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往往是需要反复斟酌修改的。我最近又读了一些古诗文,收获颇多,其中一点就是钦佩许多伟人、文人在写诗文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用词用字非常严谨,有时为了用妥一词一字而费尽心机,这也就留下许多因改一词一字使诗文意境更美妙的佳话。本文特选几例,既鞭策自己,也与广大读者共勉。
贾岛的苦心推敲
被称为苦吟诗人的唐代贾岛讲究用词用字是出名的,为了使字词更妥帖,他甚至呕心沥血到“一吟双流泪”地步。
传说,有次他寄寓在一寺庙时,想到晚上和尚外出归来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来又想,是否用“敲”比用“推”更好?就这样,他一边吟这句诗,一边手上反复做着推敲的动作,以致在街上误撞了京兆尹(相当于今天的首都市长)韩愈。韩听了他诉说的缘由,不但不责备处罚他,还告诉他用“敲”字更好,因为“推”字只表示动作,而“敲”既有动作,又含有声音,意境更贴切。这样也就为后代留下“推敲”这个词。
王安石苦心觅“绿”
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洪迈的《容斋续笔》记载,有人收藏了这首诗的手稿,发现诗中第三句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 绿 ” 字原来是写“到”字,王安石将其圈起,并批曰:“不好”,改为“过”字,又圈掉,改为“入”“满”。最后才定为“绿”字。现在看,用“绿”字确实高明,它不但含有“到、过、入、满”的意思,而且写出了春风的作用,因为“绿”表明春风带来了满眼绿色的生机,描绘了江南春天的诗情画意。王安石尽管身居高位, 但这种炼字的态度也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赏。
林则徐改“何必”为“何况”的用心
清代名臣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他年轻时曾写过一首《初月》。其中两句是“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意思是说,一弯新月的光辉已足够照亮人间,何必还要等到圆月时那十分的光辉呢?诗言志,从诗句可以看出当时沈氏踌躇满志,颇为自负的志态。林则徐看了这诗句,感到不妥,就将“何必”改为“何况”。虽一字之改,但境界大为不同,因为“何必”说明已足够了,不必再提高了,而“何况”说的是,尽管一钩能明天下,何况满十分时,那带给人间的光辉将更为了不得。林则徐的一字之改,表明了他作为长辈对后生深情的勉励与鞭策。沈葆桢后来果然不负期望,成为封疆大吏。对福建船政、“驱倭”、抚台等大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郭沫若对“你是”改“你这”的欣赏
《屈原》是大文学家郭沫若的重要剧作。抗战时这个戏在大后方演出,对抨击汉奸卖国贼和鼓舞全国军民坚决抗战发挥了很大作用。有次演出,扮演婵娟的著名演员张瑞芳和郭老在后台交谈时,张说:“第五章婵娟斥宋玉的一句话——‘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句台词好像意犹未尽。”郭老接着说:“在台下听起来,也总觉得这话不够味,似乎可以在‘没有骨气’下边再加上‘无耻的’三个字。”当时饰演钓者的张逸生正在旁边化妆,听了他们的交谈插口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那就够味了。”郭老听了很受启发,觉得改得非常恰当,因为“你是……”只是单纯的叙述,而“你这……”便是坚决的判断,语气更加强有力。郭老谦虚地把“这”看成是自己的一字之师。这件事也体现了郭老谦逊虚心的品德。(作者:林景华 原福建省扶贫开发协会、扶贫基金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