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11月6日美国大选落幕,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新一届总统,并将于2025年1月20日正式就职。在竞选过程中,特朗普提出拟对中国商品加征60%关税,四年内逐步停止进口中国电子产品、钢铁和药品等不利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本文将基于客观信息和数据来为您深度解析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01
中国制造业产业将继续加速向“东南亚”转移
根据2024年9月24日,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披露,2023年流向亚洲的投资额为1416.0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9.9%,其中对东南亚地区的投资额为 251.2亿美元,增速最高,达34.7%。
针对商品出口美国需承担的高额关税问题,采取供应链迁移的方式来规避关税是一个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近年来,电子制造、动力电池、光伏、汽车等产业正逐步向具有关税优势、成本较低、政策更为优惠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富士康、比亚迪、仁宝电脑、立讯精密、和硕等公司都在海外积极布局。
2018-2023年手机代工头部企业海内外新建厂数量(个)
信息来源:MIR DATABANK,头部企业包含富士康、和硕、比亚迪电子、仁宝电脑、捷普、伟创力、领益智造、立讯精密、广达电脑、闻泰科技、纬创资通、英业达等
2018年起,全球电子制造行业EMS领域排名第一的企业富士康在中国国内建厂的脚步逐渐放缓,加快海外建厂的速度。2023年富士康关停了广东省深圳市的两个代工厂,同年在海外成立了6个代工厂。截至2023年,富士康在越南累计已建厂15座,在印度累计已建厂7座。
富士康2023年电子制造行业工厂项目一览表
进入2024年,富士康的海外投资计划继续推进。在越南,富士康追加投资9.5万亿越南盾(约合27亿人民币),用于建设两个全新的工业园区,进一步巩固其在东南亚的生产地位。而在印度,富士康旗下公司YuzhanTechnology(India)获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内阁批准,投资1318亿卢比(约合111亿人民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此外,富士康还在积极评估另一项约10亿美元(约合70亿人民币)的投资计划,拟在泰米尔纳德邦建立一个智能手机显示屏模块组装厂,以满足印度市场对高端电子产品及零部件的强劲需求。
这些信息都清晰地显示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区域和增长态势,东南亚地区由于其位置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市场潜力以及相对优惠的投资政策等因素,成为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地区,也从侧面印证了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方向。整体来看,中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已不可逆转,随着特朗普要进一步对中国商品提升关税比例,甚至四年内逐步停止进口中国电子产品、钢铁和药品等,预计中国产业转移将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02
冲击美国在华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中美经济早已关联紧密。美国长期在华进行大量直接投资,越来越多的美国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子公司。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在中国设立的公司数量已达到7.3万家,总投资额突破了1.2万亿美元。美国企业在华外商投资十强,高科技公司占一半,涵盖了信息技术、通信、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他主要分布在关乎民生消费的基础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快速消费品、服装纺织等“吃穿用”领域。
美国企业在华外商投资十强
在自动化、机床以及半导体设备等多个领域,众多美国品牌也在中国市场上表现活跃。若您希望深入了解这些品牌的市场拓展情况,可以登录MIR DATABANK进行详细查询。
美国在华自动化、机床企业名单-部分
近几年,美国试图通过提高关税、实施出口管制等手段来限制外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打压其他国家的科技发展,这一政策对美国在华企业构成了巨大压力。根据2024年9月6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显示,美国在华投资企业面临的最大政策性挑战主要为出口管制、制裁和投资审查,约有四分之一的美国在华投资受访企业减少或暂停了在中国的投资计划,主要原因包括:中美关系紧张导致的成本或不确定性增加;市场准入限制增多;以及出于供应链韧性需要,通常将部分投资移出中国。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是一家非政府、无党派、非营利的机构,拥有超过270家在华经营的美国会员企业。
2022年-2024年11月美国制造业品牌在中国裁员、撤离事件
美国在华企业承压直接冲击了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稳定性和外资投入规模,中国制造业将会面临一定程度的产能调整和技术升级压力。一方面,随着美国在华企业投资的减少,部分产能可能会因此释放或闲置,中国制造业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再分配。另一方面,为了应对美国企业的撤离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本土企业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热门跟贴