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夫 T-J-H-K-02 写字的地方。不迎合,不煽情,不发泄情绪垃圾。。】

昨晚,一个小老板与老夫茶叙,唉声叹气之余,他提出了一个天问:

“如果打工就是被资本家剥削,那是不是资本家解雇你才能如你所愿,这样就不用被剥削了”?

老夫默然。问:“你有什么打算?”“收缩,然后出去。”

他的语气很坚定。

“吾嫉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这句口号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但它真的对么?

如果不是因为权利、机会的不平等所导致的贫富差异,那么你有什么理由“均之”呢?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绝没有绝对的平等,贫富差异永远都不可能被消灭。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消除权利和机会不平等所导致的贫富差异,而非个人能力和机遇所导致的贫富差别,因为这不可能!

如果片面追求所谓“分配结果”的平等,那只会导致暴力和权力的合理化登场,而暴力和权力从来就没有真正解决过问题。

也许有人会扛起“为富不仁”的破旗为自己辩解,老夫笑了。这特码的不是赤裸裸的不要脸的道德绑架又是什么?!谁规定的富者必须仁?再说,富的定义是什么?贫的定义是什么?仁的定义又是什么?

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是不是一种仁?你需要的是嗟来之食还是劳动所得?

在一个公平而又合理合法的规则下,你贫了就掀桌子,这是一种耍流氓,而耍流氓的后果无一例外的都陷入了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譬如:津巴布韦;譬如委内瑞拉…

富人的天塌了,倒霉的永远是穷人。富人一旦躺平,穷人的苦日子就开始了。

“达则兼济天下”,不能成为道德绑架的理由。贫穷并不具有天然的正义性,粗暴的搞贫富对立,这本身就很荒谬,因为它忽视了造成贫富差异的焦点。

如果强制要求富人“兼济天下”,势必导致全社会的普遍的虚伪,从而走向集体贫困,老夫不想赘述。

历史上还从来没有通过瓜分富人财富而实现“均贫富”的先例,因为富人创造和拥有财富靠的是天赋、主观能动性和对机遇的把握(特权除外),他们“仁”或“不仁”应该由他们自主选择,否则就是一种变相抢劫和迫害。

对富人的求全责备,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甚至是反智的。对于贫富分化,我们不妨可以更加理性的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