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车机会来看,目前A500指数市盈率TTM为14.54倍,处于过去十年54.79%分位点,与14.28倍的中位值接近,估值水平适中。
©️懂财帝出品 ·作者|嘉逸
11月15日,备受全市场资金关注的“日光基”A500ETF基金(512050)上市首日交易火爆,成交额达到26.67亿元,净流入27.63亿元,位居同类产品第一名,最新规模达到46.55亿,上市首日即规模翻倍。
华夏对指数基金的动作向来很快,从第一个发行上证50指数基金,到沪深300,到中证500/1000,到科创50/100,再到现在的A500,华夏基金始终走在行业前面,没有错过任何一个核心宽基指数。
《三国演义》的开篇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同样适用于指数基金市场。中国指数基金20年浮沉,基金行业格局加剧分化,但华夏基金总能“立潮头”,其成长与发展也是中国指数基金的缩影。
01|被动基金重塑投资生态
过去两个月,A股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行情,导致其投资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宽基指数为代表的被动指数基金进一步崛起,公募基金格局迎来拐点性转向。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全市场股票型ETF的总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另据深交所发布的《ETF市场发展白皮书》,截至2024年6月底,境内非货币ETF共946只,资产规模突破2万亿元。
也就是说,仅用4个月的时间,投资者就把ETF规模干出了一个万亿级的增量,成长速度为历史罕见。
如果复盘中国ETF市场20年的成长曲线,会发现ETF份额往往爆发于牛市,真正的繁荣则发生在熊市,这轮ETF热潮仍大致符合该规律。
9月末,上证指数暴涨,带动股票类ETF交易异常活跃。等10月行情趋冷,ETF又变得相对平缓。但整体ETF是向前发展的,与主动基金的距离有所缩小。
得ETF者得天下。根据民生证券研究院统计,三季度期间,被动基金在A股中的持股体量首次超越主动基金,被动偏股基金的负债端(新发+净申购)已连续六个季度获得大量增量资金,而主动偏股基金已连续六个季度出现资金净流出。
其中,有三家基金公司的非货币规模增长超两千亿元,华夏基金的非货币基金规模正式突破一万亿元大关。
当ETF越来越受市场追捧,其产品种类也逐渐丰富。从最初的只有华夏基金发布的上证50ETF,到现在包括宽基指数基金、行业指数基金、主题策略指数基金等等。
一代投资者有一代投资者的核心宽基指数。
2005年,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为防止经济过热,货币政策由宽松开始收紧,资本市场表现较为低迷。在这种背景下,首个沪深300指数横空出世,涵盖沪深市场中规模最大、流动性好的300家公司,让投资者从此有了一张参考的“经济晴雨表”。
眼下,正值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急需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宽松周期,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加之今年4月监管层推出的“新国九条”,改善了资本市场生态。
在新的外部环境下,今年9月A500指数的推出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
A500指数从各行业选取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家上市企业为样本,以大市值企业为主,市值在500亿以上的成分股家数占比超四成。
A500指数的行业布局更均衡,覆盖全部35个中证二级行业和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30个,整体市场代表性更强。
同时,A500指数更像中国版标普500,同样都是从市值前1500名进行初筛。还与国际接轨,引入了ESG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本轮的市场行情中,表现最亮眼的要数核心资产,即那些在各行业中有着核心竞争力,高ROE、高分红且成长稳健的传统龙头企业,也囊括了代表新质生产力方向的标杆性企业,如芯片半导体公司。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9月以来芯片指数和半导体指数累计涨幅分别达到约48%和42%,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的20%增幅。
A500指数与时俱进,医药生物、通信、计算机等新质生产力行业占比接近50%,并降低在金融、能源等传统行业权重,更能反映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据券商研究,A500指数以不足10%的A股数量,覆盖了市场近六成的流通市值和超六成的营业收入,均高于传统主流宽基指数,称其为A股新的晴雨表也不为过。
02|马太效应凸显
当被动型指数基金成为新晋顶流,入局者也从0到1、再到目前的54家,同时行业格局加速分化。
在ETF市场布局最早、最深的华夏基金,已经连续19年位居行业第一,且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第三名。截至2024年10月17日,华夏权益类ETF总规模已超6500亿,是国内最大的指数供应商。
2004年1月2日,上海交易所推出上证50指数,由上海股市中规模大、流动性最好的50家公司组成。
2004年12月,华夏基金发布了第一只上证50ETF。在接下来的2年,华夏基金是宽基指数基金市场的唯一玩家,第二只ETF产品出现在2006年3月。
拥有先发优势的华夏基金,保持了强者恒强的龙头特性,创下多个“第一”记录:2006 年发行了第一只中小盘ETF,2012年发行了第一只跨境ETF,2014 年发行了第一只港股通ETF,2018年成为第一家权益类ETF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基金公司,2020年成为境内唯一权益类ETF突破两千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在创造的过程中,也多次填补了行业空白。
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发行,被列为2009年资本市场的年度事件,短短3天就募集247亿元,让《东方早报》惊呼,“华夏基金的品牌号召力首屈一指”。
作为全程参与国内被动基金发展的“指数一哥”,华夏基金早已打造出完整的指数产品线,涉猎A股和港股两大市场,涵盖综合宽基指数、主题指数、行业指数、SMART BETA策略指数、中小盘指数、海外市场指数、商品指数等。
在宽基ETF领域,上证50ETF(510050)、沪深300ETF华夏 (510330)都是其金字招牌,其还广泛跟踪主流指数。此次A500ETF基金(512050)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其宽基指数产品的货架,也彰显了其实力所在。
基金圈里有个共识,在选择指数基金产品前,最好先对比规模大小,大规模产品在流动性、抗风险能力方面往往更强。在这点上,华夏基金长期领先,无疑是底层配置之选。
03|最考验基本功
事实上,ETF的主战场并非在市场侧,而是在投资者看不见的地方。
以上证50为例,投资者看到的,可能只是把许多龙头股集中在一篮子的基金产品,同类型的基金产品持仓差异小,基金经理基本不用怎么操作。
然而,要做好一款指数基金产品,其难度甚至高于普通的权益产品。看似容易的指数基金产品,其实内含乾坤。
首先,基金的发布涉及许多个环节,包括销售网络、渠道路演、媒体推广、结算交收等问题。单是想把茅台这样的高价股纳入成分股,都得评估好产品是否有足够的规模买得起。
20年前,国内指数刚起步,别说普通投资者,就连银行、券商等专业销售机构,对指数基金的认知都有限。
为了打通指数基金的买卖流程,现任华夏基金总经理的李一梅,当时在营销部负责华夏上证50ETF的推行工作。在产品渠道路演期间,其每天坐绿皮火车到各地银行、券商的营业部,讲解产品特点和交易方案。
就是在如此艰难复杂的环境下,华夏基金不仅成功推出了上证50ETF,还募集资金54.35亿元,远超当时同类基金10亿左右的募集规模,公司也因此积累下让同行望尘莫及的产品设计、运营销售等宝贵经验。
华夏基金打逆风局的能力较强,结合旗下指数基金的收益表现。以沪深300ETF华夏(510330)为例,截至10月23日,其成立以来收益增长了106.81%,跑赢了所跟踪指数,有同行跑输的。
虽然现在发行指数基金的外部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但在内卷的市场竞争中,要开发、运营好一款产品,难度只增不减。
尤其A500指数采用了全新的编制方法,增加互联互通的设计,即指数成份股均要属于深股通和沪股通,这些都是传统宽基指数不具备的特点,对基金公司而言也是一个新的考验。
10月8日以来,A股行情持续动荡,已由最高的3700点跌落到3300点的水平。这意味着,投资者避险的情绪会加强。
A500指数自2004年12月31日基期日起,至今年11月15日,期间累计上涨370.95%,显著高于同期沪深300的298.97%涨幅,兼具成长性与红利好的特点,毫不逊色于传统宽基。
从上车机会来看,目前A500指数市盈率TTM为14.54倍,处于过去十年54.79%分位点,与14.28倍的中位值接近,估值水平适中。
从中长期维度,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产业链发展,A500指数兼具传统与新质生产力,具备优秀的成长性,可持续关注A500ETF基金(512050)的投资机遇。
说明:数据源于公开披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