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关注地理图文

专业高考地理备考

每日更新坚持11年

地理知识集合汇总

淄博烧烤爆红背后的地理知识

2023年万象复苏,

几个不知名的中小城市,

异军突起。

狂飙的江门、早安的隆回,

却都火不过

烧烤的淄博。

关于淄博

1

地理位置

淄博位于山东中部,南北狭长,南北最大纵距151千米,东西最大横距87千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淄博地理位置图

2

地形

淄博市南依泰沂山脉,北濒九曲黄河。地势南高北低,南北高差千余米。

▲山东地形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地形图

以胶济铁路为界,以南大部分为山区、丘陵,岩溶地貌发育;以北大部分为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土地平坦肥沃。

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分别占市域面积的42.0%、29.9%和28.1%。

▲淄博市地形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淄博市地形图

3

气候

淄博市地处暖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

▲淄博在中国气候图中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淄博在中国气候图中的位置

多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年平均气温12.5℃~14.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9.3~2523.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90~210天。

▲淄博四季气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淄博四季气候

4

水文

主要有沂河水系的沂河,大汶河水系的柴汶河、汶河、牛角河,弥河水系的三岔河,小清河水系的淄河、孝妇河、乌河、东猪龙河、涝淄河,支脉河水系的支脉河、北支新河。黄河与小清河为过境河流。

▲山东省流域分布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省流域分布图

全市主要有马踏湖、大芦湖2个湖泊,湖区面积1491公顷。

淄博市内的地下径流,由于受地貌、岩性、构造因素的制约影响,一部分以天然泉的形式,沿构造破碎带和碳酸盐岩类与上覆弱透水层的迭夹带上升溢出,形成许多岩溶地下水上升泉群及其他岩组泉群。泉群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常年涌水,水质良好。自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加之干旱年份偏多,多数泉群干涸消失,少数涌水量大减或呈季节泉。

5

自然资源

历史上淄博市矿 产资源比较丰富,全市发现矿产 50种(含亚矿种),已探明储量 的28种(含亚矿种)。

受成矿地 质条件的制约,主要矿产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油气资源分布在北部(为胜 利油田的一部分);铁矿集中蕴藏在中部(金岭铁矿区及东南端(韩旺铁矿区);煤、耐火黏土、铝土矿及部分重要非金属矿 产分布在中部及南部地区。矿泉水主要分布在淄川区、临淄区、 沂源县。在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 中,全市列入省储量平衡表的矿产地168处。

资源枯竭城市的奋力一搏

1

曾经的“上海”

淄博,在中国算作四五线城市。人口不少,GDP不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象不到,3000年前的淄博,竟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人口规模高于更有名气的“汉长安城”。

该怎么理解那时的淄博?可以说——上海,是过去的淄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淄博作为曾经的商业都会,也是中国早期制造业的基地。从周至西汉临淄城一直是,全国八大手工业中心、三大商品集散地。

近现代中国工业,淄博地位显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近代工业化的沉淀,新中国成立后,淄博较强的工业基础,使它更是创造了数十项全国工业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资源枯竭,被“掏空”的城市

淄博烧烤红遍全国,其背后却是一部中国城市转型的艰难岁月。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淄博与其他资源型、老工业城市一起,被边缘化,成为被“掏空”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淄博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为主,比例占到70%,而其中又有80%为重化工业,对传统工业、重工业的过分依赖,导致以旅游、互联网为主的新兴产业很难发展。

如今更是全国唯一一个集资源枯竭、独立工矿区、城区老工业区三者为一身的城市,想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说是难如登天,最大的希冀是国家战略。

但黄蓝两大国家级战略环淄博而设,京沪高铁、环渤海高铁绕淄博而行,曾经的“鲁老三”变得“无足轻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时间的“边缘化”,淄博的“光辉”早已散去,未曾想到的是,一场烧烤,将它重新拉到舞台中央,再次站到聚光灯下,万众瞩目。

关于烧烤

1

烧烤食材

(1)西北的牛羊肉串是全国烧烤的启蒙,羊肉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推荐榜内都占据榜首。

(2)比起其他地区,腰子、鸡爪、鸡架这些“边角旮旯”的食材在东北更受青睐。

(3)华北烧烤融合了许多地区的烧烤特色,人们的包容度也高。华北人民也实在的很,吃饱很重要。配菜中的方便面和烧烤中的面包片、馒头片排名均很靠前。淄博不仅能撸串,更能抹着蒜蓉辣酱撸饼。

淄博烧烤三件套:小饼、小葱、酱

(1)山东是我国第二大小麦生产大省,淄博小饼用山东本地产的优质小麦烙出,成为了淄博烧烤的灵魂所在。

(2)山东是生产大葱的地区,葱作为淄博的地方特产,一直以来被当地人所喜爱。而淄博烧烤在烤制过程中会将新鲜的葱姜蒜搭配食材,搭配出了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华东地区对生蚝、鱿鱼等更加偏爱。在华南,生蚝也超过了羊肉串,成为烧烤食客心中top1。

(5)华中地区的烧烤以湖南为代表,湘西小串腌制讲究,一口一串。在湖北,小龙虾遇见烧烤,就变成了烤虾球。

(6)西南地区烧烤以小串为主,可分川渝、云贵两种类型。宜宾的“把把烧”遍布全国,乐山的烤鱼片搭配鱼骨汤堪称绝杀,西昌的猪鼻筋绝对忘不了;烤脑花是重庆烧烤的典型代表。云贵地区香料五花八门,辣椒与折耳根是云贵烧烤的灵魂,“昭通小串”、“建水烤豆腐”都是叫得出名字的招牌美味。

▲中国烧烤食材分布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烧烤食材分布图

2

燃料

中国的木炭共有三种适合烧烤:原木木炭、机制木炭、工业焦炭。

原木木炭也分果木和杂木之分,果木就是苹果,梨,山楂等的硬质木材烧烤,味道比较好,而杂木包括杨,槐,松等其它软木烧烤味道一般。

▲烧烤木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烧烤木炭

淄博烧烤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淄博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煤炭的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烤肉,因此淄博烧烤就应运而生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淄博烧烤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美食,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可谓: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

器具

(1)新疆烧烤所用到的炙烤器具更多的是就地取材,其代表性的烤炉和馕坑都颇具西域风情。

新疆羊肉串多以新疆随处可见的红柳枝做签子,就地取材。在烧烤中红柳中的油脂不仅可以除掉羊肉的膻味,还会把红柳树特有的香味散发到肉里,风味更为独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红柳烧烤(红柳又叫多枝柽柳,它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最为常见的植物,也是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之一)

(2)在辽宁锦州,车条串成为烧烤的特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锦州很多自行车厂都倒闭了,大量的铝铁车条被废弃。烧烤店就用低价购入这些车条,消毒加工,做成烧烤的签子。和竹签子比起来,辐条价格低,而且因为导热性能好,肉熟得更快,味道也更好。

▲锦州用车条做烧烤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锦州用车条做烧烤串

(3)所谓“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淄博烧烤吃起来可谓是仪式感满满。淄博烧烤与其他很多地方的烧烤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淄博是为数不多的保留着用独立小炉纯碳烧烤的城市之一。在淄博烧烤中,每桌都会标配一个小火炉,服务员将七八分熟的烤串送到桌上后,顾客需要自己再加工。

▲淄博烤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淄博烤炉

4

露天烧烤对环境的影响

(1)PM2.5:2018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刊载了一篇学术论文,研究了露天烧烤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该论文指出,对比其他烹饪方式,烧烤释放的PM2.5浓度是最高的,室外烧烤的微颗粒浓度是城市大气里的10——100倍,尤其对周围15米以内的空气质量影响很大。

(2)烟尘、烟气、有害成分:露天烧烤使用的燃料多数是焦炭,木炭会产生很多的煤烟和其他烟尘。烧烤的过程会有肉类的油脂和碎的肉渣掉下来,烧焦后产生烟尘;各种各样的调味品燃烧的时候也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烧烤废气排放除了包含一般性污染物,还包括苯并芘等有害成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露天烧烤大多在夜晚出摊,而夜晚由于地面降温快,会出现逆温层,大气不易流动,会加剧空气污染。

(3)露天烧烤的通宵经营、聊天吵闹声嘈杂、垃圾遍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一把火,让淄博烧烤爆火

1

产品质量和特色

淄博烧烤有着独特之处:“小串+小饼+小葱”的灵魂吃法。淄博地处山东,小麦、小葱原料优质,小饼和大葱灵魂搭配,烧烤还是那个烧烤,但是当烧烤和具备独特山东味道的小葱、小饼结合在一起时,淄博烧烤的特色就已经足够鲜明了。加上在外部形象上“一桌一炉一卷饼”的独特仪式感,让淄博烧烤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淄博烧烤的走红,体现了消费者对“在地文化”的追求,乐于体验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

2

网络宣传助力

借助短视频的传播,淄博烧烤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淄博烧烤在社交媒体上火爆出圈,“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淄博烧烤店主苦口婆心劝退排队顾客”“淄博烧烤店老板娘为赶高铁小伙1V1烤串”等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以至于有网友调侃称,“上一次淄博这么热闹,还是战国时齐桓公开五霸峰会”。在多个视频平台,“淄博烧烤”话题内短视频播放量高达28.1亿次;在购物平台上,“淄博烧烤”相关搜索也登上热搜榜单。

3

政府和群众的支持

今年3月“淄博烧烤”话题频登网络热搜后,淄博市政府就已开始谋划布局,快速打出烧烤政策“组合拳”,如开设21条烧烤定制专线、发放烧烤消费券、设立淄博烧烤名店“金炉奖”、成立淄博市烧烤协会、发布淄博烧烤地图、举办淄博烧烤节庆活动等。政府搭台,百姓唱戏,“淄博烧烤”这一文旅IP热度不减的背后,正是淄博数十年优化营商环境的厚积薄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应对疯狂涌入的游客,淄博可谓全城联动,连夜修路、增加观光车、打通景点通道、增开“淄博烧烤专列”、文旅干部上车服务,开展烧烤零工季招聘活动、有地区甚至对商家开展了星级评定…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接住这火爆的流量。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淄博的产业转型

淄博是全国唯一涵盖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老工业基地三种类型的城市。

曾经,产业结构重、发展层次低、环境质量差等困扰着这座城市。近年来,淄博将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淄博市烧烤协会会长陈强谈及,淄博烧烤火了之后,淄博市委书记马晓磊专门有个批示,希望将淄博烧烤打造成像兰州拉面、沙县小吃一样的地方性品牌,成为淄博的城市IP。

因为烧烤而带来的对淄博产业机遇、经济潜力等其他方面的关注,因此而吸引更多创业者、企业家、资本的聚集,为淄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淄博的商家诚信经营,不缺斤少两;市民自发地把周末的就餐位置让给远道而来的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淄博烧烤的“火”是淄博全城上下齐心,双向奔赴,共同打响了“淄博烧烤”这一名片。

淄博则没有在热度中失去理智,反而竭尽全力,只为给客人行方便,甚至遇到外地车牌加塞,淄博人也会乐呵呵给客人让位,就连那喇叭也不舍得按下去,生怕吵到客人。

这不,五一黄金周来了,淄博竟成了最令国人向往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发,让我们寻找下一个“淄博”。

甘肃麻辣烫中的地理知识

热点解读

Part.01

“甘肃天水麻辣烫”近日频登各大网站热搜榜,网友纷纷点赞并喊话:“建议全国推广!”在甘肃省会城市兰州,麻辣烫早已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在点评网站搜索“麻辣烫”三个关键词,本地共有约11583个结果,点开地图发现,大大小小的麻辣烫店遍布兰州市的各个大街小巷。这道美食早已融入了兰州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相关数据显示,近两周天水辣椒面、定西土豆等土特产品的成交额环比增长均超100%,3月以来天水景区门票相关订单量同比增速216.8%,城市消费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理视角看甘肃麻辣烫

Part.02

一碗碗看似简单的麻辣烫,实际上是对甘肃农业发展的全面展示。天水甘谷辣椒、定西土豆、榆中高原夏菜、张掖食用菌、陇南黑木耳……这一碗麻辣烫,如果用农业地理的视角打开,真的是精彩无限。

1.辣椒

这里的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回暖迟,秋季降温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4℃,年日照2981.6小时,年积温3127℃,平均降水量173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均日照2878小时,全年无霜期147天-153天,适宜种植辣椒。这里的红辣椒外观形状整齐均匀,果面油亮光洁,果实呈深红色,颜色均匀,果皮厚,韧性强。

辣椒的地理优势总结: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辣椒肉质肥厚,品质优良;生长期光照充足,作物光合作用充分,辣椒色泽红亮;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产量高;土地面积广大 适宜专业化种植和晾晒加工;有灌溉水源保证,利于高产和稳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花椒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属中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区,日照充足,气候温暖,在全区海拔900—1800米之间的广袤区域内,十分适宜花椒树的生长、挂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椒生长习性为喜光、喜热、耐瘠薄、耐干燥、喜沙质土、沙壤土、壤土,喜中性偏碱土;喜水不耐涝;喜农家肥、氮磷钾硼肥,最佳适生区为海拔1150—1850米的阳坡或半阳坡地带。武都区地貌属南秦岭高中侵蚀、剥蚀构造山地。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岭与河谷相对高差在1000—2500米之间。

3.土豆

临洮马铃薯,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临洮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雨量较少。全年太阳辐射量139.76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气温7.2℃,七月最热,极端最高温度36.1℃,极端最低气温-29.5℃,最大年均气温8.4℃,无霜期80-190天。年均降雨量475.1毫米左右,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总降雨量的70%以上,这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非常适合“临洮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蔬菜

兰州市榆中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腹地,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是天然的绿色蔬菜种植区域,被称为"高原蔬菜之都",有"兰州高原夏菜"特色产业。这里种植的蔬菜有芹菜、散花菜、西蓝花、花椰菜、甘蓝、笋子、娃娃菜等30多个品种。

5.食用菌

甘肃张掖,年平均气温低,气候冷凉、干燥,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风味物质的积累。这里生产的食用菌风味品质极佳,海鲜菇口感脆嫩、 味鲜美,"海鲜"味突出,其特征香气成分比其他产区同类产品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