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胡宗南女儿胡为美曾上门拜访过晚年的熊向辉,询问熊向辉这边怎么评价她父亲胡宗南?这件事确实存在,胡宗南女儿胡为美确实曾上门拜访过熊向辉,但网络上有些文章、视频对两人会面的交谈内容以讹传讹,越传越离谱,甚至好多对话内容都是无中生有。为此,熊向辉的女儿熊蕾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对胡宗南女儿胡为美来访的过程进行了说明。(注:本文有关胡为美拜访熊向辉的细节内容均参考熊向辉女儿熊蕾的说明)
熊向辉的女儿熊蕾作为当天胡为美拜访熊向辉的见证人,见证了这件事从头至尾,所以她的说法更具参考性。
熊蕾表示当天胡为美没有事先预约,具体日期记不清了,只记得当天刚过午后,她父亲在午休,门铃响起,她去开门。打开门后,熊蕾见到了一位陌生女士,对方开口问:“是熊向晖先生府邸吗?”在熊蕾告知这就是熊向辉家后,对方告诉熊蕾她来自哪里,称想见见熊向辉老人。
熊蕾
当时熊向辉还在午休,入眠不容易,所以熊蕾没有打扰父亲午休。熊蕾请对方和司机一起进门等老人起床。熊蕾请教对方姓名,对方递给了一张名片,上面写着胡为美,熊蕾表示名片上其他内容没看清楚,好像是做房地产投资生意的。(笔者查了一下相关资料,胡宗南有四个子女,胡为真、胡为善,胡为美,胡为明。女儿胡为美早期从事文化相关职业,有从事房地产投资相关经历。从其出席相关活动的照片来看,与其父亲胡宗南、母亲叶霞翟还是挺像的)
熊向辉老人午休起来后,熊蕾将胡为美的来访的事情告知父亲。熊向辉到了客厅后,胡女士她们站起来致礼。熊向辉拿着胡女士的名片看了看,然后说:“哦,为真,为善,为美。”熊蕾表示她这才意识到来客应是胡宗南的女儿。
熊向辉
随后熊向辉问胡为美有什么事情?胡为美表示她想了解这边对她父亲如何看?熊向辉让女儿熊蕾去他书房把周公的统一战线文选拿过来,熊蕾将书递给熊向辉后,熊向辉将书翻到1936年9月周公写给胡宗南一封信件的部分。周公在信中称胡宗南在黄埔为先进,却以剿共成名。相信他绝非勇于内战,怯于对外,劝他促蒋抗日,成为民族英雄……(补充点相关内容,1936年8月,潘从北边回来后,带来了北边的意见,当月10日的会上,教员表示和南京谈判,如果南京可以停止进攻,可以接受南京的统一指挥,大家共同抗日,12日更是提出“请蒋抗日”。25日,更是向南京发出公开信,倡议双方实行二次合作,共同抗日,此后继续给李宗仁、李济深等资深将领也发去了类似的信件,呼吁大家联合起来。
在这个大背景下,周公竟然会给多位黄埔老同事、学生们写信,呼吁大家要团结抗日,作为黄埔一期生的胡宗南此时刚刚升任第一军军长,周公更要为这位一期学生写了一封信。实际上这边的其他黄埔将领也给老同学们写了信,比如同为黄埔一期生的徐向前也给胡宗南致信(实际上这封信件是由教员替徐向前代笔完成,这封信件挺有意思的,不知道胡宗南后来真不知道这封信是谁写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读原文:《为徐向前起草的致胡宗南信》):
宗南学兄军长勋鉴:
黄埔一别,忽已十年,回念旧情,宛然如昨。目前日寇大举进迫……校长现已大有觉悟,甚为佩服……吾兄高瞻远瞩,素为弟所钦敬……
学弟徐向前手上
熊向辉将书递给胡为美看。熊蕾感觉胡为美对这块内容很感兴趣,有点想要这本书。(笔者看法:这封书信毕竟是有关胡为美父亲的内容,胡宗南去世的时候胡为美只有9岁,胡为美拜访熊向辉的时候胡宗南已经去世四十多年,突然看到一些有关父亲的书信(周公写给胡宗南),肯定感兴趣,换做其他人也是如此)。熊向辉表示这本书有好多标记,所以不能送给胡为美。告诉胡为美这本书是公开出版发行的,书店可以买到。谈到这里,胡为美就告辞了。
熊蕾表示在她印象里胡为美只提了这一个问题?(这边对她父亲如何看)在这简短没有什么寒暄的对谈中,父亲和她都没有提到“胡宗南”三个字。胡女士走后,熊蕾和父亲印证了一下刚才来访的女士是不是胡宗南女儿,随后熊向辉去书房看报了。
事情本身并不复杂,就是一位故人后人拜访的事情,但一些文章、作品直接虚构了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内容,比当时在场的熊蕾女士都清楚。这类博主不加考证相关史料的真实性,然后又自己增加了本就不存在的内容。
熊向辉没有直接谈怎么看待胡宗南,现在我们回到这个问题上,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胡宗南这个人?先看3件发生在胡宗南身上的小事。
第一件事:1926年,周公离开黄埔军校时候,有一个一期学员,他比周恩来还大三岁,但是他下跪说:你永远是我的老师,我永远是你的学生。这个一期学员就是胡宗南,胡宗南在报考黄埔前已经28岁,当时已经在老家做了八年教学先生。后来这件事传给了校长,校长便把胡宗南叫过去质问他为何要给周公下跪送行,胡宗南回答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称他与周公虽立场不同,但他还是很敬重周公。当时陈赓也曾想拉胡宗南过来,周公也可能拉过他,但他最后还是去了那边。
第二件事:抗战中,日军占领胡宗南老家后,将其老屋一把火烧了,现在村里给重新修建起来了。日军能一把火将胡宗南老家烧了,也从侧面反映出胡宗南在抗战初期对日作战中还是非常坚定的,如果他有投日的倾向的话,日军保护其祖屋还来不及。
第三件事:1947年,胡宗南率军进入延安后,他也没有过多为难当地普通百姓,还大搞亲善措施,他强调说不要忘记当年北伐的经验,要唤起民众,说这不只是为了接待报社,丢掉民众大不了胜仗,连向导都找不到……
再说点胡宗南与其他同行不一样的一面。比如胡宗南生活上很朴实,不像其他同行给自己兜里捞,平时和普通士兵一样穿衣等,可见胡宗南还是一个很正派的人,当年就是在老家当了八年教书先生,竞争小学校长时候被别人挤掉,这才负气到上海发展,和朋友借了点钱像做点买卖,第一次做生意的把老本又都折进去了,当时正好遇上黄埔招生,从此胡宗南开启快速进步通道。黄埔学习时候,当时陈赓都想拉他过来,可见他还是非常正派之人,不然陈赓也不会想着拉他过来。
胡宗南军旅生涯中,东征、北伐期间作战勇敢,从黄埔毕业后仅仅两年半就升任第一师少将副师长,是黄埔第一位。胡宗南在抗战初期对日作战、以及固守黄河河防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还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淞沪战场上胡宗南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胡宗南要是在抗战中壮烈了的话,现在有关他的评价应该会不错。
综合来看,胡宗南作为一位高级将领,生活简朴、注意律己,能与普通士兵共甘苦,待人忠诚谦和宽厚有情,这些品质很值得肯定;但他愚忠校长,缺乏几十万大军统帅应该具有的胆识指挥。胡宗南个人生活上严于律己,军事上几十万大军丢完,会给人一种错觉:熊向晖、陈忠经和申健都是为了掩护他,事实上并不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