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因“给上课爱说话的学生戴小蜜蜂”走红的老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宣布自己已经离职。
该老师表示,由于视频播放量过高,引起了学生家长的担忧,担心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尽管他第一时间下架了视频,并且第二天到学校积极观察孩子的状态,但最终还是接到了投诉,迫于各方压力,不得不选择离职。
网友们对于此事的看法各异,有人认为老师的初衷是好的,只是方法欠妥;也有人认为,教师应该更加谨慎地处理与学生的互动,避免将课堂变成个人表演的舞台。更有网友直言:“为了维持纪律我觉得可以,但是将视频发到网上就不好了,课堂不是用来拍照,学生也不是博取流量的工具。想做网红完全可以辞职,请不要带着教师的标签。”
由此也产生了另一个话题:老师能不能将学生当成博流量的工具?
答案必定是否定的。
一般情况下,发布未成年人的视频和图像,需要经过家长的同意,而老师作为一个特殊职业,本职是教书育人,如果把学生当成流量试图通过这个渠道去成为网红,那就脱去“老师”这一层假皮。
这并不是个例,在各大网络社交媒体,随处可见“老师”身份的网红,并不是否认老师不能有副业,但是如果把学生和课堂当成拍摄工具作为主业,而教书成为副业,这样的老师,很难向家长证明他们的心思会用在学生身上。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场所,而非教师展示个人魅力、吸引网络流量的舞台。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利用学生来获取关注和流量,老师可以不必全身心用在学生身上,但也不能“利用”他们博取关注。这种行为不仅有可能侵犯学生的隐私权,还可能对学生的心灵造成负面影响,让他们感到被利用和不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