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854颗粒度检测仪的检测方法与试验过程

GB/T 18854 是关于颗粒度检测仪(也叫颗粒分析仪)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固体颗粒物的颗粒度(粒径分布)测定。颗粒度检测仪常用于化学、食品、医药、矿物、环境监测等行业。该标准中详细规定了颗粒度检测仪的工作原理、检测方法、操作流程等内容。

以下是 GB/T 18854 颗粒度检测仪的检测方法与试验过程 的简要说明:

1. 检测方法

颗粒度检测仪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颗粒度分析:

a) 筛分法

原理:筛分法是利用具有不同孔径的筛网将颗粒分离成不同的粒径范围,适用于粒径较大的颗粒(一般适用于颗粒粒径在1 µm 至 100 mm 范围内)。

步骤:将样品放入筛网中,通过振动或翻转使颗粒通过筛网,颗粒根据尺寸被分布到不同的筛网上,进而通过称重分析各筛上颗粒的质量,计算粒度分布。

b) 激光粒度法

原理:激光粒度法是利用激光束通过颗粒样品时发生散射的原理,根据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度和强度来推算颗粒的粒径分布。适用于范围较宽的粒径(通常在0.1 µm 至 3 mm之间)。

步骤:样品通过液体或气体介质被引入激光束中,激光被颗粒散射后,接收器记录散射光强和角度,使用数学算法(如Mie散射理论)推算颗粒的粒径分布。

c) 静电法

原理:通过电荷的积累或颗粒在电场中的运动来测量颗粒的粒径。适用于某些特定粒径范围的颗粒(通常在微米级范围)。

步骤:当颗粒通过电场时,其颗粒的电荷积累情况会影响颗粒的运动,仪器通过测量颗粒的运动速率来计算其粒径。

d) 光学显微法

原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颗粒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颗粒的尺寸进行分析。适用于颗粒较大、形态规则的样品(通常用于1 µm 到 1 mm之间的颗粒)。

步骤:取样后使用显微镜拍摄颗粒图像,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对颗粒进行测量和统计,得出颗粒的粒径分布。

2. 试验过程

颗粒度检测仪的试验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a) 样品准备

取样:根据检测标准规定的样品量要求,准确取样。需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避免样品偏差。

样品预处理:如需要,样品可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溶解、分散、混匀等),特别是对于液体或粘稠的样品,应确保颗粒分散均匀,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b) 仪器校准

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对颗粒度检测仪进行校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校准方法一般依赖于标准粒子或已知粒径的样品。

c) 加载样品

将样品按要求加载到检测仪中。对于不同类型的仪器,样品加载方式不同,例如激光粒度仪中样品通常被溶解在液体中,通过泵送进入仪器的光路中。

d) 选择测量模式与参数设置

选择适合的测量模式(如干法测量、湿法测量)以及仪器相关参数(如激光粒度仪的测量范围、散射角度、激光功率等),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设置。

e) 进行测量

启动仪器,进行颗粒度分析。仪器会根据设置的参数自动进行测量,并实时记录散射信号、颗粒分布等数据。

测量时间一般会持续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具体时长与样品性质及仪器性能有关。

f) 数据分析与结果输出

仪器会自动分析检测数据,并计算出颗粒的粒径分布、均匀度、D10、D50、D90等统计参数。

检测结果通常以粒径分布曲线、表格形式呈现,便于用户进行分析和比较。

例如,常见的粒度分布参数包括:

D10:粒径分布中,10%的颗粒小于该粒径。

D50:粒径分布的中位粒径,即50%的颗粒小于该粒径。

D90:粒径分布中,90%的颗粒小于该粒径。

这些参数有助于评估颗粒的分布特性,例如是否为单分散或多分散。

g) 清洗与维护

测试结束后,需要清洗仪器部件(如筛网、探测器、容器等),以防止样品残留影响下一次测试。

进行常规维护和校准,以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3. 注意事项

样品准备:样品的质量、形态及其分散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样品中存在的湿度、油脂等可能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应根据样品特性做适当的预处理。

仪器稳定性:颗粒度检测仪需要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高精度,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颗粒度分布的结果可以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后续处理和分析,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4. 总结

GB/T 18854 颗粒度检测仪的检测方法与试验过程主要涉及对样品的测量和数据分析。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筛分法、激光粒度法、静电法和光学显微法等,不同的颗粒度检测仪采用不同的技术原理。试验过程包括样品准备、仪器校准、测量、数据分析和结果输出等步骤。在执行颗粒度分析时,准确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步骤至关重要,以保证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