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23日

搭载着25名共产党人的新升隆号轮船

不幸遭到了日军的轰炸

长眠于洪湖燕窝镇

同年洪湖峰口镇

有一位叫黄标的抗日英雄

受共产党所托打入日军内部潜伏卧底

他的故事鲜为人知

却相当传奇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视频一起

探寻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革命志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湖北省沔阳县

执法部门正在枪毙一群反动势力

这边的人里既有土匪和地主

也有人人厌憎的汉奸

其中就包括了黄标

当地的百姓们都翘首等着汉奸的枪决

可就在这个时候

刑场开来了一群急匆匆的汽车

随着车门的打开

一位身穿墨绿色风衣的男人走下了车

他迅速朝着诸多死刑犯中点了一个人

并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人带走了

老百姓们面面相觑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随后省厅发来了一份电报

表示汉奸黄标已经被李克农将军带走了

关于黄标的进一步处理

将全权交由省厅来负责

之后结果就公布了

原来黄标并非是汉奸

他是我党打入敌人内部的秘密间谍

“汉奸”黄标

关于黄标其人

可供查询的资料并不多

他的这些传奇事迹也更不为人所熟知

经过多方渠道的探索后获悉

黄标生前共有3个儿子

其中二儿子黄中汉现年85岁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85岁的黄中汉竟是黄埔军校的第23期学生

也是最后一届黄埔生

就在不久前

他还担任了湖北黄埔同学会副会长

黄中汉虽已年迈

但仍精神抖擞、思维敏捷

一双历经沧桑的眼睛饱含智慧

身上更自成一派军人的气质

提到先父黄标

黄中汉不禁老泪纵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85年黄标生于湖北沔阳州(现仙桃市)峰口镇

老沟张家台村

抗战时期,黄标是湖北地区鼎鼎大名的人物

他身具多种身份

白道上,他是沔阳县峰口三区的区长

黄道上,他是佛门同善社坛主、道教玄灵宫主持

然而这些表面的身份都只是掩护

他最自豪也最不为人所知的

就是他红军连长的身份

在共产党内

他既是沔阳苏维埃政府经互会主席

也是新四军汉沔指挥部副指挥长

这样一个具有传奇经历的人

被李先念慧眼识珠所看中

于是黄标被指定

由襄南军区司令李人林操办打入日伪军内部

而这一切都是在黄标逝世后才为人所知

黄中汉说,他也是在1954年转业回乡后

一次偶然的听闻才得知的

1938年10月29日

日军占领沔阳后

襄南军分区司令李人林等领导高层

在洪湖畔的一间茅草屋里召开会议

在场的还有黄标

李人林对黄标说

经过他们的一番秘密研究后

鉴于黄标在洪湖地区的特殊身份

决定让他作为特别党员打入敌军内部

之后上级派来 、万尧阶、夏正清

协助黄标建立特别党组

黄标任组长

刘凤亭为副手

万尧阶、夏正清则负责物资的转运工作

黄标利用自己在江湖的特殊身份和显赫地位

迅速赢得日本人的信任

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汉奸”

“新升隆”轮事件

1938年在重庆的码头上

一群小男孩拿着一摞报纸

一边喊着卖报

一边警惕地张望四周

提防特务的搜捕

这便是闻名中外的《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是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的

该报是中共中央长江局的机关报

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内

唯一公开出版的机关报

时任主管的董必武

曾形象地说

此报是共产党的嘴巴

然而就是关于这份报纸

发生了一件中国新闻史上

惨痛的令人铭记至今的大事

即“新升隆”轮事件

这是日寇在中国犯下的又一滔天罪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10月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

当时《新华日报》

中共中央长江局和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

也决定走长江水道转移到重庆

八路军总部秘书长李克农

通过各种渠道

终于租借到了一艘轮船

即“新升隆”号小火轮

10月22日下午

大批装箱的印刷设备和文件等物资

陆陆续续的搬上了新升隆

《新华日报》的53名工作人员

以及驻武汉办事处的八路军

东北抗联第4军军长李廷禄及秘书李西林

加拿大援华护士简·尤恩

及其它人员在李克农的指挥下登上了船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

能救一个难民就多救一个难民

船上还搭载了50位难民

23日行驶了一夜的新升隆抵达

洪湖市境内的燕子窝

这里有着繁荣的码头集市

为了避开日军在早上8点和下午2点的

江面封锁时间

李克农决定将轮船暂靠燕子窝码头

等到下午3点再上船

当时除了一些病号伤员、妇女

以及保护文件设备的警卫战士

其他人都分散到了附近的小村庄

去做抗日宣传和访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点的时候,人员陆陆续续的回到船上

就在这个时候

上空传来飞机的轰鸣声

两架飞机从东北方向飞来

正当大家准备疏散到岸上去避难时

随着几声巨响

飞机往新升隆上投弹了

敌机绕着轮船转了一圈又一圈

日军用机关枪对着人群不断扫射

船上乱做了一团

李克农依旧镇定地指挥撤离

随着几声巨响

附近避难的木船也冒起了浓黑的火光

日军对四散逃跑的人群疯狂扫射

燕子窝码头一片惨景

到处是血肉模糊的尸体

敌机饶了几十个圈子

扫射了几千发子弹

直到看着船只在大火中下沉

才扬长而去

这次袭击造成了100多人的死伤

10月24日李克农带领幸存者到达新滩镇荻障口

之后辗转洪湖峰口

最终分三批到达重庆

红色谍将,秘密潜伏

从黄标答应李先念等人的请求后

他就成了一名特别党员

身份只有秘密策划的几人知晓

在黄标的积极斡旋下

他被日军任命为清剿大队长

有一次汉奸抓来30名青年妇女

准备献给日本人

黄标得知后

立即想办法展开营救

当时这些妇女的老家陈庄正蔓延着传染病

他便以此为理由

申请军医给她们检查身体

检查结果是除了6人健康

其余都患有传染病

日军的司令十分狠毒

他当即下令把染病的妇女烧死

  1. 就在日本兵士准备点燃火柴时

黄标拦住了他

这惹得日军司令大怒

举起刀具架在他的脖子上

黄标镇定的说

中国人铲除传染病的方式是隔离

从不用火烧的残忍做法

这样只会给自己招来仇恨

以后还怎么为皇军派粮

黄标用智谋说服了日军司令

无辜的妇女们得到了释放

此先年间一同与黄标

打过游击的新四军余清

听闻他成了汉奸后

怒不可遏地决意杀了黄标

然而不幸地被日军捕获

日军把他交由黄标处置

黄标见到老友身上满是血迹伤痕

虽然心中悲痛却也不露声色

他贴出布告

宣称要公开枪决

行刑那天他找来事先抓的土匪

李代桃僵

神不知鬼不觉地转移了余清

之后日军抓获的几批新四军

黄标都如法炮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标杀人如麻、卖祖求荣的名声

渐渐传到张家台村

男女老少都以他为耻

族人们更是气的把黄标从族谱中划去

黄标的母亲、妻子儿女

都没少收到乡亲们的白眼

母亲自从得知儿子当了汉奸后

就一直拒绝与他相见

随着黄标地位的提升

在日军面前的得宠

他们一家的日子更加难过起来

一天清晨,黄母自缢身亡

黄标得到消息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家中

对于黄标的痛哭流涕

三哥并不理会

只丢给他一封母亲的遗书

上面满满的是对黄标的控诉

黄母自觉羞耻、愧对列祖列宗

唯有一死报之

为了卧底的身份不被暴露

黄标只能含泪把痛苦咽下

皖南事变后

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第5师

面临着军饷断绝的窘境

当时军队里共有6万正规军、30万民兵

所有人都衣衫破烂、只有糠食可吃

黄标得知后

每月凑集800银元转给李先念

然而仍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见此情景,黄标开始谋划

借口为日军运输物资的船只保驾护航

肃清了江汉平原水道上的土匪

并派手下沿途驻防、设卡收税

银元滚滚而来

日军对此大加赞赏

然而日军不知道的是

黄标从税费里偷偷拿出20万

转给了第5师

并以贩运粮食、布匹为名

暗藏购来的枪弹医药

送往玄灵宫内

待到时机成熟

再让新四军的马车运走

这一行动做的天衣无缝

不仅日军毫无察觉

连我党内部也鲜有人知

新五师的军饷从何而来

一直是个迷

直到1978年李先念

接见《重返洪湖》电视剧组时说

抗战时期,荆州中共特别党组每月上缴的20万银元

维持了军队的供给

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这在《新四军第五师抗日战争史》中也有记载

荆州地区的税款以及黄标党组上交款

成了边区的主要财政支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日本投降

黄标率领部下600多人

回到组织的怀抱

然而1951年他被沔阳县几名公安人员带回沔阳

以响应镇压反革命的号召

决定将旧政权的头面人物正法

由于黄标的身份不为人知

自然首当其冲

时任武汉市公安局局长朱涤新立即向省公安厅报告

厅长陈一新拍板

以需要黄标破案为借口

将其从枪下救出

然而被押回武汉的黄标

仍以叛变革命,充当汉奸的罪名被判刑10年

1953年8月3日黄标病死于武昌监狱

一代谍将,就这样寂寞的陨落了

1979年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复查撤消原判

宣告黄标无罪

1980年武汉市公安局为黄标平反

2014年8月3日黄标安葬于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这一天,离他遗恨而去,已过了整整6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牺牲小家、只为大家

始终站在民族大义上

黄标是个真正忠心爱国的人

人民不能遗忘

历史也不会遗忘

这位伟大的抗日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