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想到,一个出身贫寒的科学家,在异国他乡饱受煎熬与磨难,却终因一腔报国之心,回到祖国,成就一代宗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是谁,在百废待兴、困难重重的年代里,为这位科学家披荆斩棘,倾尽全力呵护他追逐梦想?这,就是钱学森与聂荣臻的故事。

悬壶济世,难铸航天报国梦

五十年代的美利坚,曾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华裔青年。

30出头的他,已经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助理教授。

36岁时,便被聘为终身教授。

指导他的冯.卡门教授对这个得意门生赞不绝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出于蓝,当之无愧。

中国新生之际,这位年轻人已坐上了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的交椅。

美国海军部副部长丹尼尔,曾夸下海口:这小伙子的才华,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旅。

美利坚,大可望其项背。

可这位青年心中,装着的却是万里之外的新中国。

他,就是钱学森。

归心似箭,回国路漫漫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钱学森耳中时,他再也坐不住了。

留美多年的辛酸与屈辱,在渴望建设祖国的烈焰中,化作了熊熊燃烧的愿望。

"我要回国!"钱学森对导师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他的事业如日中天,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但钱学森心里明白:再多的荣誉加身,也比不上祖国的一砖一瓦。

然而,阻碍重重。

美国移民局百般刁难,强行将钱学森扣押了15天,软禁长达5年。

新中国的缔造者们,闻讯后坐不住了。

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马,与美方谈判。

用11名在朝鲜战争中被俘的美军飞行员做筹码,这才将钱学森换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降大任,科研报国不畏难

1955年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此时,他已年近不惑。

一下飞机,他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科研事业中。

"中国人能不能搞出导弹?"陈赓将军的发问,让钱学森的雄心壮志喷薄而出。

"老外能干的,咱中国人也一样能干!又不比他们差!"掷地有声的回答,正是钱学森的心声。

西装革履虽为常服,但一番话語已让将军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装虽朴素无华,但科学巨擘的风采已初露端倪。

1956年,一个重磅炸弹出现在毛主席案头。

那是一份由钱学森亲自起草的《建立国防航天工业计划书》。

"为国铸剑,乃国之大器。

"这是毛主席对钱学森的评价。

他非常赞赏钱学森的远见卓识,尤其是组建火箭军的设想,更是让他兴致高昂。

很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学森被任命为首任院长,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时代巨擘,护佑航天铸辉煌

对于钱学森的到来,时任负责科技工作的聂荣臻感到由衷的高兴。

多年来,聂帅一直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

如今,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巨擘回国效力,简直是天大的喜讯。

革命战争年代,他已意识到军事科技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这批归国科学家,聂荣臻格外爱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对钱学森,他更是赞赏有加。

为确保钱学森的工作顺利开展,聂荣臻亲自过问。

在一次例行汇报中,聂帅注意到,钱学森的发言时间被压缩。

他感觉不对劲——尊重专家,理应以钱学森的意见为主导。

第五研究院还有一位副院长叫王铮。

王将军是黄埔军校出身,在同志中威望颇高。

但在聂荣臻看来,给科学家让路更为紧要。

于是,他找王铮深入沟通。

"王铮同志,你是老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科研方面,是不是该多听听钱学森的意见?"聂帅的一番话,让王铮顿悟。

此后,王铮主动将科研决策权交给了钱学森。

汇报时,也总让钱学森先讲。

扫除障碍,只为导弹凌云志

东风系列导弹,是钱学森的心血结晶。

但在研发之初,不确定因素很多。

当时,中苏关系正值蜜月。

为尽快掌握尖端技术,中方软磨硬泡,从苏联人那里要来了R-2型导弹图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苏联佬也不是吃素的。

关键数据,死活不给。

钱学森一筹莫展,只好晚上点着蜡烛,带领科研人员通宵达旦地推算数据。

1960年11月,在不完整数据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东风一号导弹,终于试射成功。

次年,东风二号也随之发射。

但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

发射前夕,钱学森向聂荣臻吐露了心中的担忧。

面对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谁也不能保证发射一定成功。

聂帅闻言却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看来,失败乃成功之母。

"你们只管放手一搏,哪怕失败了,组织上也绝不会追究。

"钱学森听了,如释重负。

东风三号研制时,倒霉事又来了。

由于疏忽,助手忘记打开阀门。

高压燃料箱被真空吸瘪,导弹表皮都凹陷变形。

眼看发射在即,基地负责人一个个面露难色,摇头叹气,死活不肯签字。

千钧一发之际,钱学森火速报告聂荣臻。

聂帅思虑片刻,当机立断:"导弹发射,一切听钱学森的!"1964年5月,不同寻常的"残疾"导弹冲天而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试射获得成功,钱学森又一次以精准判断,征服了苍穹。

忧国忧民,大爱无疆系苍生

为国铸剑,是钱学森毕生的追求。

而在聂荣臻眼里,人才就是国之重器。

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资短缺时常发生。

为了科研,钱学森只能省吃俭用。

不少科研人员也因此亮起了红灯。

聂帅一看就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搞科研,脑力消耗大,营养跟不上,人不垮才怪!关键人才不能倒下,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为给科学家改善伙食,聂荣臻四处筹措,甚至自掏腰包。

他专门写信给周总理汇报,希望能以个人名义募捐。

总理闻言十分感动,立即表示支持。

在聂帅的号召下,志愿军将士们纷纷伸出援手。

从前线战士到后方军属,大家你一块我一块,很快凑足了经费。

猪肉、鸡蛋、牛奶......一车车物资送到科研院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科研人员吃上了好饭菜,聂荣臻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艰苦卓绝,锲而不舍筑航天

为了研制导弹,钱学森和他的团队一头扎进了西北大漠。

试验场地选在当地,一来保密,二来便于测试。

可大漠的条件何其恶劣。

吃水困难不说,人烟稀少,交通不便。

基本生活都成问题,更别提搞科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各方面跟不上,试验基地一度遣散了不少科研人员。

聂荣臻闻讯大为光火。

他火速飞赴基地,跟负责人开诚布公地谈心。

聂荣臻向基地领导讲述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莫塞莱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莫塞莱因从军入伍,英年早逝。

从此,不只是英国,整个世界的科学界都为这位天才的陨落扼腕叹息。

自那以后,英国政府再也不允许科学家上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家英国佬都知道人才的宝贵,我们有什么理由糟蹋人才?再难,也要把科学家留下!"聂帅的一番话,让基地领导深受触动。

很快,被遣散的科研人员又回到了岗位上。

在艰苦环境下,聂帅时刻牵挂着科研人员的安全。

他多次叮嘱钱学森,没有他的批准,不能坐飞机。

一旦出事,损失就大了。

为防范境外势力的渗透,聂荣臻还给钱学森配备了贴身保镖。

吃饭、住宿、出行,寸步不离。

就连伙食,也都要专门检验,以防下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功勋卓著,两弹一星铸丰碑

在聂荣臻的呵护下,钱学森带领团队开启了中国航天的新篇章。

东风导弹,开创了中国战略導弹的先河。

随后,"两弹一星"的序幕也徐徐拉开。

原子弹、氢弹接连研制成功。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氢弹空爆试验获得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轰轰烈烈的历史瞬间,每一帧都凝结着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心血。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聂荣臻曾对钱学森说:"有你在,就等于有了一个火箭军。

"岁月更迭,王谢堂前燕去庭空。

但两位巨擘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结语:

钱学森回国,本已是"金无足赤"。

而有聂荣臻呵护左右,他才得以在科研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防微杜渐,事无巨细,聂帅对钱学森的关怀备至,感人至深。

在党的关怀下,在前辈的引领下,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才得以挥斥方遒,缔造辉煌。

今天,他们的接班人正在延续着这份科研报国的光荣传统。

从神舟飞船到嫦娥探月,从北斗组网到"天问一号"探火……一项项傲然屹立的科研成果,无不凝结着几代中国科学家的心血。

他们,正如漫天的繁星,照亮强国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参考文章如下:1956年钱学森分到一辆蓝色专车,全北京仅两辆,聂荣臻:赶紧换掉
2022-12-07 19:56·寻史奇谈
钱学森分到一辆蓝色轿车,全北京就2辆,聂帅:赶快换掉!换黑色
2023-09-05 13:20·沐语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