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大战在即,毛主席雷霆震怒亲自下达命令:黄寿发罪无可恕,执行枪决。到底是为何?在当时战事紧张之时,让主席怒不可遏。此人到底犯了什么样的问题?
黄寿发到底是何人?
闽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时期,十余万闽西儿女投身革命。建国后福建籍的开国将军有83位,大部分来自闽西地区,其中本可以再多一位开国将领,那就是黄寿发。可惜革命中途犯了严重的问题,毛主席亲自下令将其枪决。
黄寿发,闽西籍红军,来自于红一师。闽西红军、红一师、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八路军独立第一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八路军冀中军区……说到这些部队就不得不说他们的灵魂人物杨成武。而黄寿发长期担任过杨成武的参谋长。也曾是聂荣臻的得力助手,在抗战时期,他的身影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战场上,为解放战争立过很多战功。
1911年,黄寿发出生在福建省连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家里生活十分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无奈从小就为家里生计到处做工,生活的苦难不仅没有击垮他,还让黄寿发愈发的坚强。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就在这军阀混战时期,毛泽东带领红四军东征闽西,革命的火种播种到了黄寿发的家乡。红军们带领农民们斗地主,打土豪,分田地,组织农民组建赤卫队。18岁的黄寿发积极地加入了赤卫队。
转过一年1930年,黄寿发正式加入红军投身革命。黄寿发年轻有冲劲儿,在战斗中表现突出,骁勇善战,作战中脑筋灵活,有勇有谋,年纪轻轻便立下无数战功,历练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他在军事方面的天赋被军中领导发掘,就这样他从一开始的普通战士,到排长,连长,而后升为红一军团长,一跃成为军中骨干。随后黄寿发踏上了长征之路,参加平型关大捷后,黄寿发任独立团团长,归聂荣臻元帅的一一五师统辖。而后,中央成立第一分区,黄寿发担任参谋长,抗战时期还曾任第二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
平型关大捷示意图
从籍籍无名到战功赫赫
1939年,一一五师扩大了在晋察冀建立的根据地,黄寿发被派到晋察冀军区,辅佐聂荣臻将军。同年10月份,日军把精力从正面转移到后方,对我军在晋察冀的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在此期间,黄寿发与杨成武默契的合作,对鬼子的多次疯狂扫荡进攻成功的阻击。鬼子多次的进攻失败使其进入癫狂,不但没有撤退,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进行扫荡,日军的名将高级将领阿部规秀率其部队向黄土岭方向展开扫荡,由此开始黄土岭战役打响。
在黄土岭战争中,为了能知己知彼,黄寿发常常冒险到前线侦查,在基本了解日军情况后,黄寿发和杨成武巧妙的制定作战计划,准备对阿部规秀和他的部队进行埋伏围歼。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杨寿发观察到不远处的一个村里有日军出没,凭着经验黄寿发认为,这时出现在这村里的日军绝对不简单,于是,当即调来迫击炮连,对发现日军活动的村院进行炮轰,一番炮击过后,院里日军尽数倒下。
不一会儿后,前方传来消息,日军阿部规秀遭炮击阵亡。还没等黄寿发缓过神,日军得知其将领阵亡消息,一个个像泄了气的气球四处逃窜,这时黄寿发才米明白过来,原来刚刚他觉得村院里不简单的日军,果然不简单,日军头子阿部规秀就在那个村院里埋伏呢,结果被黄寿发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后并炮轰阵亡了。我军成功的取得黄土岭战役的胜利,黄寿发也是功不可没。这一战之后,孙毅大将对黄寿发刮目相看,赞许有加。
本可能成为开国将领,思想却离经叛道
抗战时期黄寿发和杨成武在晋察冀坚持了6年,在日军的封锁围剿下,抗日根据地整体陷入困境。我军战士的伙食每天只有两顿饭,一干一稀,主要以黑豆和野菜为主,一顿干得吃不饱,一顿稀得清可见底。黄寿发虽然是军区参谋长,但他没有搞特殊,虽然食不果腹,但也没有利用职权给自己开小灶,与战士们共患难。黄寿发在一分区里口碑甚好。
33岁的黄寿发,因出色的表现,优秀的作战才能,被任命为第9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中,黄寿发担任晋察冀野战军八纵司令员兼任冀中军区参谋长。
抗日战争结束后,黄寿发的脾气随着职务的上升,也变得愈发暴躁。随着战事的稳定步入正轨,积攒了不少功绩的黄寿发,慢慢的心态有了变化,有了骄傲自满的心态,随着权力的上升,他也变得越来越独断专行,把民主思想抛之脑后,并对一些对自己的决定有异议的人进行打击报复,对“不听话”的下属动辄就是一顿打骂。
黄寿发过分的做法被组织上级通报批评,但他并没有对自己进行反省,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黄寿发似乎仗着自己一身战功,行事作风愈来愈膨胀,对上级的批评并没有放在心上。就是这样黄寿发的思想走了偏路,并且没有及时得到彻底的思想教育和正确的思想引导。这也是导致他之后犯下更大不可饶恕的错误的原因。一个人思想出现了问题是最致命的。
婚内出轨,恋上小保姆
黄寿发的妻子名叫何茵,出生于天津,是大家闺秀,从小就开始读书,长大后接受了文化教育。后来受革命思想熏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何茵参加了抗日救亡工作。因为何茵有文化基础,知识储备量可以,组织安排她学习无线电技术,这时的何茵年轻漂亮,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闪耀着光芒。这样的女孩子很难不让人心动,一次偶然的邂逅,黄寿发认识了漂亮的何茵,黄寿发对何茵一见钟情,随即展开猛烈的追求。当时的黄寿发意气风发,30岁出头的小伙子,年纪轻轻便已担任军区司令员。这样的优秀很难不让人动心,何茵在与黄寿发的交往中,也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觉得黄寿发是可托付的人。
两人恋爱不久后,便向组织提出了结婚的申请,得到批准后,两人便在大家的祝福下办了婚礼。在旁人的眼中,两人如一对璧人,是让人羡慕的婚姻。
然而,黄寿发夫妇并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一直幸福下去。婚后很快何茵便怀孕生了一个女儿,但两人在军区都很忙,女儿刚断奶离不开人,于是,黄寿发便找了一个保姆照顾年幼的女儿。革命抗战年代,夫妻二人都身有要职,随着部队东奔西走,两人常常分隔两地,时间久了,渐渐的一开始的热乎劲归于了平淡。
随着黄寿发的职位越来越高,变得越来越独断专行,脾气暴躁,沾染了军阀气。这时的何茵似乎也觉得黄寿发有异样,丈夫对自己越来越冷淡,女人的直觉告诉她,丈夫的冷淡不会无缘无故。
于是何茵秘密的观察了丈夫黄寿发一段时间,不出所料,居然真的让何茵发现了问题,丈夫黄寿发真的是出轨了,做出了不堪的事情,黄寿发与照顾女儿的保姆单洁英走在了一起。这一时间让何茵无法接受,自己的丈夫居然背叛了自己。当时的何茵已经有了身孕,对于女人来说孩子丈夫完整的家多么重要。为了孩子和这个家,何茵给了黄寿发机会,希望他能回心转意。
何茵对黄寿发表示,让他和保姆断绝来往,如还不知悔改,她便要将这件龌龊之事报告给组织领导。在那个年代,个人作风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婚内出轨是严重的生活作风问题,更何况是在军中,黄寿发一个军中领导干部,居然发生这种龌龊不堪的个人生活作风问题,这如果被报告到组织,等于要了他的命,前途尽毁不说,还会受到大家的唾弃。
不知悔改,对妻子心生歹意终酿悲剧
万万没想到的是,黄寿发做出了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这时的黄寿发思想已经彻底偏离正轨,在妻子何茵的规劝下,并没有想要回头的意思,并不想放弃温柔乡,与保姆断了关系。但一边又碍于何茵的压力,黄寿发非常忌惮妻子何茵,怕她哪天就把自己的丑事上报给组织。此时的这个男人已经近癫狂,心中竟然萌生了杀心。
1948年大年初一,先是秘密叫来自己的警卫员边振海,命其帮助自己杀害妻子何茵。边振海是个正直思想端正的战士,对于黄寿发无理的要求,他先是果断拒绝,随后对黄寿发语重心长的劝导,希望他能放下屠刀,不要做后悔的事。怎料,此时的黄寿发已经被仇恨和欲望蒙蔽了心智。面对好意相劝的边振海,黄寿发不予理睬,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还恶言威胁边振海不准将事情说出去。
年初二早上,何茵不想面对黄寿发,起身去电台,如一头野兽没有理智的黄寿发一路尾随妻子,到了河间黑马张庄,黄寿发观察四处无人后,一个纵身跳到何茵面前,吓了何茵一跳惊恐的看着黄寿发说:“你干什么?”
黄寿发假笑着:“你怀着孩子,路上我不放心,这不来送你去电台嘛。”此时的黄寿发怎会有这番好意,不过是缓兵之计,试探一下何茵的态度。
感情早已破裂,妻子何茵又怎会听他的花言巧语,没有好气的回了他:“不必,你还是回去吧。”
黄寿发只关心妻子会不会就此揭发他的事,哄骗何茵说:“我是一时糊涂,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我知道错了,原谅我这一次吧。”
何茵对黄寿发的嘴脸厌恶至极失望透顶:“什么也别说了,等着组织处理吧!”
见何茵一点没有放弃,着实刺激到了黄寿发:“你一定要这样是么。”
何茵一听顿时心事涌上心头泪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对!我要报告给组织领导,让领导们处理你!”
这是来自一个妻子的悲哀之词,自己的丈夫,本是军区干部,有着大好的前途,和自己有孩子美好的生活,不曾想为何丈夫就变成了这样,她无法面对,只能请求组织领导来教育他改造他。
看妻子没有一点改变心意的样子,黄寿发毫不念感情地把怀有身孕的妻子何茵枪杀在野外。有计划预谋的将妻子何茵的死伪装成了自杀现场。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边振海得知何茵的死,一下就想到了黄寿发,他随即将之前的事向组织报告,经过调查后,晋察冀军区将黄寿发逮捕。黄寿发自知木已成舟,他百口莫辩,把自己的兽行一五一十地交代了清楚。
黄寿发杀妻一案众说纷纭,毛主席下令枪决
当时正值与国民党军队激战中,黄寿发的确是个行军作战的人才,晋察冀军区对他的处置难以抉择,此事上报给军区司令聂荣臻,聂荣臻针对黄寿发一案召开了军区会议讨论。黄寿发谋杀发妻一案,一时间在整个军区掀起轩然大波。军区参谋纷纷议论,对怎么处理黄寿发也形成了不同的意见。
一方认为,黄寿发对抗战有功,大小战功不计其数,对于这样有过大功的人可以放宽处理。
一方则认为,在法理面前人人平等,犯法了就要按法处理,功是功,过是过,不能混为一谈。
有人认为,临阵斩将,乃兵家大忌。
又有人认为,无视军纪,必须严惩。
有认为,黄寿发为自己一时快活,对怀有身孕的发妻下毒手,不知悔改,灭绝人性的做法不能姑息。人民军队也不可以凌驾于法纪之上。
按照现在的观点,不用多说,依法办事,法律之上人人平等。事情简单明了,不需要讨论,证据确凿依法处理就可以。但在那个年代,法律还没有完善,大家的思想观念也还很陈旧,更多会被个人思想所影响,用善恶来判断问题。虽然黄寿发犯了大错,但也的确做了很多贡献,在抗战中流血杀鬼子保护群众。在很多人眼里黄寿发不是大恶之人,只是思想一时的偏差,做了错事,功过相抵可以有一线生机。
黄寿发一案众说纷纭,案件的处理也迟迟没有结果。一年以后,黄寿发的卷宗被送到毛主席的手里,毛主席看完案件卷宗,气愤的拍案而起,对晋察冀军区犹豫不定的处理方式雷霆震怒。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功过怎么能相抵,毛主席当即下令:依法处理黄寿发执行枪决。
毛主席对黄寿发一案作出严厉批复:
“功是功,过是过,黄寿发是革命军人,知法犯法,目无法纪。为满足一己私欲,对怀有身孕的发妻下毒手,此种犯罪行为充分表现其恶劣的军阀主义与自私自利品质,卑劣残忍,丧失天良,实为革命军纪法纪所不容,必须枪决!”
1948年年初,黄寿发一案结案,37岁的黄寿发被执行枪决。目无法纪必将毁灭自己。
何茵惨遭杀害,黄寿发被执行枪决,苦了他们的孩子,留下的孩子还得继续活着。黄寿发曾是杨成武的战友,黄寿发临终前还不忘自己是个父亲,把自己唯一的孩子托付给了杨成武。于是,杨成武通过一系列的调查了解得知,事情发生之后,他们的女儿因为父亲的罪行,得不到照顾,也没人敢照顾。杨成武可怜这个孩子,不论如何孩子是无辜的,杨成武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黄寿发的女儿,并接到自己家里抚养。而后为了这个女儿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杨成武通过多番向组织反映,黄寿发虽然犯了错误,但他的子女不该区别对待。最后组织采纳了杨成武的意见,黄寿发的女儿得以公平对待,正常的上学生活,最后不负教导考入了大学,成为了国家可用之才。
黄寿发的一生对革命有功,在抗战中,奋勇杀敌,战功赫赫,可惜最后行差踏错,就此结束了一生着实令人唏嘘,本可能成为一位开国将领,但思想的偏差让人失望。
但在此事上,我党对于功过是非的明确划分,体现了共产党人清醒判断和宽广心胸。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