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一瞬驰,木窗灯盏忆儿痴。”这句诗是叶剑英元帅在83岁回到老家,看见老屋内曾经使用过的桌椅有感而发写的一首诗。叶剑英,原名叶宜伟,字沧白。长大后曾在云南讲武学校学习军事知识,在学习期间立志报国安民,重振国家英武之气,所以就改名叫做剑英。
1944年叶剑英得知资金母亲去世的消息,悲痛地写下了“尸骨抛沟曾逆料,阿母生我最艰难”,可以说叶剑英的良好品格和习性离不开母亲的谆谆教导,后来在家人那里要来了母亲的照片,在旁边写下“为人民的儿子而欢心,为人民的儿子而微笑”。于是毅然地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的建设,最终叶剑英于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去世,终年89岁。
01叶帅幼年
1897年叶剑英出生在广东省梅县,叶剑英从小便勤奋刻苦,品学兼优。在学习之余,还不忘记给父母干农活做家务,叶帅小时候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在家附近的树下,听大人们讲《水浒》《三国》《岳母刺字》等故事,除此之外还听过孙中山革命和列强欺辱中国的消息,慢慢的也让叶剑英知道了当时的中国到底有多困难。
1912年1月,15岁的叶剑英考入了当地的务本中学学习,读书期间曾与进步师生一起闹过学潮,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一些进步人士创办了梅县东山中学,于是叶剑英转到了东山中学就读,并阅读了大量的孙中山革命的书籍,对孙中山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和敬佩之情。
02叶帅追随孙中山时期
1917年叶剑英考入云南讲武学校,也就在这时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剑英。毕业后被授予陆军炮兵少尉军衔,同时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在参加了驱逐桂系军阀战役后,跟随孙中山先生出巡广西,准备北伐。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任海军陆战队营长的叶剑英率部护卫孙中山突围,这起事件后,孙中山将临危不惧的叶剑英看在眼里,委任叶剑英为八路军参谋长讨伐陈炯明。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校来培养两党的高级将领。叶剑英被委任为教授部主任兼职教官,在黄埔军校期间,结识了众多共产党人员,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希望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少部分党内成员觉得叶剑英是国民党高级军官应予以考察,这次的申请也随之搁浅。
03叶帅的伟大转变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骇然听闻的4·12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此时国民党的党内产生了分歧,党内斗争也越来越严重,此时的叶剑英也对蒋介石的作为感到愤懑和羞愧。于是毅然通电发布反蒋,并且驰援武汉参加第二次北伐战争。
到了武汉后出任第四军的参谋长,在第四军里发现共产党员是真心实意为这个国家谋福利,做实事。他再一次地表达了加入共产党的决心。1927年7月上旬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叶剑英加入中国共产党,叶剑英也从三民主义的军官转变成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04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战役爆发,日本侵略者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法西斯战争,此时的蒋介石还在宣扬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毛主席大力开展政治攻势,公开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积极灭共,消极抗战的诡诈阴谋。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蒋介石只好收兵抗战。也就在这种环境下,叶剑英积极地向大众宣传毛主席的论持久思想和游击战战术,并且协助毛主席、朱总司令组织抗战。在叶剑英的主持下,参谋部高效率地保证了中央军委对抗战的顺利指挥。
解放战争期间,毛主席感慨军政干部不足,就派给叶剑英一个重任,去担任军政大学校长为前线培养一批敢打敢拼的一线人才,叶剑英愉快的接受了这个任务,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于乐园。
1948年冬,北平和平虽然和平解放,但却愁坏了毛主席等人,接收工作太复杂了。叶剑英临危受命与彭真一起从政权接管、物资接管、文化看官三方面展开了北平接受工作。历经三个月的艰苦工作,接收工作的成效赢得了中外瞩目惊叹。
05叶帅建国前后的工作
1949年8月1日,中央任命叶剑英为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兼任广东军区司令员开展华南的解放工作,直到1950年5月解放海南岛后,仍有大部分武装残留,威胁着新生的革命政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叶剑英下达了土匪不灭诀不收兵的指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肃清了奖金10多万的土匪为广东地区政权建设和经济恢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953年返回北京任职军委副主席,并于1955被授予元帅军衔。
06英雄迟暮
1983年叶剑英写信给人大常委会请求不再提名人大委员会委员长,叶老认为要遵从自然规律,需要给年轻人一些机会。1986年11月12日,叶老在北京病逝,终年89岁。
张爱萍曾经写过“贵一生、赞一生、,力挽狂澜天地静。”赛福鼎·艾则孜也曾说过“东方碧落、又一只刚毅的雄鹰垂下了翅膀。”
有人跟叶老说他为革命做了好多的事情,叶老却说自己没有做过太多事。从不夸耀自己,将功劳归于人民与国家。俯首甘为孺子牛,也不外如此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