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亿大化债热闹了几天,很多人都没明白,置换债务有什么意义?化债能化到老百姓头上吗?
事实上,很多人都低估了化债的威力。我们所有的化债,最终都会化到老百姓头上,这种模式的直接效果,远远大于很多刺激经济的手段。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今天来讲清楚。
11月8日财政部公布化债方案以来,各地积极响应行动迅速,可见这次化债行动堪称及时雨。
据财联社报道,多地政府正在加速启动新一轮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债券的发行计划。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河南省、贵州省、江苏省、大连市和青岛市五个省市披露了特殊再融资专项债的发行计划,整体发债金额合计高达2244亿元。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疑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置换债务有什么意义?
有这种疑问,因为这次是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来置换隐性债务,跟大家想象的财政支出扩大、货币政策提速有差异。
第二,化债能化到老百姓头上吗?
这种疑问也很正常。甚至有人说,这次化债行动是为了缓解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应对经济转型变轨,房地产失速,卖地收入大减所带来的困难,这是真的吗?
这些疑问有道理吗?有道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制度性因素,甚至可以说,我们很多人的观念,都受到了西方经济学流毒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的流毒是什么呢?
有专家说,最近几年中美经济同时遇到困难,其实问题是类似的,全球经济经历长时间的繁荣之后,一旦增长速度降下来,债务压力扑面而来。
美国的解决方法是发债印钱,扩大财政支出,增加政府兼职雇员和临时工,甚至给老百姓发钱。
这就是典型的西方经济学理念,认为经济的源头在于需求端,在于消费。这是凯恩斯主义在美西方盛行几十年之后,带来的惯性思维。
中国的解决方式是加大投资规模,特别是国有资本的投资。
前些年,我们最重要的投资领域是城市建设和房地产,这一轮变成了科技创新与中高端制造业,也就是新质生产力。
所以,2023疫情过后,大家发现,中国突然冒出了一大批优势产业。例如新三样,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这种能力一旦出来就横扫全球,为什么?因为这是举国之力。
那么,美国为什么那么做?为什么只能那么做?我们为什么能够换一种方式?
因为美西方的经济制度下,发债印钱成了最直接有效的刺激方式,其他方式都太慢了。
美西方民选领导人一任只能干几年,他们需要这种快捷而又显性的刺激方式,说白了就是用钱来收买选民。
有人说,那你来收买我啊,欢迎拿钱来收买。这完全忽略了经济通常是长周期的,它的底层逻辑是科技驱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印钱来增加财富。
这就是货币的含义,没有了货,币就会成为废纸。有人说,美元印了那么多,为什么没成废纸?因为全世界都在为它生产货,一旦有人不愿意为美元而生产了,这个体系就要完了。
相比而言,中国的制度性优势是美西方做不到的,我们的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力量很强大,特别是在向全球扩张过程中,央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最近秘鲁的钱凯港,这种工程美国的制度体系已经做不到了,他们只能许诺帮助秘鲁修一段铁路,恐怕这都很难兑现。
再举个例子,今年3月份,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问菲律宾,承诺增加10亿美元的投资,帮助菲律宾发展半导体产业。
请问美国政府能掏这10亿美元吗?或者他们有国有企业能投资10亿美元吗?他们能做的,只能是引导英特尔、AMD这些企业去菲律宾投资,但是资本家的企业说去就能去吗?
就像沙利文所讲的,这几年拜登政府试图引导美国的产业政策,结果把波音、英特尔、三大汽车公司这些企业都搞得奄奄一息。
私营企业一旦被政治绑架,无法做出最具性价比的决策,就背离了它存在的目标。
说回主题,债务置换之后,地方政府能干些什么呢?举3个例子。
1、地方政府有了财政空间之后,一项特殊而又重要的政策启动了。
我们前两天发文《300城大改造!2025中国经济背水一战,从房地产和股市开始了》,3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中村改造,这就是化债化到老百头上了,很多人可以拿到钱了。
2、有专家说,地方政府终于可以增加公共投资了,这将直接影响大量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另外,偿还拖欠工程款,甚至公务员、教师工资,也可以直接增加收入。
3、最重要的是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彻底摆脱对房地产和土地财政的依赖,发展新质生产力。
所以,债务置换之后,未来5年,地方政府就可以甩开膀子再干5年。而这5年,将是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性的5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