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闭口不提“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他的闭口不谈实际是他没法谈,因为:懂历史的人,很容易看出,“西安事变”实际是他在“九一八事变”后的自救。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遭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他所承受的舆论高压,在“九一八事变”两个月后,也就是11月20日这天,达到了顶点。因为那天,上海《时事新报》刊发的一则标题为《马君武感时近作》的小文章。里头还有两首《哀沈阳》组诗,其中一首这么写的: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这里的胡蝶是当时的“电影皇后”,而赵四就是张学良的妾室赵四小姐,朱五朱启钤的五女儿,也与张学良有过牵扯。这几句诗,是在骂张学良好色不管事,导致东三省丢失。
张学良当然气不打一处来,他的确没有抵抗日军,但说他当时是沉浸在温柔乡里,肯定是错的。实际上,当天他进行了具体的处置,只是,他的处置,是依据蒋介石的命令进行的罢了。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锅。可这锅太大了,张学良背得有点儿喘不过气来。
张学良
喘不过气肯定得想办法,张学良想到的办法是率东北军抗日。很快,东北军就有了1933年的热河守卫战。热河失守后,张学良引咎辞职远走欧洲。
去欧洲的这一年,迫切想要自救的张学良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意大利的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张学良认为:中国也需要意大利墨索里尼和德国希特勒的那套政治制度,他认定只有这种集权模式才能复兴中国。
也是因为这个认知的转变,张学良回国后,对蒋介石言听计从,没办法,他认为:中国只有蒋介石可以成为墨索里尼那样的人物。
可张学良自己就是一个独裁者,你让一个独裁者去听另一个独裁者的,这显然说不过去:一山不容二虎。很快,张学良的反叛心理就被蒋介石和现实给激活了。
蒋介石给回国的张学良安排了一个天大的活儿,这个活儿就是让张学良带领东北军去西北围剿红军。张学良接下了这个差事,这说明一开始他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拥护的。
蒋介石于张学良
领到这个差事,张学良一开始还蛮高兴,因为红军装备非常落后,有部分红军甚至拿的是单发的土枪、鸟枪,甚至大刀、长矛、锄头。而东北军则装备精良,并且个个骁勇善战,让东北军打红军,简直易如反掌。
张学良很骄傲轻敌,东北军也和主帅一样跋扈,他们压根儿没把红军放在眼里,他们都在想:收拾几个泥腿子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很快张学良发现:现实是反的。
在和红军的战斗中,张学良经历了三次惨败,这三场败仗包括崂山战役、榆林桥战役和直罗镇战役。在同红军作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张学良的东北军的伤亡以万计。
张学良拿到伤亡报告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以至于他严重怀疑写报告的将士多写了一个0。残酷的现实让张学良非常痛苦,他非常清楚:再这么打下去,他的东北军随时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而随着战争的进行,东北军的先进的武器装备也大量地落入到了红军的手中。红军经常唱的那句: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当真是真实。
与此同时,另一个现实也摆在了张学良的面前:东北军开始剿共以后,国人都骂东北军不打日本人,净把枪口对准自己人。慢慢地,本来就被红军打惨的东北军,自然就士气低迷了。
见东北将士怨声载道,张学良心急如焚,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如果再继续接着打红军,只有两种结果,第一是全军覆没,第二是东北军反了他。
这两种结果,张学良一种都不想要。所以,他必须自救,为自己,也为他的几十万东北军。
蒋介石于张学良等
就在张学良一筹莫展之际,另一个和张学良面对同等境况的将军出现了,这个人就是杨虎城。他是十七路军的将领,国民党二级上将,他也被蒋介石派来剿共。所不同的是,同样在与红军交手过程中遭遇惨败的杨虎城,本身就不拥护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大敌当前,哪有放着敌寇不管,把枪口对准自己人的?
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张学良开始改变策略,他联合了杨虎城和红军私下底达成了停战协议。张学良选择跟红军达成停战协议,除了因为他怕挨揍以外,还因为他想通过共产党和苏联接触,然后争取到苏联的援助,然后再打回东北,赢回自己和东北军的名誉。
张学良这时候的脑回路是没有问题的,理论上说得通。
张学良和红军达成停战协定的背后,还有一个直接的主推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张学良发现,自己在剿共的时候,蒋介石居然背地里和胡鸿钧进行了以停战为目的的秘密谈判。张学良非常愤怒,这就等于自己成了冤大种了,我在给你拼命打仗,你却在跟人家讲和。这算什么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