。B端企业客户需要的是了解行业需求、能够提供实用解决方案的大模型供应商,以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和应用场景落地。

联想的独特优势:助力AI产业化应用

联想凭借其深厚的AI与超算技术积累和前瞻的技术洞察,推出了行业智能体解决方案及服务,以弥合AI技术与工业应用之间的鸿沟,推动AI技术的大规模落地。联想在数据、算力、算法和工具链等四个关键领域具备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在数据层面,高质量和定制化的数据是工业应用的关键。联想方案服务在过去已成功帮助大量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了智能化转型,并协助百万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升级,具备深厚的实践经验和行业know-how,可以在大模型训练中显著提升效率和成果。

在算力层面,算力基础设施是大模型应用的根本。大部分企业难以自建纯算力设施,混合云方案成为应对之策。联想基于其20余年的IT经验,开发了领先的智能混合云解决方案,实现了端到端的云上全生命周期管理,满足企业对算力的多元化需求。

针对不同场景的算力要求,联想方案服务能够实现统一管理和优化调配,结合联想软硬一体化的能力,真正助力企业实现AI的落地应用。联想的“臻算服务2.0”通过订阅式算力服务,提供按需订阅、按量计费的模式,满足企业对异构算力的需求,为大模型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持。

在工具层面,联想开发的一站式AI交付平台Al Force,提供了灵活的组件化解决方案,用户可以按需选择并整合不同的AI工具,享受一站式的智能体交付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安全可控的AI应用。

通过联想行业智能体解决方案,联想将其技术与行业积累场景化封装,弥补大模型在企业应用中的不足,推动大模型在各个行业中的落地应用,成为AI技术走向生产和实际应用的重要驱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构建连接AI与现实的桥梁

在中国,联想凭借其庞大的服务网络与丰富的技术积累,已经成为连接AI与实际应用的重要桥梁。公司在全国拥有超过4400个服务站和24000多名服务工程师,每年为超过5亿台设备提供支持。联想早已将AI技术融入到客户服务体系中,推出的魔方智慧客服系统每年处理超3000万次服务请求,其智能机器人实现了55%的闭环解决率和95%的理解准确率,展现了AI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2024年年初,联想方案服务战略性地升级了擎天智能体引擎,该引擎整合了智能混合云、开发平台、混合大模型和知识库等关键技术组件,覆盖了企业全周期服务。这一举措旨在加速推动各类客户的智能化转型,帮助政企、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更好地应用AI技术。联想不仅在技术创新上走在前列,更在AI应用的实际推广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其扎实的技术基础和全面的解决方案,为各行业的智能化变革铺平了道路,构建出更加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