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春梅,今年63岁,农村人。年轻的时候,吃了不少苦,养大了两个儿子。老伴早些年走了,我一个人打零工,把两个孩子拉扯成人。现在大儿子李强在城里买了房成了家,小儿子李亮结了婚,还在和我一起住。

这几年,家里的日子总算熬过来了。虽然辛苦,但我心里一直有个安慰——攒下的36万养老钱。这是我干了大半辈子活,一分一分省出来的。有了这笔钱,我想着老了就算没依靠,也能过个安稳的晚年。可让我没想到的是,这钱最后却变成了压在我心头的一块石头。

小儿子李亮结婚已经三年了,儿媳妇刘芳是个漂亮精明的姑娘。婚前她说得好听,说结了婚一定把我当亲妈孝顺。我想着儿子娶了这么个能干媳妇,日子会越来越好。可婚后,我渐渐发现,刘芳对我总是有些冷淡,平时只顾着自己小家,很少关心我这个婆婆。

去年年底,刘芳突然提出要在城里买房。她说村里的环境不好,以后孩子上学也不方便,非要搬到城里去住。我是个农村人,对城里的生活没什么兴趣,可刘芳说得有理,小亮也跟着劝我:“妈,城里的房价年年涨,现在买了,以后还能升值。我们在这村里,孩子上学没好学校,你忍心看你孙子吃亏吗?”

他们俩一唱一和,说得我心里直打鼓。买房是好事,可钱从哪里来呢?小亮打工赚的不多,刘芳的工资更是入不敷出。没过几天,刘芳就试探着跟我提起:“妈,我听小亮说,您不是有些存款吗?我们要不先用您的钱付个首付,以后我们慢慢还您。”

这话让我一下子愣住了。我这36万可是养老钱啊,全是我一辈子辛苦攒下来的。要是给他们买了房,我以后怎么办?可看着刘芳殷切的眼神,还有小亮的为难,我最终还是心软了。想着这钱是留给儿子的,现在用来买房,也算是给他们小两口一个安稳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我掏出自己的积蓄,帮他们付了房子的首付。那几天,刘芳对我殷勤得很,饭菜端到手边,话也说得比以前温柔。可我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她会不会真的还我这笔钱?

房子买下来后,小两口很快就搬到城里去了,留下我一个人在村里住。原本他们答应,等手头宽裕了,就开始还钱,可半年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我不好意思直接开口问,就旁敲侧击地问小亮:“你们房贷还得顺利吧?手头还宽裕吗?”

小亮倒是实诚:“妈,我们还好,就是还贷压力大,平时花钱紧着点。”

我听得心里直发凉。这还叫“宽裕”?再看看刘芳,买房后没多久就辞了工作,说是想在家带孩子。我心里那点期待,渐渐被压成了一块石头,沉甸甸的。

真正让我寒心的是前几天的事。那天,我去城里看孙子,顺便在家做了一顿饭。吃饭的时候,我忍不住对刘芳提了一句:“芳啊,妈的养老钱也差不多用完了,你们手头宽裕了,能不能慢慢还点,妈也好有个保障。”

没想到,刘芳听了这话,当场变了脸色:“妈,我们才买房多久啊,手头正紧着呢。再说了,您还能干几年活吧?趁着身体好,再出去做点事,多攒点钱,以后养老也踏实。”

这话就像一把刀,扎进了我的心。

我一辈子含辛茹苦,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到头来却被儿媳理直气壮地占了,还要让我继续干活攒钱养老?我强忍着眼泪,把碗筷一放,转身就走。刘芳没追上来,倒是小亮跑出来,说:“妈,您别生气,芳就这嘴快,心里不是那个意思。”

可我已经听明白了。不是嘴快,是心里根本没把我当回事。对她来说,我不过是个“提款机”,钱用完了,就让我继续去填窟窿。

这几天,我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回想起这些年,养儿防老是我最大的念想,可现在呢?钱没了,心也凉了。我开始问自己:是不是我的付出太廉价了,让人觉得可以随便索取?是不是我太心软了,才让他们觉得我永远会无条件支持?

后来,村里的老姐妹来家里串门,听了我的事,气得直替我打抱不平:“春梅啊,你得给自己留个底线!他们小两口日子是日子,你的晚年就不是日子了?这笔钱不管要多久,都得让他们慢慢还清,不能心软!”她这话虽然直,但说得在理。我点了点头,心里下了决心。

现在,我已经不再一味忍让。虽然他们是我的儿子儿媳,可这36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我要学会给自己争取,不能一味妥协。以后我要过得有底气,再也不能让人觉得,我是一个没有底线的“老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