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辽沈战役大捷!
随着辽沈战役的胜利,东北全境也逐渐解放。另一边位于华北地区的傅作义,也对于平津战役失去了信心。
接下来……
傅作义
打?还是不打?
不打,他有违军令!打,傅作义自己也明白,再打下去就是死路一条,东北全境已经解放,华北地区也是迟早的事情,他再打下去就是负隅顽抗了。
于是几经纠结,傅作义答应了我人民解放军的建议:
和谈。
12月份,傅作义派出了自己的谈判代表,《平明日报》的社长崔载之去平津前线司令部,与我党进行谈判。
只不过,双方都有坚持和各自的想法,谈判僵持不下。
转眼间,时间进入1949年。
1月1日,当天。
谈判已经有些日子了,作为平津战役的主将林彪逐渐失去了耐心,目前和谈一直僵持着,说白了还是给傅作义太多的希望。
傅作义
于是,林彪主动与聂荣臻见面商议,看看接下来到底如何进行。在商议过后,林彪与聂荣臻联名致电毛主席,大致内容如下:
要想使傅作义接受我方的条件,必须在军事上给他一次打击,例如打下天津,傅作义才会真正的接受和就范。
毛主席,很快就收到了这封电报。
对于林彪和聂荣臻的建议,毛主席是同意的,目前和谈僵持不下,说白了还是有太多的幻想和意见,傅作义还是有一些心存侥幸,打下天津,或许是一个契机。
于是,毛主席回复,表示:
同意。
毛主席
很快,天津战役提上了日程!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傅作义的谈判代表已经换成了邓宝珊。邓宝珊也是一位抗日名将,与毛主席也是相识的,有过一些交往。
而傅作义之所以把崔载之换成邓宝珊,也是毛主席的一个建议,在谈判中,毛主席针对傅作义的一些想法和要求做了回复,其中有一条就是希望更换一下谈判代表。
这倒并不是因为崔载之的工作做的不好,相反,崔载之的工作做的很好,每次谈判都能陈述傅作义新的想法和建议,工作也进行的很是顺利。
但是崔载之的身份地位确实偏低了一些,毛主席希望傅作义能够派一位更有代表性和话语权的谈判代表来与我人民解放军进行相关的和谈工作。
傅作义深思熟虑后,选择了邓宝珊,不仅因为与邓宝珊相熟,也是因为邓宝珊是抗日名将,与我党也素有交往,非常合适和谈工作。
邓宝珊
很快,邓宝珊与林彪见面了,两人准备进行和谈工作,此时,天津战役也是开打在即。
邓宝珊也向林彪表示,自己是代表着傅作义的意见,依然希望一切都可以商量,例如在整编部队和起义名义上等等。
然而,林彪已经没什么耐心了,他还是那个想法,要打下来天津,傅作义才会彻底觉悟,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于是,林彪冷冷的说道:
“这次谈判,已经不再包括天津!”
邓宝珊听到后惊住了,不包括天津?难道真的要打天津战役吗?等邓宝珊回过神来后,才想起来一个问题,于是邓宝珊立马询问林彪:
“既然马上要打天津,那你还坐在这里?”
邓宝珊说这句话的时候,依然对要打天津半信半疑,毕竟要打天津,林彪这位主将怎么可能不在,反而还坐在这里和他谈判,极有可能只是诈唬罢了。
林彪
林彪笑了笑,认真的说道:
“天津方面用不上我!”
林彪没有欺骗邓宝珊,虽然他是主将,但是打天津有他的参谋长刘亚楼在。并且,有刘亚楼就够了,确实用不上他。
看着林彪一脸认真严肃的模样,邓宝珊瞬间意识到,林彪真的不是在吓唬他,那他到底怎么办?还要继续僵持下去吗?万一有什么,他也担当不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