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里与曳撒在外观上或许有着几分相似,但若细心端详,便能洞察出它们之间显著的差异所在。

曳撒(yì sǎn),这一称呼的发音源自蒙古语,是对“一色(shǎi)”的变音,实际上源自蒙语的“质孙(jisum)”,是元代服饰体系中的一员,其本意是指蒙古袍。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曳撒还被称作“衣色”、“一色”或“一撒”,这些发音都承袭自元代的命名习惯。在明朝早期,断腰袍多被称为质孙,主要作为内廷侍卫的服饰,后来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款式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在永乐时期之后,曳撒的称呼逐渐增多,原本的窄袖也逐渐演变为琵琶袖。

贴里(或帖里),在蒙古语中意为有褶子的袍子,它是从元代传入的一种服饰,是明朝时期出现的一种腋下系带的袍子。在明代的士庶阶层中,贴里也被广泛用作常服。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明代士人通常将贴里穿在袍内或褡护之下,贴里的褶子设计使得袍身宽大的下摆能够略向外张,从而展现出一种端庄稳重的仪态。根据形制的不同,贴里还可以分为大褶、顺褶、旋褶等多种类型。

如何快速区分曳撒与贴里

尽管贴里与曳撒在外观上可能有些相似,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们之间的明显区别。

首先,两者在剪裁上都采用了上下分截的设计,但曳撒只是前襟进行了分裁,而后身则保持连贯;相比之下,贴里的前后襟都进行了分裁。

其次,在腰部以下的部分,两者都采用了褶裙的设计,但关键的区别在于有无马面。贴里腰部以下的褶子设计为大褶之上叠加细密的小褶,且没有马面;而曳撒则通常配有马面裙。

最后,贴里的衣身两侧没有开叉,也没有额外的摆饰;而曳撒由于只有前襟进行了分裁,所以两侧会有开叉,并在开叉处接上外摆。

总的来说,贴里与曳撒虽然同属汉服体系,但在剪裁、设计细节以及穿着风格上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通过对这些细微之处的观察与理解,我们不仅能够轻松辨识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更能深刻体会到汉服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