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昨日吴清主席表态欢迎短期资金后,今天市场情绪明显回升,成交量小幅放大。

截至收盘,主要宽基指数均录得上涨,其中,小盘微盘指数和科创指数涨幅靠前,均超过2个百分点;行业层面,除银行逆势收跌外,其他行业均录得上涨,其中,TMT、商贸零售、医药生物等板块涨幅靠前。

就大多数投资者来看,当前仍陷在前期市场连续调整的心态中,对调整“突然”就结束了充满怀疑,总想再确认一两天。问题是,按照当前的涨势,再确认一两天,不少板块可能就再次超过前期高点了。

如同大级别的牛市一样,小级别的上涨趋势也是在悲观中诞生,在犹豫中成长。如果说昨天的止跌回稳属于悲观中诞生,今天的继续上涨则是在犹豫中成长了。

市场在回暖,但很多人不愿意相信。为何呢?可能是没跌到自己心理的目标价位吧。

前两天市场连续调整时,很多致力于抄底的投资者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抄底点位,有些人锚定上证指数点位,如3300点、3250点或3200点;有些人直接锚定具体的股价,一般是上一轮行情起点或略高一点。

在此之前,既便发现跌不动了,也不愿动手。或者真跌到了心理点位,不少人还会二次下调预期价格,似乎在确保自己永远不会买入。更常见的情况,则是股价距离自己的心理点位还差一点点,然后就反弹上去了。

然后呢?然后就是,先是不相信,认为调整还没结束,还会跌下来;又涨了几天后,开始追高买入。

这种心理,非常常见,因为符合人性,谁不想买在最低点呢?弊端则是因小失大。这种买入策略,既便10次中有6次奏效,错过的4次,错失的涨幅也远超纠结一两毛钱买点带来的成本节约。

更重要的是,这样太累了,太琐碎,且会养成不良操作习惯,再纠正就难了。当你被坏习惯占领后,好习惯将无处容身。

投资,追求模糊的正确就够了。因为,本来就不存在所谓的精确。打算抄底时,可考虑分笔买入,只要价格合理,就开始动手,不必苦等心理层面的最低点。

回到当前行情,监管呵护股市的态度很明确,叠加央行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兜底,指数并无大跌风险;与此同时,在新一轮政策出台或基本面数据明显好转之前,指数突破平台再次大涨的概率也不大。

因此,后续大概率仍是区间震荡行情,但中枢有可能逐步抬升,即每次区间震荡的低点会逐步升高。向前看,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定调,很可能成为指数变盘点,值得重点关注。

此外,市场持续保持活跃,只要板块层面有坚实的逻辑,该板块就有持续的行情,α可以跑赢β,可重点在熟悉的个股和板块层面发掘结构性机会。

就今日行情看,截至收盘,万得全A涨幅1.11%;中证A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和中证2000涨幅分别为0.25%、0.22%、0.94%、1.97%和2.74%。

行业层面,传媒(3.95%)、商贸零售(3.17%)、医药生物、通信、计算机等涨幅靠前;银行(-0.05%)逆势收跌;非银金融(0.11%)、电力设备、食品饮料、煤炭等涨幅靠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两市成交金额1614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5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