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下简称“长护险”),为长护险的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推进建立长护险制度。近期,多项长护险配套细则和标准发布,这意味着长护险即将走向全面推进的关键节点。
长护险,俗称社保“第六险”。作为社会保障补短板的重大制度安排,长护险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失能群体方面被寄予厚望。
为持续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长护险服务行业,推广长护险试点经验及产业发展经验和成果。11月16日,第二届长护险大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医保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护理机构、相关企业等600余人齐聚南通,探讨长护险国内外发展现状、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产业与发展等相关领域新问题和热点难点,以期推动我国长期护理险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滔表示,我们要坚持多元筹资,合理分担,夯实单位、个人、政府、社会等多方筹资责任;量本筹资,缴费水平和收入水平挂钩;动态调整,增强制度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我们要坚持保障基本,稳定预期,合理确定保障范围和待遇标准,重点解决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对失能人员的基本需求予以支付。我们还要坚持多元主体、多方保障,稳步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主体,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相关社会救助制度政策等共同造就的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
“第六险”是应对老年失能风险的制度选择
在当前老龄化、少子化叠加发展背景下,推进建设长护险制度体系,能够有效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满足庞大且刚性的专业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据统计,2023年全球60岁以上老年人口11.5亿,预计2050年将达到21亿。而中国是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仅用20年即走过老龄化到中度老龄化的进程。
在第二届长护险大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司司长樊卫东指出,我国目前老龄化形势严峻,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今后10年,我国每年新增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超1000万,老龄化进入快速增长期。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2022年新增1268万,2023年新增1693万。
“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虽然达到了78.6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不到70岁。也就是说,平均老年人带病生存将近十年,这其中不乏一些失能的老年人久病躺床。目前我国失能老人约4000万,到2035年将超过6500万。”樊卫东司长继续表示。
此前,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了《中国统计年鉴2024》。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已经达到21676万人,老年抚养比为22.5%。换言之,每4.4名劳动年龄人口就要负担1名老年人。
为针对人口老龄化、减轻失能老年人的家庭负担,全球探索了长护险制度的机制——即国家通过社会保险“大众参与、小众受益”的风险分担机制来化解失能老人的经济风险。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国情又会走出不一样的长护险制度模式。在大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张韦总结了全球长护险制度有津贴模式、社会保险模式、商业保险模式、混合模式、乐龄健保模式等,这为中国建设长护险制度提供了思路和经验。
借鉴于国际经验,中国也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发展的长护险制度。我国长护险制度最早于2012年在山东青岛探索,2016年和2020年在全国开启两轮试点,目前已先后在北京、天津、南通、成都、宁波、上饶等49个城市开展。49个试点城市在扩面、扩资、扩员、扩能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护险制度框架提供经验积累。
国家医疗保障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49个试点城市约1.8亿人参加长护险,累计超过260万人享受了待遇,为群众减负超800亿元。
标准化、信息化让长护服务管理更高效
随着长护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如何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和经办管理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这方面,各个试点城市均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例如,广州市构建了清晰的经办服务管理体系——即以医保经办机构为主,通过公开招标确定2家代理经办机构和4家评估机构,形成“1+2+4”的经办管理体系。
其中“1”就是医保中心,市医保中心负责制定长护险评估操作规范,审核拨付评估费用,负责经办管理、参保登记基金拨付、信息系统建设回复等;各分中心负责辖区内长护险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核查评估,负责待遇审核、费用结算审核,协议和监督管理等。
南通市则是统一全市各环节的工作标准,如待遇支付、失能评估、照护服务、考核评价的标准。2023年南通市制定居家护理服务项目地方标准26项,明确照护服务流程、技术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引入6家商业保险公司参与长护险的经办管理,分片服务、定期轮换,实现经办服务全市“同质化”“标准化”。
“长护险评估认定标准,为参保人提供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的服务,才能实现缴费负担与待遇水平的动态平衡,推动长护险的可持续发展。”南通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张劲松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长护险具有供方主体多、服务人员职业门类多的特点,采用智能化技术手段来优化服务管理变得尤为关键。
一方面,智能化技术手段能够有效简化复杂的行政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准确性。目前,全国已有多个试点城市已搭建经办业务数字化服务平台,如宁波“甬有长护”、苏州“长护APP”、呼和浩特“青城长护”、青岛“青e办”等,功能涵盖特遇申请、查询评估进度与结果护理管理、待遇结算等功能,满足了经办管理、统计分析、参保人服务、稽核监管等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制度运行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参保人员,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宁波、苏州、南宁、北京石景山等地不断探索线上+线下的监管手段,运用信息化大数据,推进智能化监管。其形成了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和结合,专项稽核、举报稽核同支撑,实地入户走访、网上数据筛查互补的多元监督体系。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严娟认为,有了标准化、同质化的大数据以后,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分析能够精准渗透,实现人力最简化、效率最大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长护险制度实施的整体水平,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长护产业发展点亮银发经济
“一位家中长辈因长护险受惠的瘦弱女孩子泣不成声。”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原副司长李淑春说,“无论是精神还是外力上,长护险都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可谓是天降甘霖。”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加快建立长护险制度”部署为重要改革内容后,国家层面出台多个文件,在编码、定点机构管理、人员准入、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提供政策指导,逐步推进建设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
长护险制度全面建设的基础性保障是加强长护服务机构的定点管理,加强定点管理是发挥长护基金战略购买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长护支付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定点管理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准确把握动态平衡、公平公正、权责明晰的总体要求。一是宽进严出,在机构成为定点后在内部管理等方面从严要求;二是体现数字化智能方向,明确机构具备信息化条件,实现信息管理与运输;三是为地方进一步探索留下空间,明确各地在政策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而在促进定点机构管理任务落地实施的同时,更要不断加强护理队伍建设。2023年,49个试点城市参加长护险人数共18330.87万人,享受待遇人数134.29万人,护理服务人员30.28万人,据有关专家学者测算可知,护理服务人员需求数量至少200万以上。
针对护理服务人员出现的庞大需求,各试点城市在从业人员资质、地方职业标准、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不断进行实践。在从业人员资质上,青岛、北京等地标准为具有相应职业资质并在本地长护险职业技能培训中合格;在地方职业标准上,晋城等地规定长期护理员分为五个级别,各级别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在从业人员培养培训上,例如北京根据从业人员资质和工作经验,分为亲属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两类。
在国家层面上,不断加大对“长期照护师”培训评价等支持力度,推动从业队伍培训体系化评价规范化、职业体面化补贴制度化,增强行业吸引力和队伍稳定性,尤其对居家服务机构中取得“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的从业人员,给予培训、入职、岗位等补助,促进行业薪州水平提升。
除此之外,各地方在长护险产业发展上结合实践进行了有效探索。上海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建立了“1+x”政策体系,坚持低起步、市场化、制度定位,使得长护险与基本医疗保险产生协同效应;成都在长护实践中坚持政府主导,构建以政府经办为基础,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经办体系,在入住类、居家上门类、辅具类医疗机构准入上建立了不同的标准。
推动长期护理保险高质量发展,需准确把握核心政策要点,健全完善配套支撑机制措施,在试点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让失能人员的幸福底色更浓,银发经济的惠民亮色更显。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不知 乔乔
编辑 | 徐冰冰 何作为
热点文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