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中成药处方审核要领》已经出版了,京东当当等各大网点有售。上一期,我们给大家讲了细化审方标准的内容,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今天呢,我们再来讲本书的特色之二,那就是审方的共性化和客观化。
新书封面
(一)
首先,来看审方的共性化。
什么是审方的共性化?就是对一类中成药,或者一类疾病,采用相同的审方策略。
比如说, 所有的感冒类中成药,在适应症审核上,都采用完全相同的策略。那就是,无论中成药的说明书有没有明确提到“上呼吸道感染”,只要在感冒中成药的处方诊断中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就可以视为合理诊断。
因为临床实践中,通常用“上呼吸道感染”来指代普通感冒嘛,二者可以视为等价诊断。
又比如说, 所有的通便类中成药,在疗程审核上,都采用完全相同的策略。那就是,只要中成药说明书没有明确界定,那么,当这个通便类中成药属于行气导滞类或泻热攻下类时,疗程就是3-7天。而当这个通便类中成药属于温阳类、益气类、养血类、滋阴类时,那就是2-4周。
因为虚证和实证是不同的,补法和泻法也是不同的。
当然,这种共性规律,是在初步分类基础上的共性规律,并不是盲目的一刀切。
共性规律(图源网络)
再比如说, 所有的标注“消渴”或“糖尿病”的中成药,在重复用药审核上,都采用完全相同的策略。那就是,只要是治疗同一证型的糖尿病,同时又有超过50%的成分重复的,就直接界定为重复用药。
按照这个思路,芪蛭降糖片和芪明颗粒的足量联用,十味消渴胶囊与降糖甲片的足量联用,都可以定为重复用药。
而芪蛭降糖片与降糖甲片的联用,虽然也有超过50%的成分重复,但是治疗的不是同一证型,所以可以不定重复用药。实际上,芪蛭降糖片的功效特点是水蛭的活血,而这一点是降糖甲片完全不具有的,所以在适当的用量配合下,两者是可以联用的。
当然,这种共性规律,还可以做得更为广泛,在所有治疗同一疾病的中成药联用时,都可以用这个思路来判断。
好,这就是我们说的审方的共性化。
为什么要做共性规律?
第一个原因,处方审核是一个精细化要求一般、但快速化要求高的工作,共性规律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才能给临床灵活治疗留下空间。所以,处方审核与药品遴选不一样,药品遴选是以个性化为主的药学工作,而处方审核则是以共性化为主的药学工作。
当然,建立共性化的规则,并不比开展个性化的研究容易,有时候甚至更难。
第二个原因,共性化的规则是一视同仁的,比较好解释。哪怕目前的这个规则不完善,也是对所有药品的不完善,不是对特定药品的不完善,这一点非常好。
其实,医保也应该是这个思路,只管共性规律,留有余地,留下空间,不要把临床管死了。
医保控费也需要共性规律(图源网络)
(二)
接着,我们来看审方的客观化。
什么是审方的客观化?就是把所有的审方策略,都尽可能地说清楚,越清楚越好。
比如说,等价诊断的判断方法,什么样的诊断能算说明书适应症的等价诊断? 这是可以客观说清楚的 。那就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或者不同的中成药类别,尽可能说清楚。
说明书有“咽喉肿痛”、“热毒壅盛”记载的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写“急性扁桃体炎”算不算等价诊断?写“喉痹”算不算等价诊断?写“风热袭表证”算不算等价诊断?其实都可以算。
所以,等价诊断的问题,不能再耽搁了,必须要明确地说清楚。说清楚的意思,不能单凭专家的主观经验,而是必须有一个较为成熟的客观的判定标准。这个客观标准是一定能找到的,马上北京和深圳两地就要联手,启动这个共识。
又比如说,特殊人群选药遇到“慎用”的客观评价方法,也需要明确。 简单地说, 除了说明书明确标识“禁用”和“忌用”的不应使用之外,遇到“慎用”是需要区别对待的。
对于说明书标注“慎用”的中成药,如果医生不是中医师,或者医生没有该类中成药在慎用人群身上的使用经验,又或者医生没有接受慎用人群使用的培训或者经验传承,又或者是患者的慎用疾病管控得特别不好,又或者是有更为安全的替代品种,那么,这个“慎用”其实就等同于“禁用”,基本不该用。
简单地说,只有知道啥样的慎用人群能用、啥样的慎用人群不能用的中医师,给慎用人群开这个中成药才是合理的。
听起来很绕口,但意思大家都明白。好比我们说,骑自行车不应双手撒把,但当你知道啥样的车况和路况能保证双手撒把不翻车的前提下,你才敢在某些时候爽一下。如果你不知道,那撒把就意味着摔跤。
客观标准(图源网络)
再比如说,十八反十九畏的客观审方标准,在这本书里也尽可能写清楚了 。主要内容就是二点,其一,所有的中成药之间的十八反十九畏,不直接视为配伍禁忌,而是分类提示其风险。其二,不管是否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只要是两个含毒饮片中成药联用,就分类提示其风险。
具体原因,我们在今年发表的《十八反十九畏理论的分层分类认识及其用于临床安全风险评估的药学专家共识》里面讲的很清楚,大家可以去看。当然,找个时间,我们也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共识。
好,这就是我们说的审方的客观化,主要就是审方标准的客观化。
为什么要做客观化工作?原因很简单,客观化的初衷并不是简单的统一标准,而是想把很多模糊的、模棱两可的东西尝试说清楚,哪怕这个说法不够完善,这种阐释和阐明也是很有价值的。
有观点说,中医的理论就是一种主观经验,就是说不清楚的,就是需要自我体会的。这一点,我不赞成。我认为,中医理论从一开始就是非常清楚和精确的,否则也不会有“巳亥之岁,终之气,其病温厉”的记载,也不会有“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的记载。
所以,不是中医理论说不清楚,而是描述中医理论的人,没把理论说清楚。道是清楚的,是传道者没有把道传清楚。这里面的问题,不是口才的问题,而是认知的问题。
道与传道(图源网络)
认知,是一切不清楚的总病机,解决了认知问题,一通百通 。但是要想实现认知的跨越,不是看几本书听几次课能学会的,也不是做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能理解的,而是需要思想的革新和思辨的哲学,此处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有声,我们所谓的学习,终究还是太肤浅了。
希望大家多读几本哲学书,多读毛选。看懂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看懂了寒热并用型中成药。看懂了红军决心北上抗日,也就看懂了中医药最需要的不是总裁班和Lancet,而是坚决改变不合理的用药,切实提升常见病和难治病的疗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