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大学,想跟辅导员处好关系,有三件事儿一定不要做,不然很大概率会弄巧成拙。很多学生刚上大学,想要争取班委、入党或者拼奖学金等机会,所以会主动跟辅导员接触,混个脸熟。这个出发点很好,说明你是一个对未来发展很有计划性的孩子。但是学生因为本身社会经验不足,也不清楚学校的红线在哪儿,很有可能弄巧成拙。我前一阵刚跟一个高校的辅导员朋友聊过,给大家总结了三个跟导员相处的禁忌,大家一定要往心里去。

首先,第一个不要通过制造问题的方式来和辅导员相处。我的辅导员朋友之前遇到过一个学生,对他印象很深刻。这孩子本身特别上进,学习能力也很强。为了能在开学的时候成为班委,他加了老师的联系方式,大概是想在老师面前混个脸熟,之后好办事。

他做了一件让人特别无奈的事儿,就是每天去咨询导员一些本来就可以在群里已经说过的东西。这种行为给导员本来就繁杂的工作添了很多新的麻烦。大学跟高中不一样,相信大家都知道。大学的辅导员要管几百个学生,他需要的是能够实打实帮忙的学生,而不是制造问题的学生。如果咱们想在老师那儿留下一个好印象,那就多熟悉熟悉老师在群里发的通知,并且在忙碌的时候主动去帮忙。

第二个,不要泄露跟导员的聊天记录。有些同学虽然到了大学,但还是高中的那套思维,觉得跟老师勤打交道就是一种拍马屁的行为。如果你跟辅导员的关系比较近,咱也没有必要张扬,低调一点儿。不然,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传播一些不实的信息没有必要。而且,影响的不仅仅是你的声誉,学院也会介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必然会减少和你的接触。

第三个,不要给辅导员送一些跟你身份不匹配的礼物。有时候,人太心急,动作就容易变形。有的同学为了跟导员拉近关系,甚至会送一些很贵重的礼物。但我们的身份毕竟还是一个大学生。你这样做不只是不妥,而是踩了教育的红线。绝大部分的老师不仅不会接受,甚至还会有意地疏远你。记住,作为学生,我们送给辅导员的只有这三样东西:感谢的话语、祝福的贺卡、毕业时的鲜花。加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