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国家卫健委,医脉通
亮点:
1.不再设置I类和II类学分分类。
根据《管理办法》,关于学分要求,延续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所获得学分累计不低于25学分(不少于90学时)。
也就是说,学分计算方法和标准将得以简化,不再设置I类、II类学分分类,不再对远程、面授学分构成比例做限制性要求,并且按统一标准计算发放,即3小时授予1学分。
I类学分主要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及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国家级推广项目;II类学分则包括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形式。按照此前规定,I类学分必须达到5~10分,II类学分达到15~20学分,两类学分不可升级,不可跨年累计,但很多医务人员获取I类学分的途径极其有限。
“其实我们获得学分的机会很少,压力很大,甚至有时候需要请假,自费去一个很远的城市参加线下培训。”河北基层医生刘平(化名)表示,此次政策的改革对其来说可谓是一个利好消息。
2.“有计划的自学”也能获得学分。
《管理办法》明确了多种可授予学分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形式,除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外,进修学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有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践活动、政府指令性医疗卫生任务、有计划的自学及符合规定的其他方式都是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效形式。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单独列出的“有计划的自学”这种形式比较亮眼,经用人单位综合评估后,每年最多能拿10学分。
那么,哪些可以称为“有计划的自学”呢?
《管理办法》是这样定义的:指经用人单位批准,制定年度自学计划,基于岗位胜任力开展的多种形式的自学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参加授课或带教、参与专业考试命题、开展健康宣教、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承担教学和科研课题等。
不过对此,也有一线医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虽然我们看上去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贴合自己职业成长需求的学习项目,但医院在某种程度上仍具有一定的自主权,恐怕在落实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指标。”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政策解读
一、《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制定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2000年原卫生部、人事部共同印发实施《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后,陆续出台了继续医学教育的项目和学分等配套管理办法。经过多年实践,继续医学教育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作出“健全医务人员培训培养制度,使每个医务人员都有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再培训的机会,实现知识再更新”的重要指示。《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提出“完善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明确继续教育是医学教育三阶段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上述要求为新形势下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为进一步改革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提升卫生健康人才队伍能力素质,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对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规定组织了研究修订。为加强和规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制定出台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二、《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和改革创新点是什么?
文件制订以“放管服”为重要原则,体现鼓励、督促学习与简化管理的理念,坚持继承创新,推进供给侧改革,落实为基层减负。《管理办法》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学分要求。延续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所获得学分累计不低于25学分(不少于90学时)。
第二部分可授予学分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推进供给侧改革,增强针对性、有效性。一是进一步丰富拓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涵。除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外,进修学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有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践活动、政府指令性医疗卫生任务、有计划的自学及符合规定的其他方式都是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效形式。二是进一步明确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定位和产出途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和省级卫生健康委公布,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选择参加。其中,推荐项目自下而上遴选,立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注重紧缺专业、新兴和交叉学科,向重点领域、特殊区域和关键岗位倾斜;推广项目自上而下设立,重点围绕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国家重大部署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而设立。包括面向基层开展的相关专业技术培训,以及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医学技术新进展等各类专项培训。
第三部分学分授予标准。优化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授予标准,简化计算方式,拓宽获得途径,落实为基层减负。一是对国家和省级卫生健康委公布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统一标准授予学分。二是进一步鼓励有效的自主学习。参加进修学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政府指令性医疗卫生任务,当年累计时间满3个月,考核合格后可视为完成25学分;参加有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践活动每年最多可获得15学分;开展有计划的自学每年最多可获得10学分。该类活动由个人申请,用人单位审核后授予相应学分。此外,省级卫生健康委还可结合实际确定符合规定的其他方式及学分授予标准,提供更加符合地方需求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第四部分学分登记和管理,明确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主办单位、用人单位在学分授予流程、登记、信息化建设和监督管理等各方面的职责,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强调省级卫生健康委的属地化监管责任。继续教育活动主办单位对所承办的继续教育活动负主体责任,面授项目由项目主办单位所在地省级卫生健康委审核后发放学分证书;异地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同时还接受项目举办地所在省级卫生健康委的监督检查。进修学习类活动由用人单位按要求授予相应学分并做好学分登记,省级卫生健康委审核后计入个人学习档案。二是强调信息化手段,促进开放共享。国家卫生健康委集中展示继续医学教育远程项目,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选择学习,对合格者发放相应的学分证书。国家进一步强化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登记管理,项目主办单位按要求做好信息登记并接受相应监管。
第五部分附则。省级卫生健康委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分授予途径和标准的具体要求。《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同时废止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学分和远程机构等相关既往管理文件。
三、如何落实《管理办法》的要求?
各地要按照《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一是以需求为导向,鼓励和引导各方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胜任力。二是以学分为抓手,强化监管。结合落实加强医疗卫生行业学术会议活动管理工作的要求,推动继续医学教育规范有序发展。三是加强政策宣传,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指导,不断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PS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24-11-13
国卫办科教发〔2024〕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委直属和联系单位,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规范管理,不断提升继续医学教育质量,根据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规定(试行)有关要求,我委制定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4年10月23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试行)
为加强和规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管理,根据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规定(试行)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所获得学分累计不低于25学分(不少于90学时)。
二、可授予学分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进修学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有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践活动、政府指令性医疗卫生任务、有计划的自学以及符合规定的其他方式等,可获得相应学分。
(一)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指具有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评价手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包括继续医学教育推荐项目和继续医学教育推广项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推荐项目和推广项目。
继续医学教育推荐项目立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体现先进性、前瞻性。国家卫生健康委定期发布项目申办要求,广泛征集各地优质资源。各省级卫生健康委、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直属和联系单位等按要求推荐。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遴选后,将符合条件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定期向社会公布,供各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选择。
继续医学教育推广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围绕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重大部署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设立,根据需要适时公布。推广项目主要包括面向基层的相关专业技术培训,以及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医学技术新进展等各类专项培训,各省级卫生健康委按要求组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2.省级卫生健康委公布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省级卫生健康委可结合实际,设立本省继续医学教育推荐项目和推广项目。
(二)进修学习
指经用人单位批准,脱产到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出国学习,或参加提高岗位胜任能力为目标的各类专项培训等。
(三)在职学历(学位)教育
指经用人单位批准,参加脱产或半脱产学历(学位)教育等。
(四)有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践活动
指以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多学科诊疗、教学病例讨论、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等形式开展的实践锻炼,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模拟场景的各类实操培训班,以研讨学术问题为核心的各类研讨会、工作坊、学术会议等学术研讨活动。
(五)政府指令性医疗卫生任务
指参加政府要求的援派医疗卫生任务,包括对口支援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脱贫地区对口支援帮扶,援藏、援疆、援青等援派工作。
(六)有计划的自学
指经用人单位批准,制定年度自学计划,基于岗位胜任力开展的多种形式的自学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参加授课或带教、参与专业考试命题、开展健康宣教、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承担教学和科研课题等。
(七)符合规定的其他方式
三、学分授予标准
(一)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国家和省级卫生健康委公布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每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计算。每个项目最多不超过10学分,其中,每个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最多不超过3学分。
(二)进修学习
当年累计学习时间满3个月,经相关考核合格,视为完成当年继续医学教育25学分。不足3个月,按每6小时授予1学分计算。
(三)在职学历(学位)教育
当年累计学习时间满3个月,经相关考核合格,视为完成当年继续医学教育25学分。不足3个月,按每6小时授予1学分计算。
(四)有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践活动
按参加者每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3小时授予1学分计算。时间不足的,按单次(不少于1小时)参加者授予0.2学分、主讲人授予0.5学分计算。每年最多不超过15学分。
(五)政府指令性医疗卫生任务
当年累计时间满3个月,视为完成当年继续医学教育25学分。不足3个月,按每6小时授予1学分计算。
(六)有计划的自学
用人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按照学习情况、学习成效等可验证因素,综合评估后授予相应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10学分。
(七)符合规定的其他方式
由省级卫生健康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相应学分授予标准,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后实施。
四、学分登记和管理
(一)各级卫生健康委应当加强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考核结果、学分数、举办单位等信息登记管理,推进学习档案信息化建设,推动学分授予、学分审验登记等信息的开放共享。
(二)各项目主办单位按要求做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举办日期、形式、学分数、考核结果等信息登记。项目举办地所在省级卫生健康委负责审核。
(三)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进一步强化国家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登记管理。继续医学教育面授项目主办单位应当在举办2周前登记开班信息,举办后2周内完成学员考勤和考核、学分预授等执行情况登记,由项目主办单位所在地省级卫生健康委审核后发放学分证书;国家卫生健康委提供继续医学教育远程项目集中展示平台,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选择学习,对合格者发放相应的学分证书。
各省级卫生健康委应当加快推进本地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信息登记管理。项目主办单位应当按要求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做好信息登记,由项目主办单位所在地省级卫生健康委审核后发放学分证书。
(四)加强对异地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跨省(区、市)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面授项目,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项目和各省级卫生健康委公布的项目,项目主办单位应当在举办2周前在国家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做好信息登记,接受项目举办地所在省级卫生健康委的监督检查。
(五)进修学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有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践活动、政府指令性医疗卫生任务、有计划的自学等由个人申请,用人单位审核后授予相应学分。
用人单位应当做好学分登记,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分获得情况及时上传至本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由省级卫生健康委审核后记入个人学习档案。
(六)各级卫生健康委要对学分授予加强全过程监管。对弄虚作假、乱授学分等违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的单位,将视情节1-3年不予受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并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五、附则
(一)省级卫生健康委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分授予途径和标准的具体要求,并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后实施。
(二)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远程医学教育教学站和网站管理及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教学管理暂行规定> 的通知》(卫办科教发〔2000〕277号)《关于印发<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认可标准及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全继委发〔2001〕第03号)《关于印发〈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全继委发〔2006〕11号)《全国继教委关于 <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机构申请条件、评审程序及结果认定> 的通知》(全继委发〔2007〕第06号)同时废止。
(三)本办法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解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