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从少年时代起,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大志。自走上革命道路后,为了拯救人民,让人民过上自由而幸福的生活,他一生操劳,为国为民,呕心沥血。
总理平时生活非常简朴,饮食简单,从不讲究吃穿,不过,他平生也有一大喜欢,那就是喜欢喝酒,而且酒量惊人,号称“千杯不醉”。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下棋,二是喝酒。日常生活中,哪怕没有下酒菜,他也喜欢喝几盅,然后才吃饭。据曾在南方局工作过的张颖回忆,老爷子(指周贻能)当年在重庆时,天天中午都要喝点酒,而且只要有一点点素菜,就能下酒,喝上好几杯。这样看来,总理的好酒量,是有家族渊源的。
总理爱酒,尤爱茅台。他一生最常喝的酒,当属茅台酒了。据说,红军长征时期,部队经过盛产茅台酒的贵州,总理曾用超过1两的杯子,连喝下25杯茅台酒。喝完后,面不改色,依然谈笑风生,让人对他的酒量惊叹不已。
当时我国处于战乱时期,民族工业易受到战争的破坏。为保护茅台酒生产作坊不受损失,1935年3月16日,红军攻占茅台镇后,总理领导下的军委政治部就曾在生产茅台酒最多的成义、荣和、恒兴3家酒坊门口贴出布告:“民族工商业应鼓励发展,属于我军保护范围。私营企业酿制的茅台老酒,酒好质佳,一举夺得国际巴拿马大赛金奖,为国人争光,我军只能在酒厂公买公卖,对酒灶、酒窖、酒坛、酒甑、酒瓶等一切设备,均应加以保护,不得损坏,望我军全体将士切切遵照。”
不过,尽管总理酒量极大,但由于他长期肩负要职,担当重任,所以他喝酒就不能像普通百姓那样随心所欲,既要节制,也要重情义,讲礼节。酒,在总理那里,反映了他的彬彬有礼,以及他的道德、精神和情感。所以,尽管他喜欢喝酒,但每次都很节制,从不沉溺于酒,更没有因喝酒而误过大事。
在革命年代,总理长期做统战工作;建国后,又长期主持外交工作,因而常常在宴席上需要应酬各方人士。这时,宾主双方,总免不了要喝些酒,以联络感情,增强统战工作和外交工作的效果。这时,总理不免就要多喝点,幸而他酒量大,每次都能从容应对过去,且喝酒实诚,杯中从不掺水作假。与人碰杯时,也总是面带微笑,目光友好地注视着对方。他自己善饮,但从不勉强别人;如果客人不善饮酒,他总是表示谅解,说“能喝就喝,不能喝也没有关系”。而他自己却不马虎,如果“干杯”的话由他自己说出口,就一定会喝完,绝不应付。
周总理喝酒,非常讲分寸和场合,该喝时,一定会豪爽地干杯;不宜喝多时,则运用机智,巧妙地回避过去。
据熊向晖九十年代回忆,1943年7月初,已升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胡宗南接到蒋介石的密令,要他趁共产国际被解散之机闪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胡宗南受命后,加紧战前部署,此时,恰巧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从重庆回延安路过西安。于是胡宗南表面上对周恩来执弟子礼(胡宗南系黄埔军校一期生),提出宴请周恩来,背地里又暗下命令:对周恩来以师礼相待,多敬酒,最好把周恩来灌醉,妄图把总理灌醉后,从他口中套取些机密。为此,胡宗南特意从当时在西安的黄埔军校出身的军官中选出喝量好的30人,并要他们都偕夫人前往。熊向晖时任胡宗南的机要秘书,代表胡宗南去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迎接周恩来。由于熊向晖是我党安插在胡宗南身边的中共地下工作者,他到了七贤庄后,便用英语告诉周恩来:“请小心,提防被灌醉。”
总理得知内情后,心领神会。在胡宗南官邸举行的欢迎宴会上,他机智地一一应对胡宗南手下的那些将领们,将他们和他们夫人们的的敬酒,一一巧妙地化解掉,既保持了社交礼仪,维护了对方的面子,尊重了对方,又避免了自己被灌醉。
周总理不但善饮,在特定的社交场合,有时,还需替毛主席挡酒。1945年8月28日,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毛主席和总理不惧危险,亲赴重庆,与国民党展开和平谈判。
在谈判期间的一次宴会上,总理知道主席不善饮酒,怕他被对方灌醉,于是与主席形影不离,代替主席一杯接一杯地干杯,挡回了国民党人士一圈又一圈的“攻势”。
酒酣之后,总理仍显得神采奕奕,机敏过人又不乏诚恳,以至于一个在场的记者竟发出了“一个周恩来就打败了整个国民党”的感慨。
这样的喝酒,可以说是政治谈判的需要,是统战工作的需要。周总理为主席挡酒,既保护了主席,也维护了我党努力争取和平的真诚而良好的形象。
尽管总理酒量惊人,不过,俗话说,“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即便是有“千杯不醉”雅称的周总理,也难免会有醉酒之时。
不过,细数起来,周总理醉酒的次数不仅屈指可数,且每次都有人们不忍责备的原因。
总理的第一次醉酒是在1925年8月8日,他与邓颖超在广州结婚,在新婚之夜的宴席上,总理与众多好友谈天说地,频频举杯,最后竟和友人畅饮到了天亮,以至于酩酊大醉。
人们常说“洞房花烛夜”,这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作为新郎官,总理在新婚之夜,即使多喝几杯醉倒了,也自然可以理解。
总理第二次醉酒是在1954年,他率领中国代表团出使苏联与赫鲁晓夫进行会谈,为之后的日内瓦会议做准备。
大家都知道,苏联一直以“战斗民族”而闻名于世,这不仅仅因为他们有着彪悍的战斗力,也源于他们豪爽的喝酒方式以及惊人的酒量。在宴会上,作为出使苏联进行外交工作的总理,不喝酒应酬一番自然说不过去。
于是,在会谈结束后的晚上,赫鲁晓夫设宴送别周总理和中国代表团时,周总理又一次喝醉了。这次醉酒,主要原因是俄罗斯民族那种豪爽的喝酒方式导致的,他们使用很大的酒杯喝酒,而且每口必喝完满杯酒。总理作为客方,为维护两国礼仪,只好入乡随俗,尊重他们的这种饮酒方式,以至于最后喝醉了。
最后一次是在1958年10月29日的晚宴上,周总理亲自主持盛大宴会,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全体成员。在宴会上,总理十分兴奋,也十分激动。他与出席宴会的所有代表都碰了杯,喝了酒,结果醉得踉跄着在现场舞起了象征胜利的红旗,后由身边工作人员护送回家。这次醉酒,是总理为志愿军打败美帝、胜利归国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的体现,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