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几乎是同时看到权威媒体的报道和圈群传播的“小道消息”。

据央视新闻消息,11月19日早上,湖南常德鼎城区永安小学门前发生一起撞人事件,有多名学生被撞受伤,具体伤亡情况正在了解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看到的“正规新闻”的全部。然后,就是在脑海里浮现刚刚在某个群瞥见的视频和图片。人类的大脑不可避免地会将这种官方的报道和民间的传播联系起来,哪怕后者有可能是假的。

不少媒体的朋友或者干过媒体的朋友,都在吐槽这条消息写得太过粗糙。

所谓“撞人事件”,到底是车撞人、人撞人,还是野猪或其他移动物体撞人?缺少了一个关键主体。

这样的新闻描述,显然是不完整的,就好比一个事件只有受害者,却没有施害者,这是无法成立的。试问,只有一面的硬币存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和这种极简主义的新闻报道形成对比的是,网络上的一些“小道消息”颇为具体:有图有视频。它们透露出的肇事工具是一辆“小白车”。

当然,这些视频和图片在没有专业的交叉印证之下,暂时是存疑的。也正是因为缺乏机构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及时介入,这些“小道消息”的证实往往具有滞后性,甚至最终都无法证实。

问题是,受众更信哪种?

有人说,他只信蓝底白字;也有人说,发布信息的媒体级别越高,他就越倾向于相信,比如开头提到的就是央视的报道。还有的人则认为,信息越具体,越具有现场感、越直观,越值得相信。

后者或许就证明了,为什么几则视频和图片,配上微信聊天式的短短的信息介绍,往往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因为那至少给了受众“现场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时候并不是“字越少”,对应的事情就“越大”,而是信息太少,留给人脑补的空间太大。

就好比常德这次事件,它到底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比如开车的司机喝酒了,或者把油门当刹车了;还是一起故意为之的报复行为?

要知道,二者的区别非常大,性质完全不同,也对应着不同的解决方式和治理思路。我看很多微信聊天群里,已经下意识地将其和某些极端案例联系起来,进而发出的是愤怒的喟叹和无尽的迷茫。这就是新闻报道关键信息缺少导致的受众倾向。

不知道报道者是出于何种考虑,这样去写报道。是采访还未完整,就想抢着“第一时间”发布出来,赢得一波流量;还是有意地“空缺”,弱化某种应激反应?

换言之,既然都已经核实到了“撞人”是真是的,有时间有地点,再核实一下是什么撞的,并不难。

但不管是哪种考虑或失误,它导致的后果是糟糕的,也是难以挽回的:很多受众已经倾向于认为它是一起“恶性事件”。哪怕补充证伪了这种可能性,给大众带来的情绪冲击,以及情绪感染情绪的涟漪,都是既成事实了。

一颗石子投入湖中,再怎么打捞,涟漪都不可能缩回去。

而且,大多数普通受众并不是从头到尾都会关注某一具体事件,他也许只看到一个片段,尤其是一开始那个最具冲击力的片段。

所以,我们真的非常需要严肃的、详实的、完整的新闻报道。尤其是曾经拥有,而今如此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