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葛夕已经这么好了。
但因为付出多,不求回报。
网上一帮男的说:“舍得给男人花钱的独立女性果然最好吃。”
这个评价令我滋味复杂。
原来在一些人看来,独立女性不是觉醒、自由的标志。
而是甩锅、剥削的新名目。
还有说得更难听的。
说她是男人“经济上能赚能花的女强奴,嘴上的独立女性,半醒不醒的女权,生活上倒贴男方,男方炒股亏掉她几百万嫁妆(也不追究)。”
是不是匪夷所思?
为什么葛夕会摊上这样一种印象?
要知道,她无论从哪个维度,都优秀又清醒。
她和留几手辩论,能怼得资深喷子刘爽无言以对。
她能一手钢琴,一手架子鼓,无缝合奏,飒得不行。
留几手“唱歌”时,她伴奏,水平高得吓人。
还有她滑翔冀跳伞,多酷,多自由。
有好奇心,有行动力,才貌双全,生命堪称精彩纷呈。
可为什么在一些人眼中,她是伪独立,而非真独立?
2
探索葛夕的性格底色,我们还是得回到节目。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整个《再见爱人》中,葛夕是最具共情能力的一个人。
画像环节,麦琳哭了。
谁最先发现的?
葛夕。
“熏鸡”事件中,谁在对麦琳步步退让?
葛夕。
谁在麦琳难过时,对她说“我宠着你”?
葛夕。
谁最关心弱者的情绪,迫切想拯救弱者于低谷?
葛夕。
这种“付出型人格”,非常讨人喜欢。
但也非常危险。
3
首先,“好说话”、“愿付出”、“乐于助人”的性格特质,非常容易被利用。
分析这一点前,我们要有一个常识:
人性是厌恶损失的。
当他人对你有高期待时,你将会为了满足这份期待,而疲于奔命。你要持续不断地付出,自始至终地完美,才能一直满足他人。
但凡一件事、一句话没做好,他人就会失望。
而不断付出,人性就会满足吗?
也不会。
人性还有一个特质。
对送到眼前的“好”习以为常。
时间越长,越漠视。甚至还会进一步掠夺、剥削和压榨你的剩余价值。
你若是拒绝,就会遭遇光环的幻灭,人设的崩塌,他人对你的失望程度远甚于你从未给过他们希望。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升米养恩,斗米养仇”。
葛夕就是这样。
她一直困在“好人”陷阱中,不断去付出。
她为留几手洗了8年内裤。
她为留几手治脚气、磨脚皮、搓脚丫。
她甚至帮留几手擦痔疮。
她帮他10年如一日地打扫卫生。
要提重物时,都是她来。
她被他骗了600多万,竟然无所谓。
她在意的只是他口头上的“骗”,而不是她实际的“损失”。
她几乎成了一个“圣母”。
令人匪夷所思。
她难受时,也想过改变。
但她的另一个特质,又使得她内心不安。
4
二,葛夕的“利他属性”,加重了她的自我消耗。
许多人说,葛夕有“高情商”。
比如,她因会送礼,上过热搜。
比如,她因“照顾所有人情绪”,被网民盛赞。
但这是一种混淆是非的说法。
表面上,我们在说她“高情商”。实际上我们在说,她很会取悦伴侣,取悦他人,让别人很舒服。
这是高情商吗?
不是。
这只是服务意识强。
真正的高情商,在于有技巧地管控情感,以保持正面积极的精力,最终为目标投入服务。
所以情商的目的,不是消耗自己,取悦他人。
而是让自己保持精力来全力以赴。
葛夕有做到这一点么?
没有。
相反,她一直在被他人消耗。
比如她“宠”着麦琳、“照顾”着留几手时,付出大量精力。
一旦没有做好“服务型角色”,没有“共情”到他人,她会觉得失职。
她会责怪自己。
这种自我苛责,是以一种非常伟光正的方式出现的:
自我反省。
比如,她因被消耗,共情程度下滑,居然自我反思,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
当留几手拿了一杯工作人员买的咖啡给她,她发现后,又开始自我反省。
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因为没有第一时间get到他的“好”,是自己的错。
唉。
这人世间过得好的人,多少都有点“厚颜无耻”。
我记得李诞在直播时说过一句话:
“如果要反省,从对自己有利的那一面去反省。”
葛夕不是。
她所有的“反省”,都以否定自己,肯定他人为准绳。
于是,越反省,越付出。越付出,越反省。
最终把自己焊死在“圣母”牌坊上。
5
三,过度关注他人、消耗自己,容易被“客体化”。
女性的一生,几乎都在被规训。葛夕就是行走的注脚。
童年时,母亲是一个受害者,也是一个施虐者。
她动不动就要葛夕“跪下”。
人经常下跪,会导致人格的矮化。
女孩会慢慢觉得,“我不重要”,“我低人一等”,“我要做到什么什么,才配拥有他人的爱”。
她被“规驯”成有利他属性的人。
进入两性关系后,非常容易以“利他”的程度,“付出”的多寡,作为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
她会不知不觉地,让伴侣成为关系中的上位者。
自己成为关系里的失权者。
人一旦失权,就会习惯于忍受,习惯于受虐。
比如。
留几手自曝35岁时,他那方面已经“不行”了。
没有性,之于一个30➕女性,是非常难熬的。
再加上他还骗了她600多万,平时又打压她,贬低她,要她负责全部家务,像个仆人一样伺候他方方面面......婚姻可怕程度,简直无法想象。
葛夕却10年不离婚。
为什么?
多年的自我客体化,导致她具有很深的依附属性。
所以节目上,她最在意的问题,不是钱能不能要回来,离婚能分多少家产,如何反PUA、反驯化、反客体化。
而是留几手是否爱过她。
她沉浸在性缘叙事里,骨子里,依然把男人的爱,当成生命的必需品。
把男人,当成生命支柱。
她做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
哪怕两人最终离婚,离婚时她还是会为留几手,准备plan B,做好他的养老方案,才会放心离开。
这已经不是绝世好女人。
这是绝世圣母。
光环普照大地,大爱感天动地。
只是,恨不得掏空钱、时间、心力去付出的葛夕,等到的,不过是留几手的一句:
“婚姻不过就是凑合。”
这几乎是付出者共同的下场:
多年付出,不被看见。甚至不被承认。
麦琳是这样。
黄圣依也是。
葛夕同样如此。
所有的“圣母”,都很难换回爱。恩情都难。相反,很容易培养出“白眼狼”、“暴君”和“巨婴”。
因为她所做的一切,都已经从“善良”,变成了“义务”。
6
唯一庆幸的是,她没有生孩子。
没有将她未完成的课题,转嫁到孩子身上。也没有将行动的义务,抛给孩子去继承。
当葛夕抑郁3年,吃了3年药,发胖15斤后,她也在寻求破局之路。
纹身、打耳洞、跳伞......
她在万米高空一跃而下时,我们说,她成为“独立大女主”。
孰不知。
这是社会对“大女主”肤浅的刻板画像。
这种刻板画象流于表面。都是做了什么,才叫大女主。拍了什么照片,成为独立女性。
葛夕应该相信了这种设定,也一直在演绎,一直在证明。
为什么说她是演?
因为,“真独立”与“表演独立”之间,有一个核心的分水岭。
那就是,我的行动是为了谁?
葛夕做的这些,是给留几手看的。她的核心目的是渴望丈夫给予她关注、认可与爱。
她说过,如果他不再打压她,鼓励她,她就不会离婚。
为了他的“爱”,她做了这一系列事情。
“独立女性”四个字,之于她依然是一种形式,一种讨好,一种由他者渗透施压而成的新式规范。
留几手所以说:“葛夕本质上还是小女人。”
就是因为她从未真正摆脱过。
她又困在“独立女性”标签中,被剥削得更甚。
给钱给得更多、更痛快;10年冷脸洗内裤,还要在离婚后为他养老;10年无性,还要说“我甘愿,因为爱”......
真正的独立是什么?
是所有行动,都为成全自己。
是无人看见、无人鼓掌,依然全力以赴。
是我不开心,所以我改变。
我要钱,所以我争取。
我要性,所以我离婚,再恋爱。
我要成就,所以我行动。
我要自由,所以不再“圣母”,放弃拯救癖,学会界限,不再让意志与力量被消耗......
她的字典里,很少有“你”。
充满了“我”。
因为她深深地明白,作为女性,我们不是为爱而生的,我们是为自己而活的。
没有男人,没有爱,人生不会有什么缺憾。
但没有自我,真的会深陷泥潭。
你的灯,会一盏一盏熄灭。
你的生命,会有如浮木,轻贱、苦涩且无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