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被忽略的遗传病——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撰文:张依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又叫腊肠体样周围神经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周围神经病,因为其少见,且症状不重,往往被患者和首诊医师忽略。所以临床上比较罕见。
在一个普通的门诊,我们遇到一个24岁年轻女性患者,诉间断四肢麻木无力10余年,门诊首诊考虑周围神经病可能,所以建议其完善肌电图检查。结果中午接到肌电图室电话,让我们仔细给她查一查,肌电图医生怀疑患者是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患者的病史。
且看一则病例
▍患者资料
现病史:10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尺侧或左手第一、二手指麻木,对痛觉及热感敏感,右小指内收无力,抬腕费力,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持续数月后抬腕费力好转。此后间断出现双臂抽筋样疼痛,肘部受压、提重物或受凉时明显,口服甲钴胺及B族维生素后逐渐好转。半年前出现双腿双足麻木感,位置不固定,伴大腿抽筋样疼痛,偶有走路中突发双腿短暂无力,无走路不稳及踩棉感等其他不适。
既往体健。
家族史:姥姥和母亲有间断四肢麻木病史。
查体:右侧腕关节以下针刺觉减退,左手中指及食指针刺觉减退,四肢腱反射减退,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肌电图检查:上下肢周围神经源性损害。如图1所示,患者肘-腕,易受压部位可见明显的波形离散,双侧正中神经运动及感觉均有受累。
图1:患者肌电图
诊疗经过
▍诊断及诊断依据
1.定位诊断:右侧腕关节以下针刺觉减退,左手中指及食指针刺觉减退,四肢腱反射减退,定位于周围神经。
2.定性诊断:患者,青年女性,隐匿起病,病程长。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伴肢体抽痛,由上肢逐渐进展至下肢,在受压及受凉时明显。查体和肌电图可见周围神经损害,故诊断周围神经病,结合患者家族史及肌电图,考虑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可能。
▍后续诊疗
建议患者完善基因检测和神经肌肉活检,患者拒绝活检,同意完善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结果回报:PMP-22基因点突变。
什么是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1.病因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绝大多数家系存在染色体17p11.2区大片段基因(1.5Mb片段)缺失,该区域含有一个周围神经髓鞘蛋白22(PMP-22)基因,在另一部分无片段缺失的家系中可检出该基因点突变或框移突变。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基因突变位点与CMT1A型完全相同,但两者突变性质不同,HNPP为1.5Mb片段基因缺失,而CMT1A为1.5Mb片段基因重复[1]。
▍2.临床表现
该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单神经病或多神经病[2],一般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起病,多在轻微牵拉、压迫或外伤后反复出现,表现为受累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和肌无力,感觉症状几乎均为非疼痛性感觉障碍,常发生在易受压的部位,持续数天或数周后可自行缓解,半数6个月内缓解,部分患者可残留部分后遗症。
随着发作次数越多,临床症状越重,最常受累的神经,依次为腓肠神经、尺神经、臂丛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
最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腓骨头处的腓神经病变导致的足下垂;
(2)肘部尺神经病变导致的小鱼际肌和骨间肌无力、萎缩;
(3)腕部的正中神经病变导致的腕管综合征,大鱼际肌萎缩、无力及拇指、示指感觉缺失;
(4)臂丛、桡神经受累,导致上肢短暂的感觉缺失及手痛;
(5)PMP-22基因突变携带者,可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如果你值班的时候碰到这样的患者,你会完善哪些检查呢?该病的诊断标准你知道吗?
参考文献:
1. 朱啸巍,詹飞霞,张超,等. PMP22基因相关性周围神经病的遗传学和临床特点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2(5):609-616. DOI:10.3969/j.issn.1674-8115.2022.05.008.
2. 李蕾,徐文杰,聂清,等.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2,39(10):921-923. DOI:10.19845/j.cnki.zfysjjbzz.2022.0229.
责任编辑:老豆芽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