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箱底”的现代含义大家都懂,旧时的“压箱底”只有女儿结婚才拿出来,有多少人见过?新婚燕尔,新娘子为何要“三天回门”?古代家长的做法太智慧了!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青年男女到了适婚年龄,组建自己的幸福小家庭,是人生之常。男婚女嫁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之一,所以,从古至今的婚礼都注重仪式感。
其间,还流传下许多约定俗成的婚姻习俗。比如,合卺酒、闹洞房、三天回门,还有陪嫁的压箱底……
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碎事”,其实蕴藏着古人的大智慧的——他们给予新婚的,是一组生动形象的“新婚课”。
古婚俗,拜完天地后,一对新人得喝合卺酒。什么是合卺酒呢?合卺酒,即古人的“交杯酒”。
古人的交杯酒为何叫合卺酒呢?这得要先弄清楚“卺”字是啥。
卺,读作jǐn,古代结婚时用作酒器的一种瓢。这种瓢的原材料为瓠瓜,俗称苦葫芦,味苦不可食,多用来做瓢。在古代,结婚时人们用它作盛酒器。
合卺,始于周朝,为旧时夫妻结婚的一种仪式。古人结婚仪式上,会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而又以线连柄,新郎新娘各拿一瓢酒,同饮一卺,象征婚姻将两人连为一体。
喝了合卺酒,就是一家人了,所以,古人成婚又称合卺。
新人喝合卺酒的习俗,在有些地方又演变为喝“团圆酒”,时间一般在正式婚宴结束后,大厨会专门为新人准备一桌酒席,由族中能说会道的已婚女子来主持。
每给新娘子夹道菜,还不忘送上一句美好的祝福。比如,“吃个菜蔸,来个小秃(小秃,意指男孩儿。来个小秃,就是生个儿子)”“吃个菜杆,来个小嵬(小嵬,指的也是男孩儿)”。
这样的“团圆酒”,是有着极强的暗示性的,那就是,既为人妇,接下来就是要承担起为夫家延续香火的重任。
喝完团圆酒后,下一个环节就是闹洞房了。老家有句俗话,叫“新人房中无老少”,说的是,闹新房时,是不受传统礼节约束的,无论长辈还是晚辈,都可以放开了给新人开玩笑。
这样,一是让新娘子能对夫家的亲人有个感性了解,增加感情互动,另外一个,就是闹新房中的主题,与喝团圆酒时的内容是一样的,仍是以夫妻生活相关的。
这样的闹,目的是让新娘慢慢适应新环境,在与众人的调笑中,放下羞涩,为晚间的千金不换的“春宵一刻”作好准备。
众人闹完了,疯累了,便陆续散去,新房才彻底属于一对新人。那么,新婚之夜的高潮就适时而至。
新婚过后,一般的地方都有三天回门的习俗。回门又称归宁,是新婚夫妇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回娘家省亲,夫妇二人双双对对,参拜女方父母,自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这时的新郎见到岳父岳母,就应改口为爸爸、妈妈,为整个婚礼正式收尾。岳父母家还要设宴款待新女婿,有的女方亲戚还要闹女婿。
古人之所以选择小夫妻新婚三天回门,是因为,那时的新婚男女,在婚前是没有交往的,积攒了很久的激情,在新婚之夜突然暴发,新娘子的身体有时会承受不了伤痛的。
所以,这时得给她一个休息、缓冲的时间,回到娘家是最好的休息。因为,古代的婚俗中,出嫁女归宁,在娘家是不能与夫君同房的,这样,她就可以安安静静地睡个好觉了。
另外,三天回门,也是给新娘子与母亲或娘家嫂子们一个私密交流的时间,主要话题,是新娘子这两天的夫妻生活是否和谐。如果两人的相处出了问题,娘家的已婚妇人给出建议与解决办法。
毕竟,那时的人都很封建,这种私密之事,在女子未出嫁前,是很难开口交流的。
为了弥补夫妻生活指南缺失的这一短板,古人还想了一个歪招,那就是在女子出嫁时,娘家会陪嫁一份“压箱底”。
所谓压箱底,中国古代有一种为新婚夫妻进行启蒙教育的实用工具。它或是一种瓷器,有的比拳头还小一些,外形多作水果状,有盖,内藏一对呈交合状的男女;也或是一些画片,上面描绘的也是男女之事。
平时,人们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等到女儿出嫁前,母亲就会把“压箱底”取出来,揭开盖以示女,让她体会“夫妻之道”。
《红楼梦》中写道,丫环傻大姐在大观园假山上捡到“两个妖精打架”的香囊就属此类。因为古代传统文化认为,闺阁之乐极其隐私,不足为外人道,否则便伤风败俗,未出嫁的女子更不宜观看。
所以这些东西虽普遍流传,却总是秘不可宣,以至于丫环捡到一个绣春囊竟引发轩然大波,造成贾府主子抄检大观园的行动。
而现代人所说的“压箱底”,一般是指看家的宝贝,或者压在箱底的值得珍惜或珍藏的有一定意义的物件,又比喻把看家的本领都用上了。
在结婚这件事上,古人可谓是煞费苦心,从合卺酒、闹洞房、三天回门,到陪嫁的压箱底,无一不包含着巨大的爱心与善意。
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有些事情,人们在婚前就已经轻车熟路了,新婚就变得没有那么神秘与恐怖了,所以,作长辈的再不需要如此大费周折了,这些陈规旧习才逐渐被现代人所抛弃。
(图片来自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