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黑龙江勃利县长太村发生的东北虎伤人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1 月 18 日下午五时左右,警方借助无人机热成像镜头在距离长太村 2 公里处发现疑似东北虎热源,这一技术手段的运用为追踪东北虎提供了重要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断扩大,原本罕见的东北虎在黑龙江地区的活动频率有所增加。长太村此次发生的东北虎进村伤人事件,虽然是偶然情况,但也反映出在生态保护进程中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空间冲突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东北虎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数量急剧减少。如今,当它们的种群数量开始有一定恢复时,这种冲突便逐渐显现。

11月18日上午,受伤村民家属称,他的父亲当时在遛弯,被老虎一把扑倒,摁在地上,老虎体型像小牛犊大小,父亲用手阻挡时,左手被咬得血肉模糊。有村民称,老虎光尾巴就有一米多长,整体有三米左右。据介绍,这是勃利县有县志记载以来,首次发现东北虎的踪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数网友对警方使用无人机搜寻东北虎的举措表示赞赏,认为这是科技在野生动物管理和保障民众安全方面的有效应用。有网友说:“无人机热成像太给力了,能快速定位老虎位置,希望能顺利保障村民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称,只要攻击过人就必须打死,这是民众安全的基本保障。据说伤过人的动物必须要击毙,即使是保护动物也一样。不然有动物伤人之后还能活着,这样过度保护动物是对人的不尊重。

也有网友担忧东北虎的后续处置问题,既希望村民不再受到伤害,也不希望看到东北虎被轻易伤害,呼吁相关部门找到平衡人与虎安全与权益的妥善办法。

有分析指出,无人机热成像技术在野生动物监测和保护领域有着重要意义。它能够在不干扰野生动物正常活动的情况下,远距离、大面积地进行搜寻和监测,为及时掌握野生动物的行踪提供了高效手段。

对于此次东北虎伤人事件,有人认为这是在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阶段性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对村民的安全教育和防护措施,如设置警示标识、普及遇到东北虎时的应对知识等;另一方面,也要持续完善野生动物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利用像无人机这样的科技设备,提前预判东北虎的活动范围和可能的风险,尽量减少人虎冲突的发生。

在后续处置东北虎时,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如果老虎没有继续伤人的倾向,应尽量采取非致命性的驱赶或引导措施,将其转移至更适宜的栖息地,以实现生态保护和人类安全的双赢。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人们,在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的今天,如何妥善处理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新的重要课题。科技手段如无人机热成像镜头的应用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更加完善的应对机制,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促进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