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可靠的硬件,是信创体系发挥效能的基石。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结合产品的安全性能、技术先进性和市场反馈,做出明智的选择。
出品丨自主可控新鲜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文共1892,建议阅读时间3分钟
信创的风,越刮越猛了。
近期,史无前例的“千亿信创补贴”在圈内引发热议,业内人士表示:“此政策一出,必将推进信创进程持续加快。不过,随着国内产业技术不断升级,可供选择的信创硬件日渐增多,各类销售话术更是层出不穷,大多数没有信创经验的企业及部门很难做到沙里淘金。”
那么,选择信创硬件的时候,到底应该重点关注什么?
看问题,还是要究其根源。我们还是得回归到“为什么要进行信创”的本质问题,这就包括内忧与外患两大部分。
内忧外患之下,安全才是准则
我们在内忧什么?目前,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迅猛,但暴露了不少自主创新的隐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继续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突破口。“数字中国”和“新基建”的大力建设,也旨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加速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我们在外患什么?2008年的微软“黑屏”、2013的美国“棱镜门”、到最近英特尔爆出严重后门漏洞。层出不穷的安全事件,都在时刻警示我们信息技术领域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简而言之一句话,安全才是信创的第一要义。是否足够安全可靠,也是衡量信创硬件的首要标准。
安全看什么?安可测评是门槛
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发布的《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主要针对计算机终端和服务器搭载的中央处理器(CPU)、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等基础软硬件产品进行测评,对于衡量信创硬件的安全能力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与参考价值。
该结果事实上并不具备任何排名价值,仅为信创硬件的安全可靠入门标准,而非分级标准。2023年,业内首次公布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其中符合要求的处理器(CPU)共18款,就基本涵盖了市场全部主流信创硬件型号。
但由于部分市场参与者的错误解读,导致大量信创用户被严重误导,一定程度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官方在今年5月发布的新一期公告中,特别注明“同一等级按产品名称首字笔画为序排列”。
不过这一结果很快又被错误解读,部分厂商将备注的安全可靠等级强行划档,再次对用户造成了误导。事实上,这种私下的强行排名并站不住脚。业内专家就表示,安可测评硬件的不同级别更多是考虑不同场景的产品需求差异,通过安可测评是必备的门槛,但不是唯一。
“硬”安全=真安全,国密见真章
在我国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中,密码技术是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自2009年起,我国出于加强国家安全战略的考虑,开始大力推广国密算法,随着信创的快速推进,国密应用已经成为了绝对刚需。
国密算法,是指由中国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的密码算法标准,旨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主要包括SM2、SM3和SM4三种算法,各有特点和应用领域。SM2擅长于密钥交换和数字签名,SM3适用于消息认证和数据完整性验证,而SM4则是一种高效的数据加密标准。
国密算法的五大特点,让其成为了信息安全防护的中流砥柱。
•安全性高:国密算法采用了严密的密码学原理和复杂的运算方式,在加密、数字签名和哈希等功能上都能提供可靠的保护,抵抗了各种传统和现代密码攻击手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高效性与灵活性:国密算法的加密速度和运行效率相对较高,同时也能适应不同的密码长度和密钥长度,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标准化广泛:国密算法已被国家标准化机构认可和采用。它符合国际密码学标准的基本要求,具备与国际算法相媲美的能力。
•自主创新:国密算法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密码算法,所以对于算法的实现和推广都具有独立的掌控能力。这意味着中国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国家信息安全,减少对外依赖,提高自主抵抗能力。
•面向多领域应用:国密算法适用于金融业、电子商务、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不同领域的信息安全保护,它的广泛应用范围使得国密算法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安全需求。
目前,国密技术通常集成在芯片设计中,国产芯片在这一技术均已有涉及,包括海光、龙芯、飞腾等几家厂商都达到了较高水准。以海光为例,布局最早,技术最优,突破最大。建立在能够自主设计和自由迭代的完整专利基础上,海光CPU不仅能够支持硬件对SM2、SM3、SM4国密及其他主流加密算法的加速,也是唯一采用国密SM4做内存加密的CPU厂商,掌握着绝对的底层安全技术。同时,海光处理器已经将运行安全指令造成的性能损耗降低至1%以内,技术全球领先。
信创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国产替代的简单过程,更是关乎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在这一过程中,安全可靠的硬件,是信创体系发挥效能的基石,也是实现国家信息技术自主可控目标的关键所在,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结合产品的安全性能、技术先进性和市场反馈,做出明智的选择。
同时,随着信创政策的不断优化和支持力度的加大,信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中国的信息安全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点击下方标题,洞悉信创产业发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