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浒传》武松打虎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武松的老家在哪里?书中说“清河县”,可是,这个“清河县”很诡异,武松离开高唐柴进府,一路南下回家,步行二百六十多里路来到了阳谷县景阳岗,演绎了一段“武松打虎”的故事,被世人传颂了上千年。

毛主席当年在报载“阳谷一社养猪两万头”文章批示中说:“阳谷县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为此,阳谷人也是倍感骄傲,武松打虎的故事毕竟发生在阳谷,他也在阳谷工作生活过,称阳谷是故乡倒也没错。但是,书中说的“清河县”又在哪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些年来,就武松老家“清河县”话题,被河北省清河县方面重新推出并引起讨论。他们有“证据”、“有故事”来证明武松老家就在今清河县,武大郎“武植”,在阳谷县当过“县令”。

下面是他们的资料:

武大郎,男,汉族,河北省清河县武家那村人,传说是梁山好汉武松之兄,虽出身贫寒,但聪颖过人,崇文尚武,中年即考中进士,出任山东阳谷县县令。

(按:好一个“传说是武松的哥哥”。阳谷县志查无此人。再说了,宋以后没有县令称谓,只有知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大郎

武大郎,本名武植,父母早亡,自幼家贫。武植之墓,早已被人发掘,他身高七尺,经科学测验,身高起码在一米八以上,是一位读书人。考上进士,后当上县令。他在任期间兴利除弊,清正廉明。

武大郎的配偶潘金莲,出身名门,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对武大郎一心一意。潘金莲以善良贤惠勤劳仁义的贤妻良母而闻于乡里。

武植早年贫苦,接受过好友黄堂的资助。武植做官后,黄堂家的房屋失火,他便投奔武植,希望谋个一官半职。不料,他在武家住了3个月,天天好酒好菜,却始终不见提携,黄堂感到不满。

为发泄心中怨恨,黄堂在回乡路上四处编造宣扬关于武潘的谣言,并张贴传单捏造武潘二人的“丑事”。当地恶少西门庆与他沆瀣一气,添油加醋。但黄堂回到家里后,却发现家里建起了新房子。妻子告诉他,这是武植派人建的。黄堂无比懊悔,但他捏造的武潘俩人的丑恶形象,早已轰动四方,并被施耐庵写进了小说《水浒传》。

这一事件,见于施耐庵后人的道歉诗中,也在武大郎本人的墓志铭中得到了证明。

(施耐庵的后人有什么权利替祖先道歉,那是小说故事)

1996年立的武植墓志铭如下:

武植墓志铭

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今武家那村)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碑文中为何没有阳谷县令一说?)

质疑者披露一:

《蕉轩随录》是2008年6月1日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清)方濬师。记载:“明初有阳谷知县武姓者,甚贪虐……民人切齿,呼之为武皮匠,言其剥割也,又呼为卖饼大郎,言其于小民口边求利也。(这个故事阳谷也没有,明代也没有武姓知县。)

质疑者披露二:

近来传说武植是《水浒传》武大郎的原型,不过武植墓是荒废了几百年才在1996年重修,墓志铭内容也是根据后人“流传的故事”写作。且这些故事对照历史是有问题的,例如传说武植是永乐(1403-1424年)年间的进士,但施耐庵在洪武四年(1371年)已经过世。另他的水浒传是在生前很多年就已经写成初稿,不可能拿晚他几十年才考上进士的武植写进书里。其次,明朝洪武到永乐年间的进士,也没有名叫武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一步质疑和分析:

一、武家到现在传世二十五代了,按二十岁一代才五百来年,那是1570年左右。施耐庵,1296——1370年,武植与施耐庵时差约二百年。

二、阳谷县志,明代知县没有“武植”。

三、武松离开高唐柴进府,一路南下回家“清河县”,到了景阳岗发生了打虎故事,这说明他家在景阳岗南部,而清河县在高唐县西部,与故事情节方向都不对。他在酒家吃饭喝酒后起身赶路,说明还有一段路程。店家说岗上有老虎阻止武松过岗,武松说“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后来阳谷知县招待武松时也说过:“虽你原是清河县人氏,与我这阳谷县只在咫尺......”。这都说明他常来常往阳谷和景阳岗,这个所谓的“清河县”与阳谷县是近邻。

宋代阳谷城在景阳岗西部不远,这说明武松的“清河”县在阳谷城南部,那就是寿张县了。如同今说“阳谷寿张县搭县”一样,两县城相距也就二十多里路吧,景阳岗与南部寿张集之间也就这么远。而河北清河县在高唐西北,与阳谷县相距就远去了,还隔着堂邑、聊城、临清等县域。

四、寿张县志记载有宋代白侍郎的故事,他每天去北邻村上学,两村之间有条清水河(县志有记载),白岭村就在景阳岗南部。而在白岭村西部约十公里处,就有一个清河古镇,今属于台前县清水河乡,是否与《水浒传》里的“清河县”有关?有待研究。

五、经常与武大郎在一起卖梨的孩子郓哥,名字郓应该是因地名起的人名,郓地名也在景阳岗南部,过黄河今还有郓陈以及郓城县地名。书中这个所谓的“清河县”,应该是旧寿张县。当时寿张城在今梁山县寿张集,李逵当过一天县令的地方。此域常有水患,寿张县城也是迁徙无常,或许写书之始寿张治所迁移他处,就将寿张县写成了“清河”县(因域内有清河)。至于《金瓶梅》中后节又将阳谷县写成河北清河县,应该是此作者也不清楚水浒传中的“清河县”是寿张域的历史事实,翻版故事错移清河县。

六、“武松打虎处”碑,金石大师朱复勘先生鉴定为南宋碑碣,说明武松是宋代人物,水浒故事人物并非完全虚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至此得出结论:

1. 《水浒传》中的“清河县”与河北清河县无关。

2. 书中武大郎与武植无关。

3. 武松的老家在阳谷县景阳岗南部代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