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红楼梦学刊》主编。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特别是《红楼梦》研究。编著有《话说红楼梦中人》《燕园话红楼——红楼梦中人》(合著)、《惠新集——红学文稿选编》《漫说红楼》《曹雪芹与红楼梦研究史事系年》《非遗碎墨——张庆善非遗保护文集》及《〈西游记〉校点注释》《中国历代中短篇小说传世之作·唐代卷》选注、《跻春台》校勘整理等。
张庆善讲座现场
(清)孙温绘《红楼梦》
编者的话:
近日,“中国红楼梦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新时代中国红学三大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红楼梦》在新时代的学术价值与文化内蕴。在星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星空中,《红楼梦》是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峰,具有永恒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穿越百年,《红楼梦》仍如黄钟大吕,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激荡,仍有无数“红迷”在红楼中人的故事里思考人生,感悟真善美。本期讲坛邀请张庆善先生讲述当下我们如何品读、感悟《红楼梦》之美。
《红楼梦》是一幅多彩的生活画卷
为什么要读《红楼梦》?当然是因为它的伟大。毫无疑问,《红楼梦》是一部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伟大文学经典。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正是由文化经典支撑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决定着中国人的基因,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走到哪里,我们都需要《论语》,也需要《红楼梦》。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有疑惑,今天讲要坚定文化自信,讲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楼梦》有什么关系?确实,《红楼梦》的时代距离我们今天太远了,但伟大的文学经典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因为它是活的文化源泉。今天之所以还需要《红楼梦》,还要读《红楼梦》,就在于《红楼梦》以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生活画卷。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听到了鲜活生动的语言,感受到了人情世故、世态炎凉,而且通过阅读《红楼梦》帮助我们深刻认识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总而言之,阅读《红楼梦》既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又能加深我们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红楼梦》对于中华民族是不可或缺的,具有永恒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我们知道,毛泽东同志喜欢《红楼梦》,在一些文章和很多场合多次谈到《红楼梦》,评价非常高。1956年4月25日,他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国“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当然,我国在文学上有许多伟大的作品,比如《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元曲;我们有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比如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等。毛主席之所以这样讲,我想,意在强调《红楼梦》的伟大,从中看到《红楼梦》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红学大家冯其庸先生有这样一个观点:应该把喜欢不喜欢《红楼梦》、读没读过《红楼梦》作为衡量中国人人文素养的标志之一。凡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都应该读读《红楼梦》。《红楼梦》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太重要了。清末有一位大诗人黄遵宪,他当年出使日本,与日本友人“笔谈”《红楼梦》,对日本友人说:“《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至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大学者王国维也说过:“苟知美术之大有造于人生,而《红楼梦》自足是我国美术上之惟一大著述。”另一位大学者梁启超则说:“《红楼梦》隻立千古”。
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也是我们需要读《红楼梦》的理由之一。《红楼梦》的伟大,《红楼梦》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可或缺,还在于它是许多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人文素养,加深人生体验,提高人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命的能力。大作家林语堂说,你想了解中国人的脾性吗?很简单,只要问问你喜欢林黛玉还是薛宝钗。《红楼梦》就是这样具有神奇的艺术魅力,《红楼梦》就是这样不可思议。
如何读《红楼梦》
怎样读和如何评价《红楼梦》,一个简单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把《红楼梦》看作是什么。在我看来,把《红楼梦》看作是小说、是文学作品,还是作者的自传或是清宫秘史,这是读《红楼梦》、研究《红楼梦》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红楼梦》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在广大读者心中有着不同寻常的魅力,在许多人那里更有不同寻常的解读。我们都知道,《红楼梦》是一部小说,可说它是小说吧,却有不少人包括著名学者、专家常常不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读、来研究,似乎《红楼梦》中隐藏了多少清宫秘史和曹家故事,甚至认为《红楼梦》一字一句都非闲笔等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作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一些人看来,唯有这样看《红楼梦》,才能显示出《红楼梦》的价值和伟大;唯有这样研究《红楼梦》,才是真学问。
但我始终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不在于它其中隐藏了多少“秘史”,而在于它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在于它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通过这些人物的生活、爱情、人生悲剧,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鞭笞,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人性以及未来的思考。所以《红楼梦》才对于我们具有永恒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那么,《红楼梦》是不是一部主要讲爱情的小说呢?也不是。宝黛爱情故事,是《红楼梦》中最感人的故事之一。我们看《红楼梦》会发现,它的故事实际上是有两条线索在交织地发展,一条是家族的衰落,一条是年轻人的悲剧,这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地交织在一起。
说到家族的衰落,《红楼梦》一开始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贾府,就已经是处于衰落的趋势,只不过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红楼梦》中说有“四大家族”,即贾、史、王、薛,其实主要写了一大家族——贾家,包括荣宁两府,其主要人物有:贾母、贾赦、贾政、贾珍、贾琏、王熙凤等。作者虽然仅写了一个贾府的困境、矛盾和衰落过程,却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社会、封建宗法家族的种种矛盾和危机,展示出封建贵族家庭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中还揭示了一批年轻人的悲剧,特别是年轻女儿的悲剧。富有同情心的曹雪芹,原本想为众多女儿建造一个世外桃源——大观园,让他们和宝玉一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伴随着贵族家庭的衰落、诸多矛盾的爆发以及大观园以外污浊气息的侵蚀,他精心建造的女儿国遭到了毁灭。这既是贾宝玉的悲剧,是女儿的悲剧,更是美的毁灭,也是曹雪芹的期待和理想的幻灭。
宝黛爱情无疑是《红楼梦》中最感人的故事。几百年来,宝黛爱情成为忠贞、痴情、生死不渝的代名词。为什么宝黛爱情那样感人至深?正是因为他们是那样在意爱、珍惜爱,在意情、珍惜情。同以往的古典小说描写爱不一样,宝玉黛玉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思想基础之上的爱,是彼此心心相印的爱。黛玉的丫鬟紫娟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说的就是宝黛爱情。这不仅在那个时代,即使是当下时代,也是爱情的真谛。
我认为,解读《红楼梦》的一大关键是认识贾宝玉。在他身上,有两件东西非常珍贵:一是率真,二是情真。在《红楼梦》中,除林黛玉和他的小厮茗烟外,其他人都理解不了贾宝玉,包括他的祖母、父母,以及周围的许多人。贾母说这孩子是不是投错胎了,原来应该是女孩子;他的母亲王夫人说他是“混世魔王”;在薛宝钗等人的眼里他则是“富贵闲人”“无事忙”。贾宝玉的言行举止,确实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不合时宜,但他不是封建社会需要的接班人,而是封建贵族家庭的掘墓人。作者塑造了这样一个人,表达了对自由、对平等、对未来的向往。
无论是宝玉的率真、黛玉的情痴,还是宝钗的城府、熙凤的泼辣……曹雪芹都写得那样生动逼真。这种“真”,是作者描写得真,是作者真实感受的结晶,所以会让读者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和震撼。《红楼梦》确实是值得琢磨的,也经得起琢磨。因此,我们读《红楼梦》就如同咀嚼自己的人生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读《红楼梦》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可以加深我们对生活、对人物、对生命、对爱情的认知。当我们真正读进《红楼梦》的时候,《红楼梦》人物的生活和人生感受,就会与我们的人生感受产生心灵的共鸣。
学者大家眼中的《红楼梦》
《红楼梦》的伟大,还在于它在艺术上取得的伟大成就,《红楼梦》是一座不可企及的艺术高峰。
对许多读者来说,《红楼梦》似乎不是一部以故事情节见长的小说,它没有《三国演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也没有《西游记》《水浒传》许多曲折惊奇的故事。它大多是描写生活中的平常故事,而小事情却有大意义,创造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红楼梦》的伟大正是在这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中,写出了令人惊心动魄的社会悲剧、家庭悲剧和人生悲剧。王国维认为,《红楼梦》突破了中华民族追求团圆的传统思维模式,创造了“彻头彻尾之悲剧”,这在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鲁迅曾这样评价《红楼梦》的价值和成就,他说:“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是鲁迅对《红楼梦》的高度评价,特别是“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的评价,道出了《红楼梦》对中国文学的特别贡献。怎么理解鲁迅所说的“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我以为是《红楼梦》的独创性和开拓性。真正的文学大师和文学经典,必定会给人们带来过去所没有的新的东西,必定会对民族和时代的文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曹雪芹和《红楼梦》就是这样的文学大师和文学经典。《红楼梦》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反映与剖析,对传统思维模式的突破,在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诸如生动的人物塑造、独特的叙述视角、神奇的布局结构、鲜活的语言艺术等,为中国小说的发展建立起新的典范。《红楼梦》的产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树立起一块伟大的丰碑,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纪元。
著名红学家何其芳认为,《红楼梦》是“一部用散文写就的伟大史诗”,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峰,是“整个世界文学史上也为数不多的伟大作品。”(《文学艺术的春天》序)他指出,《红楼梦》“以十分罕见的巨大的艺术力量,描绘了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复杂和天然浑成的封建社会的生活的图画,塑造了可以陈列一个长长的画廊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和典型人物……它又描写男女青年纯洁美丽的爱情,描写了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奴隶们的反抗,描写了他们对于合理的幸福生活的追求;这些描写是这样重要,它们成为全书的突出的内容,并从而使全书闪耀着诗和理想的光辉。”(《论〈红楼梦〉》)何其芳在评价《红楼梦》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的时候,始终着眼于把《红楼梦》与《战争与和平》等伟大的世界级的文学经典比肩,他说:“在文学理论上被归入史诗类的小说,它固然可以有契诃夫的那种顷刻即可读完的短小而深刻的作品……但按照小说的特性来说,它是更长于表现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正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一样,《红楼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小说这一形式的性能和长处,因而成为我国古典小说艺术发展的最高峰。长篇小说本来是容量最大的文学形式。但像《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那样展开了异常巨大而复杂人生图画,而又艺术上异常成熟,却是世界上极少出现的天才才能创造出来的奇迹。”(《论〈红楼梦〉》)“在人物的塑造上,或许因为我们是本国人吧,觉得《红楼梦》里面写得使人永远不能忘记的人物,好像比较《战争与和平》或者《安娜·卡列尼娜》还要多一些。并不是每一部著名的作品都能够创造出一个在生活中流行的典型人物的。《红楼梦》所创造的却不止一个。”(《论〈红楼梦〉》)
有人说,《红楼梦》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艺术成就的视角看,《红楼梦》写人物确实是天下第一,独步千古,古今中外无出其右者。一部《红楼梦》,曹雪芹写了几百个人物,其中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不少于几十人,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无论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主要人物,个个特征鲜明、栩栩如生。即使不那么重要的角色如一个小丫鬟、一个下等仆人,曹雪芹寥寥几笔,就能使这个人物跃然纸上,令人难忘。脂砚斋评价《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时说:“摹一人,一人必到纸上活见。”真是这样。《红楼梦》中不仅写出了人物的鲜明性格,还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正如鲁迅所说“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这充分显示出曹雪芹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这在中国小说艺术上同样是巨大的突破。
《红楼梦》在艺术上对“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是多方面的,除人物塑造、语言艺术、结构艺术等之外,还有很多,如独特的叙事方式、诗意般的艺术风格、象征的表现手法等。《红楼梦》的价值正是体现在这许许多多独特性和开拓性上,正是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才建立起这不可思议的“红楼梦”艺术世界。
毫无疑问,《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它和唐诗、宋词、元曲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如同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这样一部伟大的文学经典,我们怎么能不读呢?《红楼梦》确实值得读一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