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满掌乡坚持“乡村要振兴,群众要增收,产业必先行”的理念,充分依托当地地理气候特点和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打造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色、引领村民增收致富的高效畜牧产业化发展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政同责在“宣”上做文章,营造走深走实“好氛围”。坚决扛牢“党政同责”主体责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头作用,用亲身经历讲政策、讲变化、讲故事,确保语言讲“实”、案例用“活”、理论走“深”,让群众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感受农村牧区发展大变化,凝聚起广大党员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共识。采用“线下+线上”宣传方式,全力打造立体宣传阵地。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悬挂横幅等方式,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坚持将宣传教育活动融入农业技术推广、惠农政策宣传、环境卫生整治、乡村治理和走访慰问等工作,融入农村移风易俗宣传和各类文体活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扣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将宣传教育活动与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困难相结合,为牧民群众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渴”、精神上解“压”、生活上解“难”,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参与度,进一步增强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村合力在“草”上固根本,同心同向盘活“草经济”。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推进退化草原修复治理,上下联动,同向发力,在坚持保护、利用、建设、管护并重的原则下,建立林草长巡护工作机制,实行林草长划片分区负责,实现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草原生态保护的“双赢”。同时,在“生态与生产并重,产业与效益并举” 的政策指引下,积极引导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渐由自由放牧向舍饲半舍饲和划区轮牧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单一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坚持“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原则,以保护天然草地和发展人工草地为主要措施,推进草畜平衡制度落实落地。通过近几年实施饲草基地建设、退牧还草工程、黑土滩(坡)等生态治理项目以来,在有效增加牧民群众收入的同时,增加了退化草地的植被覆盖度,改善了草原生态功能。

干群齐心在“畜”上促发展,推动产业发展“牛路子”。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满掌乡始终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践行生态畜牧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畜”上精准发力,从调结构、转方式着手,多维度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思想层面上提高牧民对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认知水平,强化自愿发展意识,充分调动产业发展主体地位,鼓励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产业升级的进程中,形成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面对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风险,实施降畜减灾措施,通过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方案,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降低自然灾害对畜牧业造成的损失,确保牧民在面对风险时能够保持稳定的生产生活状态,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坚持把加大牲畜出栏力度作为落实草畜平衡制度一项重要措施狠抓落实,全面落实牲畜出栏工作的主体责任,将牲畜出栏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村、各社、各户,纵向延伸式管理引导牛羊出栏走深走实。根据《达日县促进牦牛出栏奖补办法(试行)》等相关政策措施,积极为出栏牧户申请牦牛出栏奖补资金,截至目前,全乡牦牛出栏3695头,出栏率达100%。

道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下一步,满掌乡党委、政府将继续坚持“用心用情”的工作方法、“特色转优势”的发展模式、“高原加绿色”的产品定位、“优质和高效”的服务保障,做实基础强底气,积极主动为广大牧民群众增收致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