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归属不同,父母行为模式大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对孩子归属的认知不同,于父母而言感觉也是完全不同。

若归属父母:

孩子需要一个伟大、有爱、有力的人来看护, 这个人便是妈妈。可是随着孩子成长, 父母就把孩子当成了私有财产。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不听安排, 有你好果子吃”,“为什么我不管别人只管你呢?”“你要不是我的孩子, 我能说你吗?别人怎么不说你呢?” 这些父母在行为操作方式上,已然将孩子纳入荷包,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了。

父母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有何弊端呢?

1. 热衷于掌控孩子,一旦失控,便产生焦虑。

妈妈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行为投射的本质就是掌控,一旦难以掌控,便会产生失控感,继而产生焦虑。在众多亲子成长案例中普遍存在同质化倾向, 孩子一旦有什么问题, 妈妈就崩溃坍塌不知所措。因为孩子一出生就占据了她大部分的时间, 孩子就是她的方向, 妈妈们较少考虑自己的未来和自己的生命发展。父母终有一天还是要跟孩子分离, 但是父母不愿意面对这个真相, 想占有更多。如孩子不断奶、不分床, 看似是孩子不断奶, 实则是父母的依恋不断奶。最后与孩子相互绑架,相互折磨,相互焦虑。

2. 父母失去自我,与孩子界限不清。

很多父母安排孩子上各种兴趣班, 挤压孩子的玩乐时间, 忽略学习效率与吸收度, 成绩不理想便焦虑便躁郁!大家不妨试想一个场景, 一棵树, 一根藤, 吸收营养的藤牢牢地缠在粗壮树上。父母如藤孩子如树, 我为何缠你?我为你好。这样的心理设定更容易催生父母们牺牲自我, 当我们不自觉地将孩子纳入父母私有财物库时, 我们太容易和孩子失去界限, 界限的模糊意味着爱的远离, 孩子的优秀成了你炫耀的工具, 你就想掌控他, 让他越来越“好”, 这样的好是被动的好, 并非孩子主动拥抱接纳的好,所谓“为谁辛苦为谁甜”,最终除了父母自我感动外,收效甚微。

3. 剥夺孩子的梦想,孩子失去自我。

父母希望孩子成为另一层面的“别人家的孩子”, 他优秀、他比别人强、他符合我对他成长的预定与规划,父母不自觉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 将自己未实现的人生理想,宏阔愿景交由孩子去完成,接替衣钵去实现,把孩子当成了自我价值感实现的路径, 剥夺了孩子自己的梦想,让孩子失去自我。一旦孩子无法完成,那就是他不够努力、不够认真,完成意愿的强力叠加与捆绑。妈妈们在心里暗暗说道:”我含辛茹苦还不是为你好!”自私到完美的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归属老天:

若把归属权交给老天,设定的模式是父母帮着老天照管孩子,这时的父母是否多了一丝敬畏与感恩之心?还会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吗?是否会考虑老天想让孩子成为什么,孩子的愿望是什么?父母会觉得,孩 子是老天的,他肯定有他独特的部分和使命。作为父母来说对孩子更多的会是尊重和允许。孩子与我们的使命不一样,他的未来也与我们不同。正所谓“道法自然”,按照自然之道成长,该 播种就播种,该浇水就浇水。正如养花,花期习性不同,对外界获取成长要素不同,它的绽放也不同。父母保持理性和孩子成长的客观认知,意义重大。《圣经》传道书 3 章:“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 尊崇万物时序,寻得自然之法,养育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应该如何做? 一个生活品质好, 有自己的事业与兴趣点, 幸福愉悦的妈妈会坚信孩子一定会过好, 情感丰富状态饱满, 她对孩子没有过多的掌控欲望与要求, 关注点更多的是孩子内在的精神建设与格局视野。相反, 一个过得不好的妈妈就会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盼望孩子成功。父母在与孩子发生摩擦冲突时常会撂下一句:“我管不了你,我再也不管你了!”我多么渴望这句话是真的呀!但戏剧性的转折在于很多妈妈只是嘴上一说, 遇到类似事件这句话重复上演, 没有真正划清与孩子之间的界限。这样的语言毫无意义。父母养育孩子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活好自己, 爱满自溢,孩子自然会跟随父母活出精彩的人生。活好自己,并非对孩子不管不顾,而是要明晰界限,做好家庭建设。每个孩子都是心理学家,有自己的接收雷达,有独特的鉴别与筛选系统,都拥有向上向美的天性。如何帮助孩子支撑起来,变得更为阳光灿烂?关键是要为孩子树立广阔的人生格局,为人父母给予的土壤不贫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父母问:我太爱自己是不是自私?

真正地爱自己并非自私。

何为自私?“自私”的概念通常包含于“自我中心”里,基于个人利益需求做出的行为及反应,个体面临自己利益与对方冲突时,会不计对方损失,以满足自己利益为主;

自私的人并非缺失爱他人的能力,而是爱容量不够,被爱不够。

当一个孩子只有一颗糖时,会不会分享给他人?若孩子不分享,不明实情的人通常会指责孩子自私。然而当你发现孩子有五颗糖时,无须多言,孩子自会分享,这就叫爱满自溢。

当你的爱容量储蓄满格, 当你被爱的体验有了量的积累,你的全身自会散发 出融融的爱的光芒,好似移动能量释放器,拥有的安全与自信,关爱与力量自然会分享给他人。

自私是狭隘的小我认知,某一侧面体现了内心匮乏,说明身体心灵的自我观照远远不够, 是挤压, 是勉力支撑, 是狭小的遮雨片间。

当你的爱匮乏的时候, 你爱孩子就是控制了, 因为自我枯竭无从输出, 你的爱就是索取。若妈妈喜悦, 孩子会想妈妈过得这么喜悦、幸福, 我也要过得幸福!爱溢出来的部分叫分享, 唯有溢出的这部分才是最为纯粹的爱。

本质是正极能量的传递与流动, 是爱的滋养, 无功利无目的地不求回报, 体现了人类拥有的最为高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