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那里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故乡,也是山东省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日前,记者来到台头镇郑家辇村李效雷的猕猴桃生态采摘园,他向记者介绍了将猕猴桃种植带到寿光的经过,以及销往全国各地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甜“猕”产业从博山到寿光

“20年前,我在家乡博山时就已经种了多年猕猴桃,那时候,我们家家户户种植猕猴桃,因当时销售渠道受限,猕猴桃的价格并不高,于是我来到寿光发展,在台头镇一家轮胎厂工作。”李效雷告诉记者,2008年,他来到寿光工作,看到这里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有绝佳的地理种植优势,他便决定“重操旧业”——将拿手的猕猴桃种植引入寿光。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效雷听说郑家辇村正在承包土地,于是,他当即联系村委,并开始着手种植猕猴桃树。“那时我一边上班一边种树,因为有管理经验,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李效雷说,为了种出优质的猕猴桃,他在原有种植经验的基础上,又先后去陕西、四川等猕猴桃种植区实地考察学习、拜师学艺。经过不断地系统学习,他改变了猕猴桃的支架结构和施肥方式,使得猕猴桃的果形和口感更胜一筹。

“我们采摘园种植的猕猴桃品种是‘博山碧玉’,也叫‘泰山一号’,果肉翠绿、酸甜可口、果汁丰沛。猕猴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水果之王、维C之冠,鲜果中含有多种人体必备的氨基酸和矿物质,深受市民喜欢。”李效雷介绍,每年的9月份后,猕猴桃就会进入采摘季,很多市民会直接到采摘园采摘购买。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台头镇多方鼓励支持果农发展特色种植,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打造集采摘、游乐于一体的田园经济。一果先行,诸业并进。借此机会,李效雷也搭上致富快车,发展农旅融合模式,把消费者吸引到果园体验采摘。“通过发展休闲采摘一体化模式,我们主动对接市场需求,积极谋求转型升级,提升服务品质,推动了‘采摘经济’从单一‘采摘’向多元体验转型。如今,我们不仅鼓起了自家的‘钱袋子’,还带动了周边农旅融合发展。”李效雷说。

甜“猕”产业从田间到“云端”

李效雷的猕猴桃采摘园占地面积12亩左右,亩产可达3000多斤,单果均重在120克到130克。在做好猕猴桃种植的同时,李效雷抢抓电商这一时代风口,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开辟营销渠道,制作独具特色的礼盒包装,并积极对接邮政快递公司,通过发布微信视频号、抖音短视频的形式进行线上销售。

“真没想到,如今只需要一根网线、一部手机,就可以连接城乡、畅通猕猴桃产销之路。电商是我们目前促进猕猴桃销量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采摘园销售的重要手段。‘互联网+电商’的运营模式,让全国各地的人们尝到了产自寿光的猕猴桃,也促进了寿光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助力了乡村振兴。”李效雷介绍,目前,他种植的猕猴桃已销往新疆、北京、云南、海南、黑龙江等全国各地。

如今,李效雷在寿光已生活了十多年。他表示,猕猴桃在上市季,经常是供不应求,不仅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繁荣了农村经济,还闯出了一条集种植、采摘、休闲、电商等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