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改革密不可分,未来2年是现货市场的关键时期。

文/陈雳 侯思锐

2024年5月23日,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化电改摆在座谈会第一顺位再次被重点提及,标志着电力体制深化改革全面提速,为下一步电力体制改革释放重要信号。在五大电力央企的带头作用下,能源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有望进一步建立,鼓励央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电力行业技术革新,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电力体制改革正加速推进

自2002年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以来,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改革的核心目标在于解构垄断格局,激发市场竞争活力,提升整体效能,削减运营成本,完善电价形成机制,优化资源的分配与利用,推动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实现全国电力网络的互联互通,同时营造一个公平竞争、透明有序的电力市场环境。2015年,随着《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同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六项电力体制改革的配套文件,这些文件针对输配电环节、电力市场构建、电力交易机构的建立、发电用电计划的放开、售电侧市场竞争的引入以及自备电厂管理的规范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和建议。

2023年7月以来,电改步伐逐步加快,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批准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旨在建立一个清洁、安全、经济、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以促进能源领域的变革和保障能源安全。随后,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电力现货市场的基本规则,明确了市场建设的方向和步骤。11月,两部门联合宣布了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建立,从2024年起实施,以更准确地反映电力的价值。到了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电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为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提供了顶层设计,随着这些措施的陆续推出加速了电力行业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和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的深化,电力行业正面临“能源加速转型”和“电力市场体系构建”的发展机遇期。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应坚定不移地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原则和战略规划,紧密跟踪能源转型的发展趋势,秉持以问题为中心、系统性思考的方法论,不断推进电力体制的深层次变革,致力于电力市场的全面优化和提升,为构建现代化的电力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了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清洁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比重,有助于实现低碳发展。截至2023年底,电力绿色转型提速,新能源新增装机成为新增绝对主体,并网风电和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大关,2023年底达到10.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36%。我国风电装机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发电装机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全国发电量945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电源投资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其中,风电投资2753亿元,同比增长36.9%;太阳能发电完成4316亿元,同比增长50.7%。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同比增长39.2%,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89.2%,绿色低碳转型已经取得显著的进展,展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创新,如中长期电力交易机制、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容量电价等。市场体系逐渐形成,供需定价机制得到不断改进,随着电力市场体系的深化发展,部分省份的电力现货市场已经成功迈入正式运行阶段。同时,还有省份正在开展长期的结算试运行,这标志着电力市场机制的进一步成熟。在这一进程中,现货价格通过系统自动优化生成,它基于发电和用电双方的申报数据或对负荷需求的预测进行动态调整。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反映了供需关系的变化,体现了电力作为一种商品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并且随着容量电价和辅助服务政策的相继推出,一个有效的容量补偿机制得以建立,这不仅确认了电力调节服务的市场价值,也推动了电力商品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同时也鼓励了技术创新,特别是在储能和智能电网领域,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储能技术被视为提升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储能的不同特点,短时储能应用紧急补能需求,长时储能用于长效调峰并网,鼓励结合源、网、荷不同需求探索储能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实现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对于智能电网而言,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为特征的统一的智能化电网,本质是为了解决能源供给侧的问题,如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总体来说,智能电网为电力市场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电力市场化交易,提高了电力资源配置的效率。

尽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了卓越进展,但仍面临挑战。首先是中国能源转型的规模和体量巨大,需要特定技术的革新,同时要避免转型对一些地区及劳动者造成不利影响。另外也要面临安全性挑战,新能源大规模替代常规机组导致电网“空心化”,系统惯量降低、调频能力下降,增加了电网故障风险。并且,经济性和体制机制也将面临挑战,新能源发电边际成本低,但系统匹配的调节和安全成本大幅增加,利益主体庞杂交织,多目标协同难度大。

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在科技创新、政策改进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推动电力系统形态、技术、功能升级,实现源网荷储协调发展。

同时,要加快分布式智能电网技术研究,汇聚各方力量实现核心技术攻关。总体而言,中国电力系统未来正朝着更安全、绿色、高效和市场化方向发展,同时也需解决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供应稳定性问题,以支持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

新型电力体系建设未来展望

在中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国家的能源革命战略紧密结合,旨在应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以及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为了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现阶段现货市场的建设已全面提速,预示着未来两年将是现货市场实施的关键时期。这将有助于电力市场更加灵活地响应供需变化,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演进,新能源预计将逐渐占据装机和电量的主导地位。这一转变预示着电力的平均生产成本有下降的趋势,然而,系统的整体成本却有可能上升。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电力市场必须发展出更为精细的定价机制,中国电力市场的未来将是一个多维价值共存、协同发展的新时代。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电力系统形态的转变将促进绿色低碳进一步转型。随着新能源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实现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就近利用,促进新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量的主体。并且,系统将由传统的“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实现多时间尺度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支撑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季节不均衡性问题,也将完善绿色低碳的机制建设。

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中,智能电网和数字电网已成为战略重点,以应对供需两端的不断变化。在“十五五”规划期间,预计智能电网的投资比重将显著增加,以适应新能源的集成和多元化的电力需求,如分布式发电、电动汽车充电桩等。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配电网的智能化投资比例预计也将稳步增长,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市场机制为锚,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为桨,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需求侧管理为帆,引导负荷资源的高效响应;智慧化技术为舵,确保电力系统的灵活调控;储能技术为仓,平衡供需波动的稳定器;政策支持为风,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前行。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机整体,确保了其在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和长远发展。

陈雳 系中国华电产融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侯思锐 系川财证券高级研究员

欢迎投稿,联系邮箱

tg@inengyuan.com

《能源法》明确新能源优先开发地位,推动我国进入能源法治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