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文海
九月季秋,硕果累累,金桂飘香,树木已穿上盛装,将大自然装点得五彩缤纷,又到了我们书画人外出写生的好时节。我与增光老师相邀来到沙河客家风情园深处的森林进行写生。我驾车行驶至几棵大树旁,见正好有块空地,立马停车,将车停放妥当。
我们师徒俩,背着装满画国画用具的行囊,不停地寻觅着合适的写生地。一片静谧而神秘的森林现入眼帘时,我欣喜若狂,仿佛遇见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有着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快,我回想起了今年四月份我与增光老师一起去北京,在参观李可染大师作品时,其中有一幅写生森林的画作。
我赶忙对增光老师说:“您看这森林是不是很像李可染画的树林呀。”增光老师点头说道:“是呀,非常像呢。”
此刻的景象与之竟是那般相似。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片森林增添了几分梦幻般的色彩,瞬间勾起了我想要把这景色绘制成作品的强烈欲望。
增光老师左右环顾了一下,放下画板,向前走了十几步,又回过头来,仔细观察着四周,在那儿踱来踱去、左顾右盼,而后对我说:“咱们就选这儿吧,你看这边可以画森林小道,左边能画树木,旁边还可以画花草。咱们把画架摆在这里,四面都能入画,不用再搬动了,还能节省时间多画几幅呢。”我赞同地回应道:“听师傅的。”
增光老师
我跟随师傅学书画已有十年了,自从两人共同创办海琳画派起,我们俩便时常外出写生,一直在探索如何画好赣南山水的着墨路径,践行各种画法,摸索写生规律。增光老师学识渊博,对中国传统国画颇有研究,每次出来写生都是他帮忙找寻合适的作画位置,今天也不例外。
老师是学佛之人,为人为事淡定从容,总是身着素衣,步伐沉稳又轻盈。我紧紧跟在他身后,内心十分期待用笔墨揭开大自然那神秘而美丽的面纱,运用中国传统的五笔七墨,以自己独特的国画语言,展现出眼前这美妙的画面。
我们在一组古老的大树下停住了脚步,此处视野开阔,没有行人往来打扰,而且视角绝佳,森林的美景尽收眼底。增光老师动作娴熟地架好画架,展开宣纸,用磁钢压好宣纸,接着拿出一枝松烟老墨,不紧不慢地开始研墨,一边研墨一边向我传授画法。
没过多久,他拿起毛笔,蘸上墨汁,眼神专注地凝视着眼前的森林,缓缓地勾勒出大致的轮廓。我在一旁静静地观摩着,神情专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待他画好初步轮廓,我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起来,学着老师的样子,先是深吸一口气,让那清新的草木香沁入心扉,随后支起画架,铺上洁白的宣纸。小心翼翼地在纸上落下笔触。
本文作者
起初,我的笔法略显生疏,但在老师的耐心指点下,慢慢地也找到了感觉,一幅作品的雏形便跃然纸上了。我们用笔墨描绘着树木的挺拔、枝干的纹理,用心捕捉着森林的神韵。
写生描绘大森林时,我用毛笔蘸满清水,再轻轻在笔尖沾上些许淡墨,侧锋用笔,以舒缓而流畅的线条勾勒出森林的大致轮廓。那起伏的山峦,宛如大地的脊梁,承载着这片森林的厚重。
接着,我又调浓墨水,去描绘那粗壮的树干。每一笔都饱含力量,仿佛要将树木的坚韧与沧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树枝则用稍干的笔触来表现,凸显出它们交错纵横的姿态。
待渲染森林中茂密的树叶,我换用中号毛笔,饱蘸淡墨,笔触层层叠加,由浅至深,仿照黄宾虹的积墨法,不断地完善、调整画面,制造矛盾又协调矛盾,以线、点、面来渲染整个画面,营造出树叶的层次感和繁茂之感。在一些光影交错的地方,我用清水晕开墨色,表现出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的光斑。
对于远处的树木,我用更淡的墨色轻轻带过,以此突出近实远虚的效果,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森林的地面为黄土小坡,杂草小树参差不齐、零星地生长着,它们享受着大树的恩泽,自由自在、开开心心地生长着。我用枯笔蘸上浓墨,皴擦出崎岖的土地和草丛。再以淡墨点染出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和野草,为这片森林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
画毕以上内容,我仔细审视整个画面,在关键之处加以勾勒和补充,使得这片大森林在笔墨之间仿佛活了过来,仿佛能听到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一幅作品终于完成!
增光老师的第一幅作品亦已收笔。我们师徒俩放下笔,开始慢慢欣赏自己的写生之作,心里满是说不出的愉悦,就好似一位母亲看到了自己刚刚孕育的婴儿一般,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作品上似乎已经氤氲着一种森林的气息,那墨汁还未干呢。
我们师徒俩沉浸在国画写生的世界里,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墨香与森林的清新气息相互交织着。很快,我们又完成了第二幅写生作品。
我们将作品摆放在地上,分别拿四个小石块压在四周,等待风吹干。突然,一阵大风吹过,我的一幅作品随风飘荡,被吹到了十几米开外,我立马起身跑步去追,边追边不由自主地喊道:“我的宝贝,我的宝贝呀。”在追赶呼喊中,终于抓住了作品,不过被风吹走后有几处破损了。我虽有些心疼,增光老师安慰我说:“没事的,装裱时还可以补好呢。”我又高兴了起来了。
到了吃饭时间,我们欢快地摆开带好的午餐,每人一个馒头、一个桔子、一个苹果,简单填饱了肚子后,边吃边欣赏自己的作品,师徒俩还相互交流着写生时对物象的构思与布局。增光老师说道:“咱们海琳画派要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画出自我,要有所创新。必须从整体出发,让水墨为画面整体服务,讲究阴阳,层层叠叠积墨,将五笔七墨发挥到极致。如果做到这些,那咱们就成功了。”
我们一边交流,一边继续写生。一天下来,我们每人都画了七幅画。
时间悄然流逝,太阳渐渐西斜,余晖给森林披上了一层金黄的纱衣,也为我们二人的作品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我收拾好画架,放下手中的笔,又一次端详着自己的画作,脸上露出了满足而快乐的笑容。在这片栖身于黛嶂山色、水光潋滟的森林中,我们用国画的语言,以水墨记录下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也收获了写生带来的无尽愉悦和心灵的宁静。
供图谢文海(路开文化)
◆ ◆ ◆ ◆ ◆
谢文海,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人,1960年生,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赣州市书法协会常务理事,章贡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多年从事政法工作,工作之余师从名师学习书法,并创建海琳画派,立足于赣南山水写意画风。
本公众号文章皆为原创作品,
如需采用,请联系13870789598
微信号:路开文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