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名夫人”龙升贤:独守空房70年,丈夫是开国元帅!
1988年的一天,四川省江津县(现重庆市江津区)辖下的吴滩镇,有位名叫龙升贤的老太太因病医治无效默默离世,享年91岁。
龙升贤的去世,在吴滩镇引起不少的轰动——因为老人生前是吴滩,乃至江津的名人——为原配丈夫执意不肯改嫁,在家孝老敬亲,不求回报地独守空房整整76年,直到安详去世。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龙升贤出生于吴滩一户普通的贫民之家,艰苦的生存环境,铸就了她为人坚毅、吃苦耐劳的品格,稍稍懂事,就成为父母的好帮手。
龙升贤属于晚婚的那类人,直到1917年,年已20岁的龙升贤才在家人及亲友的张罗下,嫁到吴滩石院子的一户人家为媳。
认真说来,两家还算是远房亲戚,一对小夫妻为表姐弟,这在当时的农村,被称为亲上加亲——虽然,这“亲”字中有没有“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家大人的心思完成了。
表弟小她两岁,当时还是江津县立中学的学生,是个心胸广阔、思想进步的有为青年。对于父母做主的这段包办婚姻,是有些抵触情绪的,所以,两人婚后的感情并不炽烈。
婚后不久,五四运动爆发,年轻的丈夫满脸热血地积极加入进步学生的行列,后来因参加家乡学生的爱国进步斗争,遭到反动当局的追捕。
为了避开眼前的危险,她那心怀“实业救国”大志的年轻丈夫于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从此一别,两人再无情感上的交际。
丈夫离开家乡后,龙升贤承担起了一个儿媳应有的责任,不负名字中的一个“贤”字,一直守在夫家操持家务、奉养公婆。
丈夫离开的那一年,龙升贤才22岁,对于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来说,她的一辈子,似乎已经看到了尽头。
丈夫离开的前几年,他还会时不时地寄信回家(虽然信中没有关于她的只言自语,但是,知道他在外平安,足矣),丈夫走上革命道路后,为了家人的安全,就渐渐断绝了与家中的书信往来。
没了丈夫的消息,公婆非常担心,龙升贤虽然自己也心中忐忑,但是,她还要强装欢笑,安慰二老。为了一家人的生计,龙升贤一边碾米赚一点钱,一边又去租别人家的土地耕种,日子这才勉强维持。
后来,丈夫结识了新的革命伴侣,龙升贤仍然无怨无悔地守在吴滩,不肯改嫁,尽一个为人媳、为人妇的职责,赢得十里八乡的交口称赞。
虽然丈夫从未对她表达过爱意,但是,她却对丈夫的一切非常珍惜,小心地将丈夫在家所使用过的东西妥善收藏。
1949年江津到解放后,丈夫的大名已传遍巴蜀,龙升贤请人给他写了两封信,都没有收到回音。
最终,还是西南军政委员会的刘、邓派人把龙升贤接到重庆安慰了一番。龙升贤将自己珍藏的有关丈夫的文物捐给政府。
从重庆返回吴滩后,组织上安排龙升贤担任了妇联主任,但是对于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来说,她根本无法胜任这份职业,一段时间后龙升贤就坚决辞,回家职务农。
后来,年事已高的龙升贤又过了一段居无定所的苦日子,形势好转之后,当地政府为她解决了住房,远在北京的丈夫也定期寄些钱来补贴她的开支。
龙升贤病重期间,丈夫的孩子也曾回江津看望过她,这让幸福得好几天都难合眼。
1988年,操劳了一辈子的龙升贤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临终时虽然身边没有家人,却有乡亲们的深情陪伴,她走得也无憾了。
远在北京的丈夫得她知去世的消息后,专门派人前来料理后事,还以家人的名义,给龙升贤送上了挽联和花圈,挽联中写着的是:“龙升贤同志千古!”
龙升贤去世后,她生前的故居改建为吴滩乡老年人协会,“ 吴滩乡老年人协会 ”的匾额题字就出自她丈夫之手。
70年的漫长等待,终于有了回报,落款上“聂*荣*臻”三个字,于她才是最长情的陪伴了。
(图片来自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